读书
09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
2015-04-16 07:54:01  类别:学佛的觉醒
第七章 法义辨正──如何判断真假开悟
佛子们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对名师的说法要有所简择,到底彼名师所说的法义,是不是符合世尊的开示。如果符合,则亲近他、依止他修学佛法;若不符合,则需弃舍、远离。由于世尊所留传下来的法义都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根本,离一切相,又具足一切相的功德,所以大乘了义法难信、难解、难修、难证。若是已证得自心如来,必能现前观察、体验、领纳第八识如来藏之真实性与如如性,就能确认祂决非是印顺所说的“性空唯名”,也不会被人误导。对于尚未悟明心性之学人,由于没有慧眼抉择,很容易受人误导,所以邪师跟您说大象是一根大柱子,您也会信;说大象是一面墙,您也不会否认;或说大象是一条绳子,您也会认为有道理。这都是因为还没有依经、依论以及自己抉择慧来简择的缘故。此时,您可以对诸方大师所说之内涵预先作保留,然后再依佛所说之了义经典去思惟、整理、分析、比对、判断,看看诸方大师说法是不是与佛所说的三乘经典义理相符合?到底有没有违背佛说?再来决定是否可以信受及依止。
以下是后学曾走过来的一段惨痛经验,说明如下:后学听说打坐对身心很好,就学打坐,但打坐真的能解脱生死吗?真的能证佛菩提吗?不知道!听台北名师说一切都要放下,对一切不贪著,要放下烦恼与执著,但烦恼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是烦恼?不知道!只知道不要贪财、色、名、食、睡,只知道一切都放下就是了。又听闻另一位名师说:“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一念心就是真心。”听了也很法喜,也能体会那一念心,但那一念心到底是是什么?那念心是真心?还是妄心?不知道!参加法会时,心中觉得很法喜、很殊胜,但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法喜?为什么它会殊胜?不知道!以上种种是笔者亲历之过程,遭遇很多名师、恶知识误导,也走了很多冤枉路。因为有了这样的惨痛经验,所以不希望佛子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与笔者遭遇同样的问题,因此期望佛弟子们一开始就能有因缘能接触正法、有机缘修学了义正法,未来有机会能够明心证真,发起般若智慧,广度有缘众生。
后学曾是法鼓山的一员,当初也是全力护持法鼓山,本著法鼓山的理念,希望法鼓山成为真正的修行道场。圣严师父曾说:“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而法就是佛所说的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修学佛法就是学习成佛的方法,如果大家能够依止佛所说的方法来修行,未来才有明心见性的可能,未来才能成佛。可是问题来了,圣严师父所说的法到底符不符合佛的圣教量及禅宗祖师的理证?到底符不符合世尊所说的第一义谛内容?如今依圣严师父种种著作内容来看,圣严师父所说的般若第一义谛与佛所说的法义并不相符啊!后学曾多次以密件函寄圣严师父,说明他种种错悟之处,也诚恳的盼望圣严师父能够了解他自己说法的落处,能够有所回应及修正自己错误的地方,但是这个期盼一次又一次落空了。既然圣严师父不愿回头,为了法鼓山师兄、师姐们的法身慧命,也为了后世广大的佛弟子们法身慧命,更为了佛的法脉能够永续延传,不再受常见外道法影响,后学只好将圣严师父违背佛正理的地方一一公开出来,使广大佛弟子们不再受其误导,得以趣向真正的佛菩提。法鼓山的师兄、师姐们!您们跟随圣严师父修学佛法多年了,曾经简择自己所学的佛法知见正确吗?真的与佛所说的法相符吗?真的如法吗?如果没有,可就要好好检讨了,为何跟随圣严师父多年,所学的佛法仍然是意识境界的错误佛法,而不是佛的如来藏正法?如今有正确的佛法知见与行门,能够帮助您明心证悟实相,未来还有机会眼见佛性,有智慧的您,难道不想一探究竟吗?不想早日亲证菩提、续佛慧命、广度有情众生吗?宁愿跟著圣严师父错误的法而无止尽的流浪生死吗?
第一节 圣严师父部分:
如果有人说法时违背经典所说的第一义谛实相心,即非佛说;所以说,如何把错解佛法者的说法与佛所说不同之处一一指陈出来,让佛弟子们了解正法与邪法之间的差异,不再被邪法误导,是所有正信佛弟子的责任。修学佛法要依佛所说的法义为依归,也就是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所说的法,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要因为说法者是自己的师父,而蒙蔽了自己理性,否则就是依人不依法了。又佛弟子修学佛法,乃是修学佛世尊所说的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法,若您所依止的师父所说的法义,与佛所说的不相同,请问您是要相信您师父所说的呢?还是应该要相信佛语呢?千万不要一味迷信说法与佛相悖的“名师”,千万要相信说法与佛相同的“明师”。虽然“名师”与“明师”之间,仅有一字差别,但其法义内容天差地别,不可不慎啊!佛弟子又如何来分辨“名师”与“明师”之间说法差异呢?当然应以佛经来作为准则,来判断其所著作的书籍、所开示的法义有没有违背佛说。如果所说与佛颠倒,尽管他是有名的“名师”,那仍是邪说,不是正说;如果符合佛说,那是正说,不是邪说,这个人必定是“明师”。
又惟觉法师如同圣严师父一样,所说都不如法。1999年2月5日出刊的《灵泉杂志》第36期37页记载:【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在佛教正觉同修会所发行的《正觉电子报》第十五期〈般若信箱〉中有位佛子如是问:“惟觉法师开示(明心见性),要先看开示的对象、地点,他是随机应教,对新学菩萨说浅显易懂之法,对久学菩萨则较为深入,请你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没有觉知心,如果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妙甚深法,如何用于生活上?”来为他的师父辩解。这就是一位学人缺少佛法正见的典型例子,佛子们在修学佛法时,由于缺乏正知见,不知听法这念心是耳识,不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是意识心,所以没有能力作较深入的认知与简择,又不愿依法而不依人,才会有此一问;而此一问,却分明显示他对佛法的无知。又佛子们对于《心经》都能倒背如流,也知道真心“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而惟觉法师所说的心却具足了耳识及意识,完全违背《心经》的说法。像这样说法与佛说法相悖的法师,不论他营造出来的名声有多广大,纵有“名师”之美誉,当然不会是“明师”,乃是误导众生的“邪师”。
许多佛弟子没有佛法正知见,也不探究佛所说的真实义,崇拜迷信“名师”,相信“名师”说法,却不愿面对“名师”被别人引经据典揭示其法语的落处。修学佛法本来就是为求悟真心如来藏而来,如果“名师”所说的法非但不能帮您证悟,而且还会误导你走上外道法,学它作什么?学它又有何意义?法身慧命可是您自己的欸!应该要追根究柢,弄个水落石出才对啊!而不是一味的帮自己所依止的“名师”作辩护,像这样不分青红皂白而迷信“名师”的作法,就是依人不依法,而不是依法不依人。这也是后学所以要写这本书的目的,希望佛子们看到本书中所解说的义理,去比对自己的师父所说的是正法呢?还是邪法呢?如果是正法,则应该依止之,此人为真善知识之“明师”;如果自己师父所说不是正法,则应该另外寻找“明师”,从真善知识受学,让自己的法身慧命能够活过来。
圣严师父在《禅修菁华》的第一本《入门》一书中第172页说:
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原与十方三世的诸佛无二无别。你可以称它为涅槃妙心,清净法身、真如佛性,其实即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无漏解脱的大智慧心。〔编按:圣严师父认为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说意识心放下一切攀缘妄想时,意识就变成真心了。〕
略说 :当前佛教界有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是认为意识心处在无语言妄想、无分别执著时,就是佛所说的“一心不生”,误将一念不生之意识觉知心当作是真心、涅槃。请问:当你在“一念不生”中,是有念?还是无念?如果是无念,又如何修学一切法?又如何来参禅?若是无念的话,又如何做早晚课?修学佛法修到无念,如同白痴一样,有何用处?倒不如后脑勺敲上一记而闷绝了不就彻底解决了吗?如果说有念,有念即是有知,有知就是有分别,落入意识的心所有法中,那是会断灭心,不是真心,因为真心从来没有断灭过,闷绝时也是不曾断灭过。又定中坐到没有妄想,也只是定心(意识心)而已,虽然心中不起任何言语文字,还是很清楚明白定中的境界相,所以,能放下一切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心仍是意识心、妄心,不是涅槃心。涅槃心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祂不在六尘万法分别,当您在分别时,祂不分别;当您执著一切法,乃至您认为不执著时,祂从本以来就不执著,何来分别、执著与放下呢?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论何时、何处、何境,祂永远在涅槃,不是放下一切才成为涅槃,所以真心从本以来就如如不动,本来就在而与妄心意识同时并行运作而存在著,不是经由妄心的修行而把妄心自己变成真心。▲
凡夫以意识心为我,总会有妄想杂念、放不下一切,想藉修定来遣除妄想杂念而成“真心”,然此“真心”仍是意识心,不是佛所说的真心。如果把意识心修到无攀缘、无妄想、无分别、无执著,说它变成了真心,那是修所成法,有生必有灭,不是不生不灭、非修所成的真心;所以放下一切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心,非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涅槃妙心,那只是意识觉知心而已。
若说断除此攀缘、妄想、分别、执著的意识觉知心,成为不攀缘、无妄想、不分别、不执著的心,可以称为开悟的话,那每个人在睡著无梦时(或者在其他四位──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时),都可以称为开悟了,因为睡著无梦时,没有意识心可以攀缘、妄想、分别、执著。但是为什么睡著无梦不能算是开悟?是因为此心为意识心所摄,在睡著无梦时会断灭;会断灭之心,当然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也不是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再说,若没有意识心如理作意的分别及胜解真心之所在,是阿谁能知真心何在?又是阿谁开悟?是故,切勿以为一念不生又清楚明白的离念灵知意识心就是真心,切莫以为一念不生又清楚明白的离念灵知境界是明心的开悟境界。当知若要开悟,须善用意识觉知心,来找出本来就在而从来不曾暂时间断过的第八识如来藏,不可住在一念不生的无事甲里冷水泡石头,禅宗祖师说那是黑山鬼窟;而真正明心开悟时找到了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出生般若智慧,却是无境界的境界,方便说之为智慧境界!
又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而住于一念不生中,那只是修定的方法,连二乘菩提所修、所证之解脱道都沾不上边。况且二乘菩提只是断尽我见我执烦恼,能出离三界之分段生死,但不知第八识如来藏,不证法界实相,所以认为将意识处于“一心不生”时就改变成涅槃妙心,是以误会的二乘解脱道来说成佛菩提,把离念灵知心的“一心不生”状态,误会为证涅槃、证实相,误会为成佛了。依照圣严师父的说法,二乘定性阿罗汉断尽见思惑而放下了烦恼执著时,应该说是已证得清净法身而开悟大乘般若了,为什么当佛住世时,不授记他们是菩萨、是佛呢?这就表示二乘菩提断我见我执可以出离三界生死,不再三界受生,但还是无法成佛,所以圣严师父说“放下攀缘妄想、分别执著、一心不生,就是开悟,就是证得涅槃妙心、真如佛性,”是违教悖理的,仍是落在意识境界中。佛菩提是要以亲证般若实相为主要著眼点,二乘菩提的声闻无学,不知、也不证第八识如来藏,就无法生起般若实相智慧,更何况圣严师父是落在意识心上,落在放下一切执著妄想分别之离念灵知心上,我见尚且未断的凡夫,又如何能够亲证悟生命实相?
《心经》是佛子们最熟悉的一部般若经典,用来印证所证悟的心是不是符合佛的义理。如果目前还没有证悟,您也可从经典的文字作初步的了解;例如经中所说之“不生不灭”,就是说您所证悟到的真心如来藏有不生不灭的体性,因为真心不曾出生过,也不曾断灭过,从来都未曾生灭过,所以真心是一直都存在的心。祂从无始劫以来就在,从来没有断灭过,乃至连一刹那都没有断灭过;从来没有断灭过,当然就不会有生,所以祂才是不生不灭的心。以此方法,去思惟、校量自己师父的说法;如果他所说的真心是“一念不生”的心,在睡著无梦的时候有没有断灭过?还能保持在一念不生中吗?如果有断灭过,这个心一定是意识心,不是真心。同样的道理,再将此真心放在闷绝、正死位等四位来简择,看祂有没有断灭过?如果有断灭过,这个心一定是意识心,不是真心。经过这五位简择以后,这时虽然您还没有证悟,可是您已经知道自己的师父说法有没有符合佛说了。后学以前没有智慧,也没有能力用经典简择自己师父的说法,也不知自己师父不懂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内容,所以照单全收,被圣严师父误导了很多年还不知道,走了许多冤枉路。如今有真善知识平实导师出来弘扬佛的正法,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成佛的方法与修学的次第详细的、全盘的开示出来,将般若之真正涵义如实的告诉我们,不仅可以避免学人被人误导,而且未来如果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今生断除我见、开悟明心。后学很庆幸自己有缘追随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发起般若智慧,才能检查自己以前落处的错误,正式走上菩萨道。像这样难以值遇的机会,如果不再加以把握,不再跟随真善知识修学,今世岂不是白白空过?再回头,已经是无量劫以后的事了!
圣严师父在《禅修精华》的第七本《活用》一书第36页谈及:
使他获得虚空粉碎的经验。身心与宇宙合一,是属于禅定的经验;虚空粉碎之后,便又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从虚空而又回到现实的人间,便叫他是‘过来人’,他从人间身心的虚妄,从宗教经验的虚妄,又落实到人间生活的实在,这时他才是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
略说 :后学以前对于佛法的正知见真的是太少了,只知道佛法很好,应该要学佛法。当刚开始修学时,自己也没有智慧思惟,所以从来没去想过:该往哪里走?走的方向正确吗?这个人说法正确吗?到底有没有符合佛说?反正听师父说的法就对了,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所以圣严师父出版的书,后学皆当作宝来看待;但是看完以后,对于大乘了义正法的修证,虽知甚深难可思议,由于自己毫无知见、方法,对第八识如来藏的体性更是不知,更不用说能理出一个头绪,因此从来不敢奢望能够明心见性,只能把明心见性的愿高挂在天空,期待未来有机缘,能够遇到真善知识及教导。如今有大善知识出世,对博大精深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之真实义理具足了知,铺陈出一条有次第性进修的成佛之道,使后来修学之佛子们了知:证悟应该如何具足法及次法、要如何证悟、如何悟后起修以及未来成就佛道之次第,使得佛子们有简择法义正讹的能力,同时亦有能力辨别“名师”与“明师”之间的差异,得以远离断见、常见外道法,疾入大乘了义正法修学,早证菩提。
又禅定不是般若,若利用打坐、数息、观想……等方法来遣除妄想、分别、执著,此皆是修定之法,不能当作是禅、智慧。打坐到一念不生时,又如何参禅寻找第八识真心?参禅就是要用您那觉知、分别的意识心去找您那无分别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当您找到的那一刹那:喔!原来真心是这样的!祂真实存在而又如如不动,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同时真心与妄心同时在一起运作,却又历历分明,真心是真心、妄心是妄心,同时存在而互不相滥。此时您明白了,能现前体验到了第八识真心的自体性,就懂得《心经》、《般若经》,这就是开悟明心了。
禅定境界再好,也只是世间的有为境界法,就算已具足四禅八定,还是无关般若;因为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而且智慧不是经由禅定转化而来的,是经由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的。圣严师父既然了知虚空粉碎是禅定境界,可是禅定境界再怎么变化,终究还是禅定境界,它还是有生有灭的法,还是不知如来藏所在而无法发起般若慧。般若慧乃是对于法界实相如实了知的智慧,是现观万法由如来藏生,现观如来藏本来不生不灭、不断不常。般若智慧所述之真心既然是不生不灭,本来如是,不是由其他生灭境界变化而来的,当然应该求证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欲知这样的道理,后学用《心经》来解说,使大家比较容易理解。
《心经》上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经中已说:灭尽十八界,就是无余涅槃本际。首先谈十八界,就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由于十八界具足了,才能在人间正常的生存运作,才有见闻觉知心来分别万法,也了知自己的存在。当十八界都没有了,还能知道自己及万法存在吗?譬如没有了“眼识界”,您还能看见吗?譬如没有了“耳识界”,您还能听吗?当您全身重度麻醉了,您还能见闻觉知吗?这就表示说,意识心是会断灭的,不是常住法。又十八界全不在了,为什么《心经》还说有个般若波罗密多“心”存在呢?不是很奇怪吗?这个“心”又是什么心呢?实有必要探讨。佛说一心有八识,也就是有八种心,去掉六识及第七识意根,剩下的,当然是第八识真心了,不是吗?原来《心经》所说的般若波罗密多“心”,是在说一切法的根本心──第八识如来藏,经中也同时说出了祂的体性──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既然离十八界,表示真心虽然有出生十八界的功能,但祂却不为十八界所摄,所以没有十八界的了别功能,当然不与六尘万法相应,所以祂离见闻觉知,而且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如此,能证得此心才能懂得禅宗祖师的公案,才能懂得禅宗祖师的机锋,才是禅宗真正的开悟。
我们再回来看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是“从虚空而又回到现实的人间,便叫他是‘过来人’”,实际上,真心从来不于六尘境上了别,不会分别虚空、非虚空,也不管你的虚空境界粉不粉碎,所以当你证得虚空粉碎禅定境界时,必然与意识心相应,与证悟生命实相般若智慧毫不相干,又如何可说是禅宗所说的“过来人”呢?既然不是“过来人”,又如何会是圣严师父所说的“他从人间身心的虚妄,从宗教经验的虚妄,又落实到人间生活的实在,这时他才是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在禅宗称为“活活泼泼、自由自在的人”,乃是证得生命实相的证悟祖师,知道祂无时无刻存在,没有不存在,而且也知道祂时时刻刻分明显现祂的真如性,可以为证悟的人所亲见及操控。像这样甚深的般若智慧,却不是落在虚空粉碎粗浅禅定境界的圣严师父所能稍知。
学人又问圣严师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意。师父如是解说:“‘无住’是什么呢?就是不在一个念头或任何现象上产生执著,牢牢不放。……因此,‘心无所住’是身在红尘能不受红尘困扰,‘生其心’是出入红尘还能救济红尘中的众生,为他们说法。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萨们的境界。”(《圣严说禅》第17页)
略说 :像这种说法,完全与《心经》的般若无关,却与证严法师意识境界的说法相同。有些“善知识”总是想把能分别的见闻觉知心修到无妄想杂念、一念不生不分别,就把祂当作无所住的真心、当作开悟了。其实无妄想、一念不生境界仍然有能所与觉观,仍然在六尘有所分别,仍然有所住、有所知,否则如何知道自己在无妄想、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所以无妄想、一念不生仍然是意识心境界,仍然有所住。即使是在二禅无觉无观之境界中,不与外五尘相应,但仍继续与定境法尘相应,意识虽然此时无语言妄念,但还是清清楚楚了知自己在定境法尘中安住,所以还是有所住,不是无所住。
又一念不生是要依色身的五根、意识心、意根等才会有一念不生,它是缘起法、是生灭法。如果没有色身五根等缘配合、就不会有一念不生的境界出现。然而“无所住”之心,祂不属于十八界,祂本来就在、无所住、不贪、不瞋、不痴、离见闻觉知。既离见闻觉知,何来贪、瞋、痴呢?所以真心是本来就离贪瞋痴、离语言妄想的,不必圣严师父修除祂的贪瞋痴及语言妄想。既然是本来就无所住,哪里有住不住之问题存在?何必圣严师父修行以后才变成无所住。所以您在贪的时候、祂不会贪,您不贪时、祂根本不起一念贪要去执著;您在造恶,祂随顺您造恶;您要行善,祂也随顺您行善,而祂从来都没有造恶、行善,与善恶不相应,这样才是真正的无所住心。不是把有贪、瞋、痴的意识觉知心,修成为无贪瞋痴来变成第八识如来藏,当作是无所住心。佛门中真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指第八识皆如是安住于无所住中,不断的有作用在配合妄心意识而出生种种心行;祂虽然不断地生种种心,仍然不与语言相应,是无始以来就言语道断,言语从来不与祂相应,何曾说过一字、一语,又何曾了别过一尘、一境呢?故证悟祖师禅师曾云:“不知最亲切。”赵州禅师亦云:“老僧不在明白里。”就是这个道理啊!▲
圣严师父错会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误以为把能见闻嗅尝觉知的意识心,或者将与利害、得失、财色、人我是非等相应的意识心修成一念不生,就是佛所说的应无所住之心。然而第八识、如来藏本无出入,如如而安住,不与六尘相到,何曾有出入红尘之事?又何曾有语言文字与祂相应过?对真悟者而言,真心其实不是不知,仍然有知,只是祂的知不在六尘上,也不在语言相应上,所以六祖云:“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六祖坛经、维摩诘经》已说,第八识真心永离六尘的知,所以不了知六尘中的一切法,但祂却能了众生七转识的心行,这个起念了知,却不是七转识所能知。像这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甚深、极甚深的道理,唯有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菩萨才能了知,绝非是落入意识心的圣严师父所能了知,除非他将来也悟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了。
对于开悟,圣严师父在文中如此说明: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样子的安心之法,把身体坐直,轻轻靠著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著放松。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没有了心,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是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心了不可得,就全部开悟了。尽管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著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著的无心。(《禅修精华》第二册第116页)。
略说 :圣严师父要佛弟子们参一参这“安心之法”,充其量也只是个放松身心、同于外道冥想之行门,与佛门参禅有什么相干?当你打坐无妄想、不分别、一念不生的时候,这个心仍然有知,不是不知,否则怎么知道自己一念不生?既然有知,尚且落在想阴中,怎会是佛所说不为五阴所摄,却能出生五阴,并与五阴和合运作的真心呢?如果如圣严师父所说,没有妄想就是开悟,那么当您专注开车,没有妄想时,是否就是开悟了?当您很专注规划某一件事,没有其他妄想,是否就是开悟了?当偷儿专注在偷东西没有妄想时,是不是就如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了?一样都是没有语言妄想而都存在的心。不知圣严师父可否回答呢?
佛所说的心是第八识如来藏心,祂本不贪、不瞋,随缘自在而圆满成就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见闻觉知,不作主,故名“无心相心”。您能证得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才能了知无心相的真心与有心相之意识心完全不同。只要有六尘中的了知,虽然无语言妄想,仍然是有心相的心,不是无心相的心。所以二乘人断了我见我执,舍寿时入无余涅槃,断了分段生死,能出离三界生死轮回,但还是不能说是开悟明心;真正的开悟是要悟得第八识如来藏,能现前体验祂是无心相心,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实相心,才会般若实相智慧出生,才是开悟。
又圣严师父说:“觅取不宁的妄想心了不可得,就全部开悟了。”意识妄想心在睡著无梦时就断灭了,是不是说每个人在夜晚睡著无梦时都算是开悟了?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家不用这么辛苦来修学禅宗、静坐,去睡觉就好了,世尊也不必辛苦降生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了,不是吗?不知法鼓山的四众弟子们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2004.10.01十月份《法鼓杂志》网路版第178期所出版的杂志“乐在修行”项目中有一篇圣严师父的文章〈不求安心,才是安心──禅与心灵环保(上)〉文章中谈到所谓的开悟,师父说:
禅宗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把心念放在现在。过去的不管它,未来的不管它,只是在现在;当发觉连现在也仅是过程,而非根本的存在时,就是开悟了。……领悟到自己的心原来并不存在。既然无心可安,心当然是安定的,所以达摩会说已将慧可的心安好了。
略说 :禅宗的修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参禅”,意即是用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去找那个本来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心。当您的意识心在参究时,当然不管过去,也不管未来,只管现在──专注在疑情上,未来才有机会一念相应,证得第八识真心如来藏,那时才可以说是“开悟”。可是当您专注在参究时,因为专注的关系而忽略了外境,处于一念不生的境界,这时仍然有知,仍然专注在参究上,不是无知;这样的境界,仍然不是开悟的境界,要到意识心找到本来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才可以称为开悟,在此之前,仍然不可以称为开悟。同样的道理,圣严师父所认知的开悟,是打坐处于一念不生的意识境界,与禅宗参禅找到第八识称为开悟完全不同,因此圣严师父所说的开悟不是开悟;如果因此而自称开悟者,名为大妄语人,舍寿时自然就会知道犯重戒的果报了。
又真心不是过去心,也不是现在心,更不是未来心,不在三世中;祂是真实存在的实相法,不与六尘境相应,于六尘境永远如如不动,根本不用您去安祂,所以无心可安;想要安或不安的心都是妄心七转识,祂们刹那刹那不停的变异(不安),所以才需要安。又这个需要安的心是意识心,正是祖师所喝斥的识神,正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十开示:
达磨问二祖:“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云:“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磨曰:“与汝安心竟。”二祖忽然领悟。且道,正当恁么时,法身在什么处?长沙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如今人,只认得个昭昭灵灵,便瞠眼努目弄精魂,有什么交涉!
#p#page_title#e#
所以圣严师父所认知的安定的心其实是意识心,一念不生都不攀缘时也正是证悟祖师所喝斥昭昭灵灵的识神;有时坐久了又起昏沈,恐怕因此就离开了“悟境”,只好瞠眼努目想要避免昏沈,不正是祖师说的弄精魂吗?
佛法唯有一乘,但为了接引二乘根性之行者,方便施设三乘菩提之差别,因此对于三乘菩提法义之异同要有所了知,才不会混淆不清。错把二乘菩提之修证方法当作大乘菩提之行门来修,想要以二乘之断我见我执的方法,作为是证悟第八识如来藏的方法,那都是缘木求鱼,了不可得。二乘菩提之解脱道法门,是在断我见我执等烦恼上用心,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如实的观察了知五蕴我、众生我是虚妄的,是无常、苦、空、无我;同样的道理,见闻觉知心也是无常、苦、空、无我,因此缘故,断了我见、我执,成为阿罗汉。这是说二乘人是现观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皆是缘起性空、无常空,皆是虚妄法,都没有真实不坏的我,故说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无我。阿罗汉所证之人无我,只是证得五蕴之虚幻,已断分段生死、出离三界,但仍不知道大乘菩提之人无我,何以故?因不知不证第八识如来藏故。大乘人无我,是依大乘菩提之修法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悟得法界实相,称为破参明心,入真见道位。依证得生命实相心后,来反观自他有情蕴处界虚妄,也成就二乘人的人无我。后依见道之功德,继续修学别相智通达,方能入初地,方是初入法无我。岂是如圣严师父所说:
既无可止可定的心念,也无能观能照的心念,便成无念亦无心,而亲见无我。(《禅修精华》第二册《观念》第140页)
又既使一念不生时,也尚是落在意识心中,仍以意识心无念时当作真心,常见我见都还俱足未断,怎么可以说是已亲见无我呢?一念不生时,必有意识心生起,方能了知有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否则是谁在了知这一念不生?既然有知,就是有意识心我,圣严师父认定常见外道所“悟”的意识心是佛门的真如佛性,正是我见凡夫,怎么可以说是亲见无我?
再说二乘说的人无我,只是在五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上去修无我观,而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我空,并未证得实相心第八识。不能说以二乘人所证的人无我,就是大乘般若开悟明心证得实相心之人无我。又大乘菩萨已证得的第八识真如,确实了知第八识的无我性,也能现观而了知一切法皆是第八识自心真如所生,所以是法无我,如此才能说亲见大乘的无我。圣严师父所说:“无能观能照的心念,便成无念亦无心,而亲见无我”,非但是言不及义,也不符合世间粗浅的逻辑,且未离常见、我见,所以圣严师父所说的佛法都是戏论,与证悟第八识如来藏毫不相干。
综合圣严师父对于“开悟”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把它简略归纳如下:
1.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烦恼,便是一念不生,见到本来面目,就是开悟。
2.由散心、集中心、进入到“一心”而至所谓的“无心”而恢复自然,就是开悟。
3.把烦恼心变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
4.与一念不生的无我相应,就是本来面目。
5.断除妄念,即是开悟。
圣严师父在这几种开悟说法之中,没有一项能与经典相契合的,全部都是意识心境界,不是禅宗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境界;都是三界中的生死、生灭法,不是禅宗所悟三界外的第八识实相法。这样的开悟名为错“误”,纵使圣严师父名满天下、著作等身,身为“名师”,但是在明眼人眼里,他仍然是野狐,还写书流通,将自己狐狸尾巴毫无遮掩地撩向天际,让天下的人哂笑不已!
禅宗之证悟,是悟得一切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能亲自体会领纳第八识真心的体性,能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万法都从第八识如来藏生起,而如来藏不住于三界六尘境界中,却能配合阴处界的运作,具足一切法种;然后依祂的种种中道性,开始修相见道的别相智及修道位的道种智,乃至具足证得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而渐渐发起一切种子的智慧,最后终于圆成一切种智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的开悟只有一种,即是悟得第八识如来藏,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开悟。如同在运动场上赛跑,跑到终点,到了就到了,同样的比赛不会有两个终点或目标。圣严师父所谓的开悟,把开悟变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却没有一项符合世尊的开示,使圣严师父之四众弟子们,知见错谬、方向偏差,想能悟得第八识真心,只好等到驴年到来,才有机会悟得。
圣严师父说:“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禅修菁华》入门第172~173页)
略说 :从这段圣严师父所说,亦即“放下一切妄想时就是开悟”。如圣严师父所说:“只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圣严师父认为一切都放下之后就是一心不生,但是这样就是真的没有执著心了吗?您所说的“没有执著心”真的就是开悟了吗?从这里倒要请问圣严师父:二乘阿罗汉,他们已断尽我执烦恼,已断分段生死,已断尽三界烦恼,能出三界生死了,但是为什么烦恼、执著都已放下,还是无法亲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如果定性声闻人不回小向大,或回入大乘法以后仍未经由禅宗的参禅来证得第八识自心如来时,仍是不可能悟明实相的。又一心不生时,仍必有所依,有这些所依,意识才能了知自己一心不生时的境界;是故必需依意识心、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六尘或法尘等,你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之境界,如果没有意识、意根、色身、法尘作藉缘,是无法了知这“一念不生”的境界相。因为当睡著无梦时,即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说能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境界的心就是意识心,不是真心,因为祂必有所依;有所依的就不是真心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本是不生不灭、本来自在的,祂不是缘起而有的,不必依靠任何一法就能独自存在,才是真心。《心经》也挑明了说祂自己“无意识界”,既无意识的功能(界就是功能差别)如何能了知一念不生!所以圣严师父说放下一切执著心的“一心不生”就是亲见本来面目,这与《心经》所阐述的般若义涵不相符合,更与世尊三乘法教相违。《心经》所说的真心如来藏,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哪来的攀缘妄想的分别执著心可放下?您所要放下的妄想执著心,是您的意识妄心自己。但也不是说意识心放下了分别、执著性,就已见到了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若照圣严师父开示这样去盲修瞎练,那是永远不可能证得本来面目的,因为蒸沙无法成饭──意识沙是永远无法蒸成如来藏饭的。一定是要依据佛的圣教开示,建立正确知见而依据正确的法教而行,待福慧因缘具足成熟而一念相应后,方可有亲证本来面目的可能,在亲证第八识心后,转依第八识真心,再来修除更深细的不如理作意的分别执著,如此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而不是圣严师父所说错认意识心放下执著的“一心不生”境界为证悟,依此“非因计因”的邪见,永无亲见本来面目的机会。
圣严师父说:“所以修行是从散乱心到集中心,由集中心变成统一心。统一先是自己身心的统一,再是内外的统一,然后只有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心。最后连统一心也放下时,即是无心的悟境。”(《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113页)
我常说禅的修行应依照以下的次第:散心,集中心,统一心,无心(中略)必须超脱“一”,而恢复自然,也就是无心,因为“无”就是“至道”,就是“禅”。(《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28页)
只要相信“散乱心”、“集中心”、“一心”都是假的(《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69页)
“一心”粉碎后便进入“无心”,也就是禅的悟境。(《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59页)▲
略说 :圣严师父说的心与《心经》所说的真实心不相同。《心经》云:“观自在菩萨”,开头第一句就说“观自在”,这个“自在”的意思就是说第八识真心本来就已经自己存在,不须要用任何方法来转变而成的才是本来自在。并不是将散乱心意识经过修练成“无心”就算是真心如来藏,不论用任何方法所修成的心、所转变成的心,那都是缘起法,都只是生灭心,是虚妄法意识,凡是须要诸多助缘来成就的心都不是般若经中开示的真心。诸佛菩萨都已明白开示过,真心是如来藏,祂是本来就在的,本来已存在的真心哪需要再藉修行来出生?既然不曾出生,如何能灭?要灭什么?故说真心不生不灭。
照圣严师父所说“悟境”就是“无心”,而您说的“无心”是指一切都放下而无所了知的心?还是将此心放下后灭失而成为没有心存在的“无心”?若是前者如圣严师父所说:先将伶伶俐俐的散乱攀缘意识心,收摄为专注于某些境界的集中意识心(就像是被拴住的心猿一般,但祂依然很伶俐),再把这些集中心收摄为只专注一个没有特定标的之专一心,这就是住在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事甲”里;最后再把这件“无事甲”也丢了,什么念也不留,成为“一心不生”的“无心”境界,这正好又进了禅宗祖师所说的“黑山鬼窟”里,而这窟里却成了圣严师父您的“悟境”,仍然是意识生灭心的境界,并非真的无心。真的无心,是黄檗禅师讲的无一切心,也就是无识阴六识心,凡是住在六尘中的觉知心,凡是住于定境法尘中的觉知心,都是三界心、六识心,不能外于三界、六识境界,圣严师父的无心正是这种境界,与黄檗禅师讲的无心大不相同,黄檗禅师的无心是依第八识如来藏无三界心、无六识心而说的;圣严师父的无心却无法与黄檗禅师的无心公案印证,反而很清楚的显示落在识阴之中,连我见都没有断,更别说是证得“无三界心、无六识心”的禅宗明心境界。反过来,如果您说的“无心”是什么心都没了,那修了一辈子不是白忙一场?而且若真是什么心都没了,那又是哪个心在了知师父您的“悟境”?所以师父您说的“悟境”完全不符合宗门意旨!
再从教门上来分析,依圣严师父您说:是要先从散乱心变成集中心,再由集中心变成统一的心,最后从统一的心,变成“无心”才是“悟境”。圣严师父所说的“无心”悟境,是要经过多道程序助缘才能变成的,是要经过辗转加工才能完成的;而完成后,却又变成了断灭本质的“无心”。但是佛在《心经》中说明的真心却是本来就在的,不是用加工变来的,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真心的。第八识才是真心,祂是出生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觉知心)的本来已在的心,不须要助缘来成就祂的存在,祂本来就是具足成就而自己存在的(自在);而圣严师父您所说的真心,都是须要刻意修行加工来的,都是须要助缘来完成的,又是从散乱心辗转而变来的,又是将妄心修行加工以后转变成真心,这就与佛所说的本来自己已在的圣教不同,那不就是与佛所说的般若涵义相违背吗?真善知识所言,决不会违背佛语,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与佛所说的证悟却不相同,究竟是《心经》说的对?还是圣严师父您说的对?
《维摩诘经》云:“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经中已说要证得真心,并不是先把烦恼集中、统一、再进入无心后把烦恼忘掉〔编按:圣严法师所说的并不能断烦恼,顶多只能暂时忘掉自己原来还在烦恼中。〕,而是在烦恼现行之中,有一真实性、本来就已如如性的真心,随时随地在配合您,您要用意识心来寻觅祂;找到了祂,您才能用《心经》的每一句来印证,您就是开悟了。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开悟”境界,是无法通过每一句《心经》考验的,因为《心经》说的心是本来就真,不必经过修行才变成真心,师父您的“真心”却是必修行才能变成“真心”;《心经》说的真心是第八识如来藏,是出生师父您的“无心”的第八识,师父您不去求证这个本来就真的如来藏,却妄想要将如来藏所出生的妄心意识修行变成真心,就成为有生必有灭、藉缘修成而缘散必坏的妄心了。当您找到了真心,您再去现前观察祂的体性是不是真实可证得的,是不是不贪、不瞋,是不是离见闻觉知、如如而安住?是不是能入住母胎中出生色身、出生意识觉知心的真心?当您证得祂,而又能如实的现观第八识真心的体性,也证明祂确实是能出生师父您的意识觉知心(无心)时,您一定能明了真的就如般若经中所说的完全相同,那才是真正的开悟,才是见到了您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上来依据经教来解说,也说了这么多,恳请圣严师父深入思惟般若诸经不生不灭的真实义理,劝请您别再沉迷于意识中了,别再妄想意识可以变成佛说的真心第八识了,意识不论如何修、修多久,永远都是意识,永远不可能变成第八识真心;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已是第八识,本来就已是真心,不必您将祂修成,祂是本来就真。若是依您现在的想法,是要将有生有灭的意识妄心修成真心,那就是藉缘而生的真心,将来临终时缘散了,您这个“真心”将无可避免的坏散,您那时只能随著妄心的散坏,不得不随著大妄语业的业风境界而随风漂流了!这是曾经作您弟子的我最不乐见的。
曾有学人问圣严师父,何谓“自家宝藏”?师父答:
“这个宝藏就是‘明心见性’,从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这叫‘明心’;‘见性’是见到不动的、不变的佛性。既然不动不变,就没有任东西可以加以衡量,那是可以意会而不能言宣的。”(《圣严说禅》第7页)
“在烦恼断尽的一刹那间,山河大地宇宙万有的种种执著都放下。此时内在没有自我,外在没有环境和他人。但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不是!而是对环境和他人不起怨瞋爱恨善怒的执著。这是一种开悟的体验和感觉。”(《圣严说禅》第210页)
略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七:“乃至示得一切种智,或自身中现一方世界摩尼宝珠。”经中所说的有情各自身中有摩尼宝珠,也就是本来就在、本来就真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自家宝藏”。既然是“自家宝藏”当然是实有法,也就是应该有个“实体”的宝藏──能生色身与万法的如来藏,不应该只是一个明心见性的概念;“明心见性”这句话只是一个概念,意思是明白了真心的所在及以父母所生眼得见佛性。将这个概念加以实证时,最少可看到有两个心,不是修行以后转变而成的;一个是能修行、能明白、入胎后才出生的觉知心,另一个是从来不修行、被明白的心、入胎后能出生觉知心的第八识真心;若是见性,则是有一个圣严师父您所知道的“无心”的觉知心,另有一个您所不曾看见的第八识的本觉性能被您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见;而这佛性却不是师父所说不动不变的,如果佛性是不动不变的那就不会有作用,如没有作用的佛性又怎能称之为佛性?所以“明心见性”观念不是自家宝藏,而是这个被明白的“心”、被看见的“佛性”,才是真的“自家宝藏”,一切真悟的佛子都可以直截了当的宣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心经》是在告诉我们真心的体性,我们来看看《心经》怎么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经中明白的告诉我们,真心并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体性,所以真心并不是意识心!而师父您说:“从烦恼心变成智慧心,这叫明心。”这样的说法却是具足眼界、耳界乃至意识界的,也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心,并且是有苦、集、灭、道相应的,也是有智亦有得的妄心意识心,因此圣严师父您是颠倒说《心经》,也颠倒说明心见性与开悟了。因为明心是以妄心意识修行来明白真心之所在,才是禅宗所说的开悟,而被悟到的真心是本来就已是真心,祂是从来都不必修行的;您说的却是必须修行妄心,是想要把妄心修行变成真心,与圣教及禅宗的实证不符合;当您真的开悟以后智慧就会渐次生起,但这个智慧是因为明心的功德而出生,不是因为意识心的聪明伶俐能有智慧而称为明心!而且不论祂变得多么有智慧,祂还是意识心,永远都会与烦恼相应,永远都是烦恼心,是修行以后才会变清净的妄心,所以是有垢有净的妄心,不是不垢不净的真心。只是一般人不懂佛法,所以也不能如实了知意识心的体性而“恒”生误解,就被您误导了!师父!您应该赶快离开误导众生的大恶业。
《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第八识真心从无始劫以来就是本来自在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怎么会是是由烦恼心意识变成的?如果所说的真心果真是由烦恼心所变成的,那真心岂不是有二个?一个是佛说的本就不生不灭之真心,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在的,另一个就是圣严师父您所创造的、修行变成的“真心”,是由烦恼心所变成的,真心就变成了二个,但是佛说第八识真心,只有一个,请问哪一个才是真心?真正证悟者所说的般若绝对不会与佛说的相互矛盾。《心经》一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单这一句话已说出真心不是把烦恼断除掉的妄心所转变而成的,祂所显示的意思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并存的;是由您能观的意识心现前观察到您自己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无始劫来就在,能如此观察,才是“观自在菩萨”。修行变来的心不是常住心,变来的心不是您的本有宝藏,不是本地风光,祂永远都只是意识心;意识心不可能变成真心,意识心会断灭,缘熟了又会再出生。不能把铜当成金来看,铜是铜,金是金,就算表面是镀上一层真金,但骨子里仍不是真金,是假货;假货不能当真货,除非遇著不识货的人,硬将青铜说是金,虽然说成金,仍然还是铜。意识心亦是一样,永远不可能变成真心,真心的体性,在《心经》中已说得很详细,只是大家都看不懂。如今有真善知识揭示出来,真的是该感激万分;佛菩萨冥佑,让我们能值遇真善知识的教导,让我们具有辨别真货假货的能力,否则大家同在生死大海之中浮沉,找不著方向、靠不到岸,永远迷失在崇拜名师的表相上而不知回头。
学佛法为的是什么?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要学佛法首先就是明心,跟随师父学禅不就是要求明心吗?如果有人说:“学禅有心求开悟,那是心有罣碍,应该要一切放下”,但是学禅目的就是开悟明心,开悟明心乃是修学佛道首要的入门条件,若不开悟明心,就等于学生还没有注册入学,尚且入不了佛道门中,则成佛无望;若成佛无望,那学佛做什么?若开悟无望,那学禅做什么?所以学佛必定是要以成佛为目标,而不是以成阿罗汉为目标,因为我们不是在学“阿罗汉”,而是在学“佛”,因此发广大愿而勤求证悟,才会来学禅;如果心中都不想开悟,学禅做什么?岂不是自欺欺人、瞒昧自心?在禅门中开悟明心了,更进而往成佛之道前进,最后成就究竟佛,那才是正途,而不是误会《心经》的真义,而认为勤求证悟为“心有罣碍”,在尚未成就佛道之前,都应该精进勤求道业之增上,也就是诸佛菩萨告诫我们“善法欲”不能断除,因为尚有太多的无明习气种子随眠待知、待断、待证、待修。再者,诸佛菩萨悲悯众生,心心念念想要众生成就佛道,心心念念想要让众生度脱生死苦海,难道这也是罣碍吗?而且《心经》讲的心无罣碍,是说悟得真心第八识以后,转依于祂而无罣碍,不是悟前无罣碍而不求悟;也就是说真心是本来就无罣碍,所以无五蕴的罣碍,无一切法的罣碍,无三十七道品,乃至无般若智慧,亦无佛法上的所得;但是妄心意识觉知心,却必须有罣碍,罣碍著还没有进入佛法内门中,还没有正式注册入学成佛妙法;若说“学禅不要求开悟、学佛不要求成佛”,那是没有智慧的说法,那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的知见、没有开悟、没有能够助人开悟的方法,所以对开悟明心、对成佛之道渺渺茫茫毫无方向才会说的话。真实的证悟者,因慈悲心,自己证悟了,巴不得所有众生都赶快开悟,不然五祖为什么要劝佛子们学佛法时务必先要开悟。
烦恼是什么?请圣严师父要说清楚:是内我所、外我所的烦恼?或是见惑与思惑的烦恼?如果只是断世间我所的贪、瞋、痴、名闻利养等烦恼,而不教导弟子们断我见、我执,只断外我所的烦恼,我见都还未断,一心一意错认觉知心意识放下一切就是真心,一直不愿远离意识生灭境界,请问要明什么心?能明什么心?二乘菩提修的法是断我见、我执烦恼而证解脱,舍寿入无余涅盘,但还是不知涅盘心在何处?仍然是未明心的愚人,所以说“是圣而愚”,可见涅盘真心不是因断烦恼而证得。如今圣严师父您连二乘圣人所断的我执、我见都还未断,一直坚持放下外我所烦恼的意识觉知心就是真心,连声闻初果也证不到,何况能证得阿罗汉所未证的禅宗明心境界?禅宗明心境界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阿罗汉则只是相信有第八识如来藏而使无余涅盘不会成为断灭境界,所以安心断除我执,至于第八识何在?他们是尚未证得的;师父您连我见都还在,如何能证得阿罗汉证不到的第八识涅盘心?请您赶快断我见,别再错认意识觉知心是真心,才有机会证得第八识真心,才不会辜负众生护持您几百亿元建立道场的善心。未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就不是“明心”,既然真心是本来就真,不是由烦恼的心放下烦恼而变成的,也不是因断烦恼而证得,请问您的真心在那里?您不能再视而不见的故意不面对这个问题了!不明真心,怎可叫明心?怎可教人明心开悟?明心是要用意识觉知心去寻觅另一个于六尘境上无觉无观之真心,现前观察真妄二心和合运作;若能证悟此心,才是真正的“明心”,所以开悟是实证并不是师父说的“感觉”。
若您变成没有烦恼的人,住在无烦恼的“一心不生”的境界之中,是哪个心在了知您的智慧及慈悲?其实还是您的意识心在了知,不是吗?有意识心才能了知分别一切六尘中法,所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脱离自我──无心,并未断除自我,仍然是在觉知心自我中,仍落在我见之中,仍是意识所摄。但是《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乃至无意识界”;无意识界,就是说没有意识觉知心功能的第八识真心离见闻觉知境界,不是意识心放下烦恼而住在意识有觉有知境界中,真心没有意识心分别执著六尘万法的特性,也没有触知六尘的特性,这样悟得真心的境界才是无意识界的真义;真心是本来就圆满具足而可以独自存在的,不像意识必须以真心及意根、六尘、五色根为缘才能存在;真心也不是由烦恼心意识变成的智慧心,真心从来不与智慧相应,故说“无智亦无得”,师父您没有诵过、读过《心经》吗?能改变的心就是妄心,藉缘而改变所成的,缘散则坏灭,所以师父您不该用藉缘而变成放下烦恼的“意识”心认作真心;而真心本来就不生不灭,本来就没有一切烦恼,不需修行放下烦恼,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不符合《心经》所说的真心体性。而且能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心,此心仍然是意识觉知心,真心不堕智与痴之中,是意识心才能了知自己有无智慧,《心经》不是说“无智亦无得”吗?有智慧的心仍是意识妄心,显然圣严师父您还没有证得真心。有智慧的觉知心,住在无妄想境界中,住上无量劫以后,仍然不会懂《心经》。所以您所说的“这个宝藏就是‘明心见性’,从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这叫‘明心’”,与圣教《心经》所说完全不符。
圣严师父又云:“开悟的人是突然与无我相应,这时就会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见到自己本来不动不变的空性或本性,……”(东初出版社《禅钥》239页)(摘自《宗门密意》第126页平实居士著)
略说 :无我观,请圣严师父务必对佛子们解释清楚,二乘圣人已证无我观,却对于大乘实相仍是不能了知,二乘圣人不能了知第八识真心,这是阿含部的经典中明文记载的事实,您怎能说与无我相应就是证悟?依您的说法,就是所有阿罗汉都已证得第八识而明心了,那就不该再称为阿罗汉而应该改称为菩萨了,也应该都不会入涅槃而继续再来人间受生、行菩萨道了!但事实上如何呢?师父您是很清楚的:事实上不是如此;所以您的说法是违教悖理的。固然必须断我见才能悟得真心第八识,但是断我见的人却不一定能悟得第八识真心,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阿罗汉入涅槃了;所以师父您不该说是与无我相应时就会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而且,师父您是前言不对后语,前面明明说“要修行放下一切烦恼才能开悟证得真心,”现在又说“真心是本来清净的心,”那么您前面讲的修行放下一切烦恼,不就自相矛盾吗?您的弟子们是要相信前面的说法?还是要相信您现在这一段话的说法?相信您座下有许多弟子私底下会觉得矛盾吧!不知您自己认为如何呢?禅宗之证悟是以亲证法界实相──亲自证实万法都由真心中出生,而自己确实已经证得真心而能现前观察了──这样才能说是开悟;法界实相即是众生皆有之第八识如来藏,在因地名之为阿赖耶识。声闻法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去现观一切法虚妄,这些都是三界中法,都是有生有灭之法,无有一法是真实不坏法,如此证得蕴处界空相——一切法缘起性空,但还是没有证得蕴处界之所依、蕴处界的来处——实相心。
二乘菩提是断除三界烦恼,在断除之前要先见道,二乘见道只要断我见而已,不必明心,不必证得您说的“本来清净”的真心,这是三乘菩提的共法。二乘人如实现观蕴处界,了知色身是无常、苦、空,也如实了知见闻觉知心亦是无常、苦、空,都无有真实不坏我,因而断我见;进而断除我执而成为阿罗汉,舍报时把所有自我都灭尽了,入无余涅槃,这是二乘人所修的无我观。
大乘法所证得的人无我,是先证得法界实相——第八识真如心,现观第八识真如都没有五蕴我性、十二处我性、十八界我性,最主要的是观察祂没有有情的我性,因为祂离蕴处界性,离见闻觉知而从来不了知六尘;再从这个真如心的立场来现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法缘起性空的虚妄性,实证人无我,也了知第八识如来藏的无我性;具足二种人无我,才是已破烦恼障与所知障,与二乘初果圣人只破烦恼障而不破所知障大不相同。这是大乘菩提见道所证的无我观,也还只是人无我,尚有法无我要修证。大乘菩提所要修的法无我,是从证得第八识真如心以后,现前体验第八识心从来即无三界我的我性,却是真实存在而永不能坏之金刚法性;又现前体验其所生之一切法,皆无有真实不坏的“我”,如此了知第八识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了知意识觉知心并不是本来就清净的涅槃心。因为菩萨明心证悟实相后,他了知自心如来本是清净的,本是不生不灭,不是由意识心修成离念灵知、放下我所烦恼而变成真心的。明心菩萨虽然证得第八识心,只是证得人无我;由人无我的智慧,依第八识真如来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没有真实的我,故无我、无我所;了知一切法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所生──诸法无我,而如来藏本身又是离见闻觉知,与六尘不相应,所以也无蕴处界的我性,当然更没有觉知心我性。如是次第增上而修,为修学一切种智而修证法无我,这是大乘菩提所修的无我观。
因此,如果只是证得二乘菩提之无我观,断了我见,乃至于断尽我执,舍报时能入无余涅槃,仍然不能了知法界实相──第八识。因为二乘人只从蕴处界的虚妄而作人无我的现观,证得一切法空相;虽然能证得解脱,但他无法现前观察法界实相心的体性是无我性,不了知涅槃中的实际,未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怎么可以说“与无我相应就是见到本来清净的心”?师父您是有名的大师,演说佛法时得要说明清楚,不可颠倒含糊而说,不可凭著思惟想像而说。
空性也非如圣严师父您所言之不动、不变。空性是非动、非不动,非变、非不变之中道性,空性是在说第八识如来藏性,空性是能生万法而不受万法拘束的,空性是从来不起烦恼、本来清净的,不是修行后变成如此的。第八识如来藏虽然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但因含藏著七识心种子,种子遇缘则会现行;也就是说七识心的种子从空性心中流注现行时,能令七识心生起,而这些种子是由空性心第八识如来藏所执持。如果是不动不变,则无法流注染污的七转识种子,无法生起七转识于三界中生活,大家都会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如来藏独住境界,就不再有五蕴身心了;但事实上众生都还在三界中,若如师父您说的那样,就已在无余涅槃中,那众生如何能修成佛道?如同发电机要能转动才能产生电力,但是发电机本身是不移动的;若发电机本身会自己动来动去,有时在屋子里,有时自己移动到屋外、到处去,如何能发电?所以发电机自身不可移动。但发电机完全不动也不行,它的内部若不运转,又如何能生电?所以一定是不动亦非不动的。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是自性清净的真心,自性清净心却含藏染污的种子,所以真心第八识对六尘都不动心,却能呼应七转识而流注七识相应的烦恼种子,不是完全不动,所以是非动、非不动,就是《胜鬘经》上所说:“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阿赖耶识含藏著无量无边法种,能异时、异处、异身、异类而变异成熟现行因缘果报,故名异熟识。因为第八识能含藏一切种子,且有变异而熟之体性,众生才会轮转生死,或能修成佛道,这是因为祂可以受熏故,如果说是不动不变,如何能受熏改变所藏种子而成就佛道或不昧因果而轮转生死?所以师父您说空性真心不动不变,是错误的说法,也与前面您自己说的修行改变而能放下烦恼,从染污性改变成清净性的说法,自相矛盾。要修行改变的妄心自己,妄心自己变清净了,真心中的妄心种子就变清净了,但真心自己是不必修行的,祂自己的心性是本来就已清净的了。
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体性是清净的,因含有七识心贪、瞋、痴、善、恶等染污的有漏种子,但也含藏了清净的无漏种子;所以佛才说真心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所含藏的七识心染污种子,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就生灭流注不断。因此在修行成佛之道上,要把烦恼的种子断除之外,还要断尽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然后再把无始无明的上烦恼随眠断尽,而成就佛地真如。假设在因地第八识的种子是不变不动,请问要如何来修行消除掉烦恼障种子随眠?更不用谈能修到佛地,也正因为因地第八识所含藏的七识种子有生灭变异,我们才能次第修行前进而至成佛。成佛以后第八识真如心断尽种子变易的生死,故没有种子的变异,因为已断尽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与所知障随眠,种子究竟清净,不再受熏变异,虽然成佛以后没有种子的变异,但还是有种子的流注而使已经清净的七识心可以继续运作来利乐众生,所以并不是不动的,否则释迦世尊如何说法四十九年?
除了最后身菩萨之外,初证悟明心,所悟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还不是佛地真如,因为本来清净的真心中仍然含藏著七识心的染污种子,所以仍有阿赖耶性、异熟性,因地之第八识如来藏含藏有七转识的染污种子,必须悟后起修来清净其所含藏之一切有漏的染污种子,与尽除无始无明上烦恼的随眠,才能成为佛地第八识真如心。《八识规矩纂释》卷一解释了佛所说的真如心法义:“我若说为真,其奈带持种子;妄习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我若说为非真,其奈体即真如;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未免向外驰求。由此真如,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时非机故,我常不开演。”所以开悟明心之时,还不是佛,所悟之心含藏了有漏法种子,一直生灭流注,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受熏,且种子也可变易,所以非是不动不变;必须悟后起修,断尽第八识所含藏七识心的无量烦恼习气种子随眠及无始无明上烦恼随眠,待最后身菩萨示现明心、见性时才能成佛。故七住菩萨明心时只是找到阿赖耶识,此时阿赖耶识还有阿赖耶性、异熟性,还未到达佛地,所以开悟明心时所悟的心是阿赖耶识如来藏,也就是说此时之阿赖耶识祂所含藏的七识心种子是能受熏、可变异的。所以开悟不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突然与“无我”相应,您这样的突然与“无我”相应也不是就能见到本来清净的心,而空性也不是不动不变的!何况您如今还没有突然与无我相应,都是落在意识中,具足与我相应。
圣严师父如是说:“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圣严说禅》第114页)
略说 :再举《心经》一开始就说的“观自在菩萨”这一句来说明,对“观自在”的涵义必须要有所了知;所谓观者是有一能观之心,意识觉知心就是这能观察的心,以这能观的意识觉知心来“观”另一本来就自己存在的心,所以才说观自在。而所谓“自在”是说第八识为自无始劫以来本来就自己存在,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的,是本来就清净而且本来就自己已经存在的;祂是一切法的根源,祂不生不灭,不像意识觉知心是入胎有了色身以后才能出生的;祂本来就没有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不是修行以后才没有烦恼、没有念头,不需要师父您来把祂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祂本来就是离一切相,不是修行以后才离相,《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您曾经课诵过的《心经》上,已明说第八识如来藏本体是无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的法相,无老死,无苦集灭道,何来有妄想、分别、烦恼、执著?既然没有这些烦恼了,还须要您来灭它吗?还须要想尽辨法来打碎它吗?若您说:“我们不是有烦恼执著吗?”没错!是有烦恼执著,但这些烦恼执著仍是与七转识相应而不是与第八识真心如来藏相应的;但是菩萨只需断我见就可以证菩提,可以不用断师父您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等烦恼念头而证菩提,所以《维摩诘经》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这是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如您说的断语言妄想、执著念头才证悟安心的。所以不是您说的断了烦恼就说是开悟,菩萨是在还有烦恼之时,证得这个第八识真心,发觉这个真心在烦恼现行的同时本来就在,不因烦恼是否有断而自在,乃是本来就自在的,并且发觉一切有情的第八识真心也是本来就在的。
#p#page_title#e#
而且师父您有时说要修行断烦恼等念头才能开悟、才能安心,有时又说心是本来清净的,前后自相矛盾,到底您的说法是哪一种才正确?是否也要向弟子四众的我们说明一下?否则我们要如何依止而修证呢?当您找到了《心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无眼耳鼻舌……等体性的第八识心,才是开悟明心,这时您就不会有时如此说,有时如彼说,就不会自己前后矛盾了。但此时所找到的还只是阿赖耶识,即因地真如,还不是佛地真如,还是修行改变能修行的意识心自己,而不是将真心修行改变;因为此时第八识真心含有无量的烦恼障现行种子、习气种子随眠及所知障无量上烦恼随眠没有断,都是七识心自己的事,与真心无关;得要把烦恼种子究竟清净了,并把无始无明上烦恼诸随眠皆断尽了,才是佛地真如,这都是意识心自己的事,不是要由真心来修行改变的。所以开悟明心而能真正的安下心来,是要以意识妄心来观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本心,当您找到祂了,能现前观察祂的体性,就是开悟明心,这时意识自己就可以安下心来了。
明心之后,转依第八识如来藏,开始悟后起修,修除二障。二障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乃三界烦恼所系,障碍学人证解脱果,不能了脱三界生死,名为烦恼障。即二乘法中所说之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也是大乘法中之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种烦恼。所知障是对于法界实相不了知,障碍一切种智之修证而不能成佛。二乘无学未破无始无明,虽已断烦恼障而能出离三界生死,因不了知实相,故不能成佛。所以单是断除了烦恼、分别、妄想、执著等一切烦恼障,只是能出三界生死,证解脱果,无法证得大乘菩提果,何况师父您说的是断世俗法中属于外我所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是放下一切外我所的执著而求一念不生,不是断我见的烦恼,永远会落在意识我之中,怎能有开悟明心的因缘?不能证悟第八识而落在第六意识中,未觅得五蕴我了不可得之真心,如何能真的安心?当您找到第八识如来藏就知道原来祂从来都没有不安,真实存在而如如不动于六尘贪瞋痴,却有种种神用;而三界中的七转识心更是从来都不曾安过,也没有真心的种种神用,像师父您那样努力修行放下种种烦恼的念头以后,又如何能真的安心?所以必须证得实相心后,菩萨了知二障已,依所证得之第八识如来藏,次第渐修一切种智,断尽烦恼障现行与习气种子随眠;即是断尽一念无明之见思二惑,再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上烦恼而至佛地,这才是真正佛法。
同时,圣严师父您也错会了禅宗祖师公案,圣严师父在解说此公案时说:“实际上没有心这个东西,那只是一个个念头的起伏。前念灭,后念起;后念起,前念灭,念头不断起灭。如果很认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寻找的当下,霎时扣住烦恼起伏波动的心,这个心竟然不见了,剩下的是平静的、安定的,甚至没有念头的一种经验。这不能称为是心或是念,而是一种体验。人的心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痕迹,无处可觅,有的只是杂念而已,是一团烦恼心、分别心、执著心、自我中心的组合。如果发现这个事实,实际上就是开悟了。
如果你试著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边找边想,念头纷飞。当你不再想时,这也是念头,因为你在想自己的心并没有在动,这当然是念头。为什么慧可做得到呢?因为他已经修行很久,遇到达摩一句话打回来,把他的妄想、分别、烦恼、执著的念头打得粉碎,终于发现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圣严说禅》第113~114页)
如果说觅心了不可得,无心可安,才叫安心开悟了,那是错解了达摩祖师意,也错会了二祖意。如此说法甭说是佛法了,就连世间法都说不过去;“无心可安,才叫安心”,此乃世间法之戏论,无心可安就是无心,心都不存在了当然不可安、没得安,永远都不能变成安心的境界,如何能安心?譬如说,永远不缺钱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所以说死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这一世的五阴永远都不会缺钱了,依师父您的逻辑必然会成为如此,但是任何人都知道这种说法只是戏论!是世俗人的玩笑说法。其实佛法中所说安心的正理是:“那个在去来今一切时,在三界九地一切处,不论任何境界都如如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当你找到了你的真如心时,现前观察祂的体性,就能了知达摩祖师意,就能知道如何才是安心:当自我十二处、十八界全都灭尽以后,还有真实常住的自心如来藏永恒不坏,离贪瞋痴、离见闻觉知、离一切痛苦、究竟寂灭,这即是无余涅盘。这样才是究竟的安心,圣严师父远离了实相而说妄想式的安心,是无法真正安心的。如果师父您所说的“无心”是指将意识心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就说为“安心”,那可真是误会大了!因为在违心境界来时根本就安不住的,您这个“无心”才真是安心不得,在世俗法中不能真正的安心,在佛法中更无法安心,当师父您处在一念不生时之意识心,没有寻觅全无三界心性的作意时,如何能够觅得那“了不可得”之心?了无三界心的实相心,必须是有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伶伶俐俐的意识妄心,您才能觅得了无三界心“了不可得”之第八识真心。《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这观自在之意,就是要用师父您的放下世俗烦恼的妄心来观察,来参究无始劫以来本来就在的,而且是本无烦恼、从来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用您的前七识妄心去找出您的第八识真心在哪里?一直保持这个要找出真心所在的念,直到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时触证到祂,当下就明白了:喔!原来第八识真心在这儿呢!不是假的,是真实存在的。您可以亲自反复的去体验、观察祂:名色十八界都由祂所生,能放下烦恼、能修得智慧的意识觉知心自己确实从祂而生,而祂在三界中配合七转识运作时却是本性清净而从来不会生起烦恼的。明白了,您就明心证悟实相了;原来祂就是那“了不可得”之心,就是无之心──永无三界心的心行。只要有正知见、福德因缘、定力慧力具足,是人人都可以觅得的。而师父您把没有妄念的离念灵知心,当作是开悟的心,这在目前的全球佛教界是很普遍的现象,同于常见外道;您若继续以此邪见来教导众生,众生如何能够开悟?若众生都不能开悟,而且被您引入大妄语业中,为人师的师父您,难道无惧“断人法身慧命、害人大妄语”的责任与果报吗?
《大乘起信论》说:“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马鸣菩萨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认取一念不生、认取放下烦恼时的意识觉知心,当作开悟明心、当作觉悟的人,即是还没有觉悟的凡夫人。一念烦恼生起,是意识心;一念烦恼落谢了,都是落在意识心上,未曾离开过意识界;意识却是每天夜里眠熟就会断灭的心,念起念灭的意识心,并不是实相心。所以马鸣菩萨才说这样的人是不觉位的凡夫,非是证悟明心之人。第八识心是本来就离一切烦恼妄念的,但却不是无念,祂的念非是见闻觉知之念,是能配合前七识妄心而随缘运作的念。所以六祖说:“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一),即是此意。第八识真心并非是把有烦恼妄念的意识妄心修除烦恼妄念之后,成为无妄念之灵知心,就说祂是真心、就自以为开悟。所以马鸣菩萨才说这种认妄为真的人,虽然时时刻刻都灵觉了了,却是没有开悟之凡夫人。
在这么多圣严师父您所谓的开悟法则之中,并没有一则是能与经典相互契合的;也就是说都经不起经典的检验,也经不起您自己前后所说的对照检验。圣严师父所说的般若法义,皆不符合第一义谛,连佛门四众广为熟知的《心经》都不符合,这样如何能引导法鼓山的四众弟子们走向真正的开悟成佛之道?法鼓山的四众佛子们难道不该请问圣严师父?难道就这样懵懵懂懂、盲修瞎链地跟随下去吗?有智学子必不这样做。
目前佛教界有些人在教导众生时,总是说:把能知能觉的心修除掉烦恼,成为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认为这没有妄想的意识心就是真心。事实上,意识心永远是意识心,而真实如来藏则本来就是真心,二心永远不能转变而互相成为对方,所以意识觉知心永远都不可能修行成为真心的。他们不了知《心经》所说的观自在的涵义,《心经》所揭示的是真妄和合,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存在的,是有妄心能观,而观见本来自己已在的真心──自心如来、自性弥陀。当您有妄想执著的同时,真心第八识自心如来并没有离开;没有妄想执著之时,第八识真心也一直仍在,祂一直都是与妄心同在一起的,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这就是禅门所谓的“夜夜抱佛眠,朝朝共佛起”,是晚上抱著自心佛睡觉,而自心佛并没有睡觉;但是圣严法师却解释成“每天早上我们跟佛一同醒来,晚上和佛一起同眠”(http://www.ddm.org.tw/maze/184/page5.asp法鼓杂志184期──乐在修行。),第八识真心如来何曾有睡过?您睡著了,祂可是从来都没睡过,在您睡觉时一直陪著您而不断在忙著。祂是不生不灭的法,怎么会睡著断灭?连第七识意根都不曾睡觉,何况是自心如来?如果说第七识睡著了,您将永远起不来而入涅盘去了,何况是第八识?所以祂根本没有睡与不睡的问题。因此熏习般若的正知见,在师父您参究第一义谛前,是很重要的。般若知见弄错了,就会认为用能知能觉的意识心,把妄想、分别、执著断除,就误认为是开悟了,就如同圣严师父您所说的,不但皆是戏论,还会成为谤佛谤法并误导众生的可怜悯人。
佛法是世尊所传下来的,要如何来护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让世尊之法脉能永远流传,才是佛子们的重任。佛子们所要关心的不应该是说要募得多少资金,道场能盖得多、盖得大,就算能盖满这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没有正法来传授给学人,所传的尽是些与六尘相应的一念不生离念灵知意识妄心和处处作主的心,与常见外道无两样,道场盖那么多、那么大,有什么意义?这样如何能荷担如来家业?如何能拔济众生?那真的是对不起佛与十方众生!时值末法之世,佛子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是如何使世尊所留传下来的第一义谛正法,能永续不断而使佛弟子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果真能喝得赵州茶、配得云门饼,则佛法法脉之流传必定能生生不息,法轮常转永不断绝。
真实佛法是要一念相应慧而悟入的,不是靠学术研究出来的,亦不是用思惟推敲出可得的,更不是将妄心意识修行来变成真心如来藏。证悟了,找到实相心如来藏,智慧才能源源不绝的生出来,所修所证才能与般若经典相契。佛所留下来的经典,是作为印证般若的照妖镜,故真实证悟者所说的一切法,一定要能契合般若诸经,否则即非是真正开悟。
大乘法之弘法者,是弘扬佛所说之第一义谛法。而四众弟子为求佛果,相信佛语而来修学大乘般若,故僧宝所说之法,必须是依佛所说之法义来说才是正说。因此所证之般若境界,在法义上一定要说清楚;第一义谛必定是要与佛所说之经典法义相吻合,才算是正确的佛法,否则皆成戏论,但圣严师父您的说法都与经典所说不合,请您务必赶快自我检讨,否则将来舍寿时要如何面对大妄语及误导众生的大恶业?
但对诸方大师所说的法义,大乘法中的学人要如何来简择?何人说法是符合佛所说的第一义谛法?何人说法是符合世尊教外别传“拈花微笑”的意旨?圣严师父!自诩为开悟圣者的您,有责任为佛子们解惑,请您写书出来辨正一下!
中台山上的大法师说:“什么是实相?实相是指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心境。”(《中台山》第79期27页)
又说:“菩提心就是诸位听法这个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能明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对、错,就会被种种外境所迷惑。所以这念心时时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时候,绝对不打妄想、绝对不落昏沉,绝对要坚住正念!这就是道,这就是解脱,这就是净土,这就是涅盘,就是没有出、没有入的无上大涅盘。”(《中台山》第64期第19页)
“人人都有,能看、能听、能说,知道痛痒的这念觉性就是每个人的本觉。”(《中台山》第55期第31页)
“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安住正念,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如来。”(《中台山》第75期第22~23页)。“这念心不起分别、不落两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动,就是实相,就是要安住在这个地方。”(同期第27页)“诸位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一念心要存在,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长,自然得入清净心体,这一念心是绝对的,是清凉世界,这个就是心体。”(同期第30页)
圣严师父!惟觉法师讲的本觉觉性,其实都只是识阴六识的妄知妄觉,马鸣菩萨及《华严经》中讲的本觉却是第八识自心如来的不必修行就一直存在的真觉,这才是本觉之性。但这件事暂且不谈,圣严师父!您说的与惟觉法师说的显然有些不同,请您说看看,是中台山所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是实相心”是对的呢?还是师父您所说的“放下烦恼的心,即是真心”才是对的?放下烦恼的意识心就是真心吗?可是《维摩诘所说经》云:“不断烦恼而入涅盘。”是说不断烦恼,就能证得涅盘实相心,是真心与妄心同时存在的;而真心不用断烦恼就已是涅盘,祂是本来就涅盘的,无余涅盘乃是真心独住的境界。为什么圣严师父您说:“要把烦恼的心变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如果说您二人都是对的,那不就是说实相心有二或是更多?因为还有人说:“离念灵知心是真心。”但是佛说实相心只有一个,祂就是万法之根源──如来藏阿赖耶识。圣严师父!您是否应如法思惟一番:究竟是谁说的对?是佛说得对?还是师父您二人谁对?是法鼓山上的师父错了?还是中台山上的师父错了?还是您两位名师全都错了?
我还是再唱一段《心经》来为师父说明一番:“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师父!经中已明说第八识心的自心境界是离色受想行识的境界,祂一向离见闻觉知,从不作主,甚至不了知六尘万法;更说“无识”──无六识──没有六识的见闻知觉性,当然是离见闻觉知的,如何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处处作主?又如何能像您所说的放下烦恼而一念不生?又能了知自己是一念不生的?
如果有人被医生打了全身麻醉针以后,意识还能保持能看、能听、能说吗?还能够一念不生吗?能看、能听、能说的意识既然会断灭,那怎么可以把会断灭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心呢?所以必定是有另一个本来自在的心、不会断灭的第八识心配合著生生灭灭的七识妄心,您才能具足能看、能听、能说等等诸法。意识妄心是会断灭的心,不能把妄心认作是真心。因为有这第八识如来藏守护您,您才能在麻醉药效过了以后,又出生了意识而醒过来;如果没有了第八识如来藏,您闷绝以后或眠熟以后是没有办法再度醒过来的。所以会断灭的意识心才能看、能听、能说,但是第八识真心不去了知这些六尘中的事。《心经》云:“观自在菩萨……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圣严师父!请您说看看,《心经》所说之般若心既然是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没有十八界诸法,又如何能见、闻、觉、知、嗅、尝、触……而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又如何能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故说您落在意识心中,确实是悟错了,落到常见外道的意识常住邪见中了。第八识心离见闻觉知,又如何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能见是眼识,能闻是耳识,能嗅是鼻识,能尝是舌识,觉触是身识,能知色、声、香、味、触之心是意识。于六尘万法之中,能处处作主之心则是末那识意根;此前五识、意识、末那识合称为七转识,此七转识皆是妄心,七转识妄心不能当作真心。若把妄心当作真心,般若智慧是永远都生不起来的,所说之般若法义就会落入意识情解而显得处处破绽。(待续)
圣严师父说:“‘一心’尚有‘识’,从散心、集中心到统一心,都是假的。”因此可以很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圣严师父非常清楚的了知,他所认知的“一心”仍是妄心识阴所摄,因为散心、集中心、统一心,都是意识的境界,是定中与定外的意识心境界。从统一心到无心的中间,圣严师父又说:“要把统一心,融化为无心,最后连统一心也放下时,超脱‘一’。凡是意识作用都是第六意识,只要出现,它就是念头,要作到念头不动,就是心无妄念。最后连‘自己’这个念头都没有了。真正的禅是见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随著一般的生活作息,可是心不攀缘于过去、现在、未来,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复自然,到无我的境界,即是无心的悟境,即是禅的悟境。开悟的境界是前念不生,后念不生,当下一念也不生。”(摘自圣严法师著作《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内容)。这已经说明,虽然您知道“凡是意识作用都是第六意识”,但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其实还是脱离不了“意识作用”,把意识的变相当成真心的“无心”,因为是从妄心一路修行演变而来的,只是成为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所以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是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复自然,仍是意识境界,未断我见;见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顶多也只是做到没有粗重语言文字的妄想罢了!那与中台山所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是实相心”有什么两样?都还是意识妄心啊!只是您略胜于中台山堂头和尚,没有把“处处作主”的意根也当成真心,否则就又增加遍计执性了;因为只有妄心在见到一切事时,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真心第八识离六尘,不会一切境,绝不会有明明白白的六尘境界相。所以赵州禅师才会说:“老僧不在明白里”。第八识心离六尘见闻觉知,如何能明白清楚?如何能明白清楚的分析一切顺心、违心之事情?《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即是此意,真心是外于意识功能的,界即是功能差别故。法鼓山、中台山二位堂头师父所说的开悟,与《心经》之义涵全然不同,让意识处于一念不生的无心境界中,如何能说是实相心?何况一念不生时的意识心还是继续分明存在著,怎能说是无心?此时明明白白的住在一念不生的定境法尘中,明明是不离法尘的,与实相心离见闻觉知的无境界境界全然不同,怎么可以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是实相心?
圣严师父!妄心是前七识,无论如何修行,永远都是无法把妄心七识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意识心永远是意识,即使是修到无念灵知心境界,还是意识心。意识心会断灭,永远都不是常住心;如在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中、灭尽定中,意识心必断。就算是能把意识心修成了一念不生的“无分别心”(其实仍然在分别),可是到了眠熟时,意识心断了,一念不生、清楚明白的心又在哪里?此时还能了知一念不生的境界吗?还能够继续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吗?还能清清楚楚吗?但是,第八识心祂永不断灭,您睡著了,第八识心还在;虽然与您同在,但是第八识从不睡眠。所以意识妄心是不会被转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意识本身是会生灭的,真心不生不灭,而意识又是从真心第八识中出生的,二心的生灭与不生灭、能生与所生的体性完全不同,怎能混同为一个心?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无心”,还是依循著妄心一路走下来,最后抵于您认为的“无心”,那仍是意识妄心境界,并非真的无心,亦皆与第八识真心无关。圣严师父说:“从禅七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教你们从有分别心到无分别心,从分别心到无分别心,那便是从散心到集中心、再到统一心、最后到无心。”(出自“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75页第四行)又说:“‘一心’粉碎后便进入‘无心’,也就是禅的悟境。”(出自“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59页第三行,法鼓山出版,圣严法师著作)依照师父的说法,难道真心是由妄心修行所变成的?这明明是修所成法,不是本来的真心,如果您说的正确,那佛为何说第八识真心是不生不灭、本来就在而非修行所成就的?为何说第八识真心与妄心意识等七转识同时存在?
第八识心非是由妄心所修成的,但圣严师父却说:“三祖僧璨是从彻悟的观点来开示寻求真心的修行者,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别心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师父!您误会了三祖所说的《信心铭》,三祖所说的真心是第八识,非是从凡夫的分别心意识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无垢识(因地名为如来藏阿赖耶识);第八识心本来就在,何须劳您来把祂转化出来。正如同《信心铭》所说的“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圣严师父您正是三祖所说“徒劳念静”的人,想要把有语言妄念的意识修行成为一念不生的意识;您不曾了知第八识真心,第八识心无始劫以来不曾断灭,本是不生不灭;第八识真心无始劫以来本就不曾在六尘中分别过,不必您来修行不分别性,您只要证得祂的所在而观察祂的不分别性就够了。《心经》所说之第八识真心,不是把妄心转变成真心,真心是本来就自己存在,不曾生、不曾灭、不生不灭,而且是本来就已经是不分别,本来就一念不生了,不须要经过粉碎、爆炸或各种方法来修成的。当圣严师父您把散乱的念头集中起来,到统一心,再超越“一心”、“大我”进入无心时,其实仍然是有心,此心仍是意识妄心,只是一念不生、不贪著、没有粗重语言的境界相分别而已,意识觉知心仍然存在,怎会是无心?实相是——第八识真心——本来就一直与圣严师父您在一起,不论您有没有做集中、统一、打破“大我”,祂都未曾离开过您!祂也是从来都一念不生的,不必您来静坐修行一念不生。
第八识心本无分别,离见闻觉知、不执著、不作主,不会取舍而起贪或厌、也不会分别正或邪。圣严师父!您在用斋当下,真的无分别吗?请问:“为什么每一道菜,圣严师父您都会食用?都能挟得住还能往口里送?怎么都不会挟到鼻孔或头上去?这不就是分别心吗?你能说‘我在用斋时不分别’吗?”那是在打妄语。您若是真的无分别——为什么不啃碗而只吃饭、为什么不吃盘子光吃菜?所以一念不生时的“无心”,其实正是有分别的意识心继续存在著。第八识心如《心经》所云:“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意识界。”这个第八识真如心根本不会去分别“是饭是碗、是菜是盘”,离见闻觉知故,所以三界中一切时都需要妄心──前七识来配合,八识共同运作,才能成就一切有为功德。
圣严师父!您自认已把妄心修成了“无分别心”,但此“无分别心”祂还是在分别;您的“无心”还是妄心所摄,不离见闻觉知心,仍然是您的意识妄心。您是把“一心”粉碎、融化掉,恢复自然的“无心”之意识有心境界,错认为是般若了。《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任何悟者,所开示的法语若不能与此经文相符合,即非证悟。菩提心既然诸入不会,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皆不会,故离见闻觉知,不于六尘境中起分别,故名无分别心。第八识心本来就无分别,不是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把妄心修成为无分别,再恢复自然,心中没有任何念头,才是无心。”祂是本来就在的无分别心,从来不知六尘诸法,所以古德会说:“不知最亲切。”即是此意。可是维摩诘大士又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虽是诸入不会,可是第八识心又能生万法,又能了知众生心在想什么?所以不是完全无知,但这个知不是在六尘中的知。实相心不是无念,非是圣严师父所说:“心中无念头,却清楚明白。”实相心具六尘外的了别性,祂的起心运作并非凡愚所知,故祖师方便说仍然有念,却是离见闻觉知的念,所以六祖云:“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故第八识心非是无念,只是不在六尘诸法中起念。师父!只有当您真实找到了另一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无分别心时才是证悟,而不是由意识心修行所变成之误会的无分别心名为证悟,证了如来藏第八识以后,圣严师父您才能不会错解无分别心之意,亦才能体会出“不知最亲切”之密意。
圣严师父您能说:那我就不要理人家怎么说,只管自己就好了。如果是这样子,所有跟随您修学般若第一义谛法的四众弟子们,都跟著您一起落在意识妄心中,都落入常见外道境界中,永远都在修行的歧路上前进,这是在戕害佛子们的法身慧命,弟子实在是于心不忍、看不下去,跟随您之四众弟子何其可怜啊!圣严师父!您所说的开悟之心──放下烦恼之心,不正是意识心吗?佛说心总共有八识,第八识心是一切法之根源,能生意识等七识,是能生万法、不生不灭、本来就在的,非是由前七识妄心修行变来的。如果说第八识心是由前七识修行变为无烦恼的心,那十八界又如何来界定?是由第六识或第七识出生的吗?如果是由第六识变成的,那第六意识还是算在十八界中吗?若不在十八界中,那是少了第六识吗?因您修行而使第六识变成了第八识心,十八界就少了一界而不完整了;若是由第六识变成真心,而第六识还在,显然那个真心乃是被出生之法,被出生之法就不是真心,是有生有灭的虚妄法故。如果常住的真心是由第七识变成的,也是会少一界,悟后将会成为十七界,这不是很简单就能理解的道理吗?圣严师父您该不会不懂吧!所以八识中的哪一识心,圣严师父您认为是真心?禅宗祖师所说的开悟,是悟得哪一识心才算是开悟?为了您自己及法鼓山的众多四众弟子的法身慧命著想,请大发慈悲检讨一下,您真的该好好思惟再三!慎重检查自己所述法理是否符合经中所说。
二○○二年七月间农禅寺所设置的网站,在〈圣严法师˙随行纪实〉项中有一篇有关圣严师父与《西藏生死书》作者藏密喇嘛索甲的对话──〈超越生死的智慧对话〉〔编案:圣严师父于二○○○年四月初与索甲于农禅寺对谈空性〕,双方就汉藏佛教对空性、中阴身、临终关怀,以及中国禅宗心法与藏传大圆满传承的异同来讨论。但是他们二人对于空性的认知与《心经》所说的空性心的体性根本不同。为了要让佛子们了解索甲所证悟之内容悉落于意识境界之中,以此作为佛法正修,与佛所说法完全相违,兹对他们二人谈话内容的落处,分段来作说明,以免继续被他们误导:
圣严法师:我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因为空性就是空性,空性的意思是不抓右边,不抓左边,中间也不执著。这是龙树的中观。……
索甲仁波切说:因为我不常用“空性”这个字眼,在西方“空”这个字常带有负面的意思,“空”常意味著什么东西都是空的,有点接近虚无主义的概念。所以我想可能用“开放性”这类的字眼会好一些。所以我较常用“心性”(naturemind)这样的字眼来表达,或者以描述它的性质的方式表达,而非以“空性”这个名相来陈述。
略说 :“空性”这个名相已经被错悟的大师与藏密喇嘛误用很久了,而真正的“空性”乃是指法界的实相,每一位众生的真心如来藏,而不是圣严师父与索甲喇嘛误会的意思,两人若不是落入常见外道一念不生的意识变相中,不然就是落入断灭见的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现今四大山头与藏密喇嘛等,都是落入这两边,然而大乘佛法的修证本是要证得空性如来藏,证得空性之后才是刚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菩萨,才能进而修学般若别相智及一切种智;第八识空性心是三乘佛法及一切法之根本,可见空性第八识在佛法上之重要性。第八识如来藏有其殊胜微妙之处,是佛子累世累劫修行所渴望追求而期能早日证得,才能心安;亦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护念,当然有其不可比拟的胜妙可贵之处,否则世尊就不必为此一大事因缘而示现于人间。目前对于空性如来藏之体性,诸多大师却都把祂给误会了,错把空明觉知心当作是空性,当作是一切万法根源之第八识。如《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喇嘛所说之空性,他把意识心当作是空性心,错以空明觉知心为真心。他说:“那是我的上师蒋扬钦哲对我传示了心性的本质……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心整个空掉了,我沉浸在浓浓的柔和、温暖、信心和力量之中。”又说:“‘心是什么?’我整个人顿时被摄住了,我的心瓦解了,没有言语,没有名称,没有思想——事实上,连心都没有。在那个惊人的瞬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过去的思想已经死了,未来的思想还没有生起,我的思想之流被截断了。在那一个纯然惊吓之中,打开了一片空白,空白之中,只有当下的觉醒存在,那是一种毫无执著的觉醒,一种单纯、赤裸裸而基本的觉醒。即使是那么赤裸裸,那么了无一物,却散发出无限慈悲的温暖。”(《西藏生死书》第66~67页。)▲
这仍是错把空明觉知心当作空性心。把心空掉了,此空掉的心非是空性,却具足了三界有的有性;因为祂还是有觉知的心,也能了知你的觉知心是不是空掉了?此了知心是在了知自己所住的境界,有这些了知当然就落入世俗法六尘中,就不是空性心。《心经》所说的空性心,是无前五识乃至无意识的功能,所以空性心是离见闻觉知而不住在六尘中的。把心住在没有言语、没有文字、没有名称、没有思想的境界中,灵知心处于这种似乎无念的状态之中,认为这时无妄想之空明觉知心即是空性心;其实这不是空性心,是如假包换的意识心——有觉知的意识心而非是空性心如来藏。
索甲并不了知《心经》的真正涵义,对于空性心无法真正的体会,所以才会认为连心都没有了,认为意识心整个空掉了即是空性;这与圣严师父所说无心就是开悟是相同的堕处:都是错认无妄念的意识心、无我所烦恼执著的意识心就是空性心。但是《心经》已明白的说真心不在十八界内,祂不了知六尘中一切法,祂不会去了知你的心是否空掉了,也不会去了知你的心有无烦恼执著。而这二位“汉藏佛教的错悟者”所说的无心、把心空掉了,却是具足了能观与所观:能观是七识妄心,所观是六尘相,故具足能观与所观;七转识在了知六尘时即是取六尘诸法,这就是能取与所取,这还不是意识心吗?既是意识心,就是虚妄生灭法,非真实故。
佛说空性如来藏是第八识,于三界六尘中悉无所得,不取六尘万法,故名空性;因离见闻觉知,不与六尘相应,故名空性;第八识心无觉无观,本性清净,无智亦无得,故名空性……;虽然是空性,却又具足一切法,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祂所生、所持。但他们二人所说的空性,却与佛所说的空性完全不相同,我们是要学佛的法,不是学非佛的法;如果所学的非是佛法,那就是外道。这样错解佛说之空性心,您要如何来证悟佛所说的空性实相心?而您的徒弟们又要如何能如实证悟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您确实已经误人法身慧命了!
索甲仁波切:我很想多认识禅宗,能否请您告诉我禅的心要。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东西是禅宗的心要,这就是禅宗的心要。
索甲仁波切:我就知道您会这样说。(两位都大笑起来)
圣严法师:我们讲方便法和究竟法,一般人适合方便法,需要次第,需要有著力点。但是究竟法是没有东西的。
索甲仁波切:如果没有教理的基础,就讲究竟法是很困难的。
圣严法师:所以中国禅宗讲不立文字,这是讲究竟法。但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文字最多的便是禅宗,它就是要教你知道什么叫作不立文字,所以讲得特别多。
略说 :圣严师父说:“没有一个东西是禅宗的心要,这就是禅宗的心要。”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问题可大了,岂不成为断灭空?那还需要学什么佛法?大家就不用学得这么辛苦了。空性如来藏祂不是什么都没有,心体虽然是无形无相,却是可说、可知、可证、可现前观察的,不是断灭空。因为禅的心要即是证第八识如来藏,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有不少古时禅宗祖师说,开悟即是证得如来藏;大慧宗杲、永嘉玄觉、玄沙师备……等人都是这样的说法。空性心非是空无,祂于一切时恒常示现,您睡著时祂亦在运作。《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空性如来藏,虽无觉无观,却是随时了知众生心行,才能配合运作而使众生可以继续存在,所以祂不是什么都没有。
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三界中一切法之生、住、异、灭,皆是如来藏经由其所生相分及见分七转识而显现。然而大乘唯识──如来藏系经典,甚深、极甚深,是佛法之精髓。达摩祖师前来中土传法救迷情,交付二祖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二位汉、藏“大师”在谈论空性时,应该何等的慎重其事,而祖师已明示交付有如来心地要门,《楞伽经》中也说菩萨所悟的就是阿赖耶识,又说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又说如来藏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是万法的根源。圣严师父!禅宗的心要会是没有吗?切莫胡言毁佛谤祖啊!
《楞伽经》之主旨,乃为佛子详述八识、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正理。并指导已证悟之佛子们,以其证悟之空性第八识为根本,次第进修以入初地,地地增上而至佛地;此经是用来印证所悟者为真悟或悟错之一部法宝,此教理有其次第及理论基础,都是以如来藏为中心而宣演出来的,中土初祖达摩大师也以四卷楞伽来印证禅宗的开悟内容,怎会是您说的“什么都没有”?但开悟明心证得空性如来藏,仅是了知般若空性的总相,尚未能了知如来藏空性心的别相,亦不知空性心中所含藏之一切种子功能差别,故须悟后来修学别相智及熏习修学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即是全部如来藏系经典所开示之甚深法义,总名唯识学;一切种智修学未圆满前,皆名道种智;具足圆满则名一切种智,唯佛成就,其法义深妙,理论基础圆满无碍,所以不可能如您所说的“什么都没有”。
圣严法师:您是哪一位文殊菩萨的传承?
索甲仁波切:龙钦巴,也就是宁玛巴的传承,这一派是从莲花生大士所开始的,主要的教法传承是大圆满,跟禅也有关系。
圣严法师:在印度是不是没有大圆满这样的修持?
索甲仁波切:不,在印度并不是没有大圆满法,而是非常秘密地传承。像无垢友上师,还有吉祥狮子上师,他是从中国来到印度的,还有文殊友上师,以及其他许多上师都是,只不过都是很秘密的。以印度一般的教法来说,如大乘思想早期发展时也算是秘密的,而金刚乘更为秘密,大圆满则是更加秘密的传承了。例如龙树菩萨,他是伟大的大乘导师,但在秘密传承中,他是金刚乘的上师,也是大圆满的传承者。他是莲花生大士的老师之一,可说是大圆满传承中八位伟大的大师之一。
#p#page_title#e#
略说 :我们来看看他们所说的“大圆满法”是什么内涵:
【纽舒龙德(NyoshulLungtok)是近代最伟大的大圆满传承上师之一,曾经亲近他的老师贝珠仁波切达十八年之久……。贝珠仁波切仰卧在地上正在修一种特殊的大圆满法。他把纽舒龙德叫来:“你说过你不懂心要吗?”
纽舒龙德从声音中猜测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期望的点点头。
“实际上没有什么好知道的,”贝珠仁波切淡淡地说,又加了一句:“我的孩子,过来躺在这里。”纽舒德龙挨著他躺了下来。
于是,贝珠仁波切问他:“你看到天上的星星吗?”
“看到。”
“你听到佐钦寺的狗叫声吗?”
“听到。”
“你听到我正在对你讲什么吗?”
“听到。”
“好极了,大圆满就是这样,如此而已。”
纽舒龙德告诉我们当时发生的事:“就在那一刹那,我心里笃定地开悟了。我已经从‘它是’和‘它不是’的枷锁解脱出来。我体悟到本初的智慧,空性和本有觉察力的纯然统一。我被他的加持引到这个体悟来,正如伟大的印度上师撒惹哈(Saraha)所说:‘上师的话已经进入他的心里,他看到真理如观手掌中的珠宝。’”在那个当下,一切都各得其所;纽舒龙德多年来的学习、净化和修行终于瓜熟蒂落。他证得了心性。贝珠仁波切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神秘或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些话再平常不过了。但话语之外,传达了别的东西。他所透露的正是万事万物的本性,也是大圆满法的真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05~207页)
索甲所说的大圆满法跟禅、空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所说的大圆满法是以上师所说的看到、听到,当作是证悟空性,说是开悟了。所谓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知到,这些皆是前六识的见闻觉知性,是六识妄心的作用;这是以见闻觉知心当作真实我,作为空性,却不知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知,全都是六识心的作用;这些能觉、能了知之心是会断灭的,它不能恒常不灭。我常对有缘人说,只要依《心经》来作为准则就够了!若能契合《心经》所说的般若法义,那就是佛所说的;若不能契合的话,对不起!说得再好听,也不是真正开悟者。因为能见、能听、能觉、能知之心等,能够一直都不生不灭吗?请问:“你睡著了,你还能见吗?还能听吗?不能见、不能听,就表示会断灭;会断灭的,那可以说是不生不灭吗?既然不是不生不灭,怎么会是真心?如何能说是空性?怎么可以说大圆满法是开悟的法?”显然密宗大圆满法是落在意识生灭境界中。佛子们!我们为什么能见?佛在经上说的够多了,比如说:“根尘触生眼识,乃至意识。”这就是说,譬如眼能见色,是有眼根接触了色尘之处,产生了眼识,你才能有能见之心,而说你看到了色尘;其他的耳、鼻、舌、身、意识也是相同的道理。这些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了知之心,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以佛在《楞严经》中八还辨见,已说得清楚: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之性、能尝之性、能触之性、能觉能知之性,都是依六识而有,还是六识之性;而六识须依六根、六尘为缘方能由如来藏所生,你才能有见闻觉知,本非单由因缘所生、亦非单由自然性所生,皆是由如来藏藉因缘而自然所生。六识既然皆是所生之法,非是空性,而第八识空性不就是无生,所以不生不灭,故第八识真心非断非常:自体常住故非断,所含藏之六识种子常常生灭变异故非常。
《心经》真是好用,能通的话,只要一句话就够了;您可以用此经中任何一句话来简择诸方大师所说的话是不是真悟。如果您还没有证悟也没有关系,您可先在语言文字上来了解,看看大师所说的内容是否与《心经》上所说的义理相符合,不能符合时就是不对。佛法的义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没有人情可说。
末学有一回与法鼓山的信众谈及佛法,有位师姊她说:“圣严师父哪里会错,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您说您的,他说他的,都是一样的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不能说看法、说法不同就说是错。”我对她说:“佛法就是不同,是与世俗法相背离,所谓路有千条,真理只有一个,法义一定要与经典相符合,否则就是错了。”我就举圣严师父所说的开悟是:“只要放下一切,就是开悟。”与《维摩诘所说经》中所说的:“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完全不同,她说:“经上是这么说的吗?我会再好好的来看看经典内容。”
《维摩诘经》上所说的:“诸烦恼是道场。”不用先断烦恼即可证菩提。《六祖坛经》也说:【“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禅宗大师明明说烦恼即是菩提,不必断除思惑烦恼、我所烦恼,即可证得菩提,为什么圣严师父却说要放下一切攀缘妄想,无烦恼时才是开悟?二者差异在哪里?佛子们务必要弄个水落石出。在般若了义正法上,说法方式尽可不同,但是般若法义绝不可偏离经典涵义,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淆讹不同,就不能说“反正都是一样”,这里面其实是大不一样的。如果说“性空”与“空性”,字都一样,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著呢!空性与性空虽然只是前后次序之差,您把空性解说成性空,佛法就被您说成断灭空了,佛法法脉就被您说断了,可见有多么严重。您如果要早日亲证菩提,就要依四弘誓愿,发心广度一切有情众生;若想要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想虚耗此生,那您就必须依法不依人,对于法义一定要去作深入探讨,不可人云亦云。对于法义的说明,我也曾多次写信给圣严师父,依据经典一一说明:圣严师父所说的法,是哪里有问题,哪里与经典所说不符合……等。但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故都没有办法获得圣严师父的认同,只好放弃再写信;改以著书,公开法义之正讹给佛子们了知,让佛子们了知自己追随的师父所说之法、所学的法是哪里有问题,希望能早日觉醒而修学第一义谛法,莫再一盲引众盲的误导众生了。
藏密所谓大圆满的开悟就是看到、听到,与不学佛法的世俗人完全相同,看来大家都不用学这么多佛法了!因为大家都有能听、能看的心,世俗人也都同样认为能看能听的心就是真心,死刑犯被处决时也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都是同样的觉知心;所有世俗人,走到大马路上,不全是看到车水马龙,听到的不都是车声吵杂吗?那大家不都大圆满开悟了吗?真是太简单了!好极了!但有这样的事吗?大家想一想,在《心经》中对于真心的体性,不是说明得很清楚吗?祂的体性是无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真心不属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内,真心是离见闻觉知的;《大方等大集经》也说:“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若见众生心性本净,名知法住。”都是明白的告诉我们:真心是离六尘、离见闻觉知的,既然是离见闻觉知,如何能看到、听到?再说,能嗅、能尝之心,只在欲界有,如果你生到了色界天去,没有了鼻根与舌根(鼻、舌之胜义根),也就没有了香尘与味尘,所以鼻识与舌识也没了,并不是遍于三界一切境界中都能自在的存在。因此,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觉、能了知的心都是妄心;意识妄心在五位:眠熟、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会中断;而能听的一念心,当你睡著了就断灭,会断灭的法就是生灭法。如果所悟的心是意识心、是生灭心,怎么可以说是开悟?但是圣严师父与索甲都落在识阴六识的境界中,都未断我见,怎能悟得第八识如来藏?禅宗的开悟是要悟到真心第八识,祂是离见闻觉知、不生不灭的,找到这不生不灭的心才是悟到真心,才能说是悟到空性。
圣严法师:什么叫作“认证”?
索甲仁波切:……当上师显示、介绍给你的时候,在那个当下是无心的,而能认证的是妙观察智,是五智之一的妙观察智的认证。
我记得我的一位上师说过,如果心不在那里,如果处于无心的状态,谁能认证空性呢?能认证的其实是我们的“本觉”。
略说 :一下子说能认证的是第六识妙观察智,一下子又说能认证的其实是我们的“本觉”,但是本觉并非第六识所有的,而是第八识所有的,到底是第六识或是本觉在认证?圣严师父!如果是真正的证悟菩萨,绝对会了知索甲的落处;真正开悟菩萨,必能了知如何来认证开悟的境界,如果还在犹疑不确定,能说是真正开悟吗?证悟空性,是亲证到第八识如来藏空性,而第八识空性是离念相的。在《大乘起信论》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所以本觉的体性是遍十二处、遍十八界而且是永远离开一切念相的,离念相的第八识本觉,无法了知本身。因为离见闻觉知,所以古德禅师才会说不知的心是最亲切的。本觉第八识无觉无观,既然是无觉无观,本觉就无法来认证“本觉”自己,却能了知众生心而任运不断的配合众生心来运作;如同人是无法看到自己的头,必须借助其他工具才能看得到。因此真正的觉悟,是在有情身中有一个会起念相的见闻觉知心,用此觉知心去寻觅同时有一离念相的第八识真心,找到了就是开悟明心。觉知心与真心二者是同时在运作,如同电灯,必是有电有灯,二者同时存在才有作用;有电无灯,或有灯无电,都是无法生起照明作用的;离念相的真心与有念相的觉知心,也是同时和合运作的。证悟是以有念相的妄心,来觅得本来就离念相的第八识,当你觅得了第八识如来藏时,而说你证悟了,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是以妄心自己为工具,要用妄心自己来参禅,要以自己来证得本来就在的第八识——永离见闻觉知的真正本觉。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破初参——“始觉位菩萨”的觉悟。第八识拥有的本觉不是像觉知心一样出生以后才有,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始劫以来就已经有的;更不是修行后,把意识心变成无所用心时的无心,这是把没有妄想烦恼的意识心当作本觉,这只是欲界中的一念不生境界,最多只是欲界定,连未到地定或初禅都算不上,何况能说是禅宗的开悟明心;而且这只是修来的有生之法,本觉则是本来就在的,不是后来修成的。
而这本觉非是索甲所说:“在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中间是否有当下的意识,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发般的概念也改变不了的,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是的,那就是本觉。”也非是顶果钦哲所说:“如果你是在一个不变的状态中,那就是本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10页)。他们都是随便用一个经论中的名相来笼罩人,用本觉名相来使人觉得他们懂得经中的法义,但经或论中的本觉,始终都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的作用,不曾说过是意识觉知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论》说:“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而索甲所说的本觉,是在觉知心中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的状态中,在《大乘起信论》中明明说出:这不是本觉。更明确的告诉我们说,这时的灵明觉了一念不生,其实是不觉、是凡夫所知的妄觉。因为离念灵知心,虽然是“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在此状态之中,无语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还是意识妄心,而不是第八识的本觉,仍不是真心如来藏空性;妄心才会觉察,真心第八识无觉无观,故不会在六尘中觉察。本觉也不是索甲讲的不变,如果是完全不变的话,佛地第八识真如,如何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应?如何能无功运行而了知一切有情心行?而索甲与圣严师父也将永远不能成佛了,因为本觉如来藏中含藏的染污种子将永远不会改变为清净的种子,那么凡夫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阿罗汉或成佛了,精进修行亦将无用。因此不可以说:“我们的心只是安住在纯净、本有不觉察力的不变状态中,那就是本觉”(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书》第210页)。藏密所说的大圆满法根本是意识心之法,完全是在意识心中著眼于有念无念之法,与常见外道的见解完全相同,岂可说是开悟之法,那是违背佛说之法。
圣严法师:我想应该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了解藏传的佛教是什么。
圣严师父所说的这件事确实是十二万分的正确!圣严师父是否真的知道藏传佛教的真正本质呢?正信佛弟子不只是要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的了知藏密真正面目,亦应让全世界的佛教徒都知道藏密的外道本质。藏密之法只是将佛法名相套在彼等密宗祖师所修学、所弘传的外道世间淫乐之法上,使一般人不易察觉藏密其实是低俗的外道法;他们透过长期有规模的佛经名相包装掩饰、吹嘘夸大的宣传,让众生如入雾里看花,摸不清他们的底细。如宗喀巴诸多著作亦是以双身修法中乐空双运时之觉知心为佛地真如,名为“即身成佛”法门;以男女双身淫合之法,说为佛法正修,这样怎么可能会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文殊师利菩萨会传双身修法吗?西藏密教的外道邪淫本质,在《密宗道次第广论》(宗喀巴著)及《曲肱斋全集》(陈健民著)之中早已显露无遗,书中均有莲花生及宗喀巴谈到无上瑜伽双身修法,都是以追求身上的淫乐觉受为主修。圣严师父若知道藏密底细,就应挺身而出,让世人了知藏密这种邪淫外道专在色身上用心受乐的本质,并将之逐出佛门之外!若自己不知道藏密底细,还说:“我想应该让台湾所有佛教徒,正确了解藏传的佛教是什么。”这不是一盲引众盲的最好例证吗?如此邪法邪师,怎么还有大师们竞相攀缘,视为上宾?真是不懂师父您当年初出家的本怀在哪里?不得不让人怀疑:您是否为正信佛弟子呢?正信佛弟子怎么会鼓吹与藏密邪淫外道互通有无。〔编案:后来圣严法师于2007/09/01在《法鼓杂志》第一版声明:坚持……四种环保、汉传禅佛教,用以关怀全世界,似是表示不再亲近藏密而回归汉传禅宗佛教。但是事实上是否已经真的如此?仍有待观察。读者若想要进一步了知藏密本质,可参阅平实导师著,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狂密与真密》,也可在成佛之道网站: www.a202.idv.tw 下载〕。
以上是针对〈超越生死的智慧对话〉来说明两位“汉、藏大师”的落处:他们错解般若实相,把意识妄心当作是空性真心,所说之法非是佛法,不是世尊所传之法。
圣严师父曾对学人说:“打七要有正确的心态,你们不是来开悟的,而是来用功学习的,所以不要管自己这次用功的好还是不好,不要管自己能不能开悟,不要管自己是否具有修行的根基,只管拿著这个方法修行,不怀疑这个方法,也不怀疑禅七的形式,只要相信修行对自己有用,方法对自己有用就够了。用这样的一个信心,而不可以相信自己了不得、不得了,但是也不要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材料。”(圣严法师著《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47页。)
“……就对他说:‘我没有开悟,我也不知道你开悟了没?很抱歉!不过,你大概不容易找到能印可的人。’学人说‘奇怪了。你既然没有开悟,又怎能教禅呢?’我说:‘我可以教人开悟呀!就像心脏科医师不一定有心脏病,但能为别人治心脏病。’”(圣严法师著《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第49页。)
略说 :圣严师父这句话却是“引喻失当”,恐有诽谤古今一切证悟者之嫌疑。也就是说圣严师父将“我没有开悟,可教人开悟”与“医生没有心脏病,但可治疗心脏病”作一个类比,以掩饰自己的凡夫无智的身分,然而此说却是欲盖弥彰、败阙露尽,我们都知道“心脏病”乃是病,然而“开悟”是病吗?开悟乃是解脱生死病、无明苦的正确疗法妙药,乃世尊大医王所示的正确法药,此药能除众生无始劫来之生死病,能解众生无始劫来之无明苦,如此真实胜妙的法药,居然被圣严师父类比为“心脏病”;将药喻病,其痴可知,岂不是有诽谤佛世尊及诸菩萨祖师等度众开悟之慈悲行之嫌?故劝请圣严师父勿再这样说了,未悟就不要强为人说“帮你开悟”。如此不合常理、不合语意逻辑的话,也敢大胆公然印在书中流通,使自己的败阙展示无遗,请您尽早回收这些戏论之言,以免遗害众生。但是学人却问得真好:“自己没有开悟,怎能教人开悟?”没有开悟的人,不知道开悟的方法、过程、内容,却能教人开悟,法鼓山的佛子们!您们能相信这种说法吗?自己不懂药物、药性却会调制药品,又能教人调制药品吗?那他调制出来的药,吃了不死也会要人半条命。同理,不懂禅药的人调制出来的禅药,大家吃了也会丢掉半条法身慧命。▲
心脏科医生能否医治心脏病人,与心脏科医师本身有无心脏病无关,这个说法是没错,但重要的是他在医学上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修学医学与心脏方面的技术与医学知识有关才对。医生必须修学医学课程与取得医师执照后,才有资格为人治病,所以他是对心脏病及治病的药物都有了知的。不了知心脏病理及药性的人,能为人治心脏病吗?这是极简单的常识。任何专业技术也是一样,应该是先学会有关的学识与技术,取得该项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才对。所以要会治疗心脏病的人才能教导别人如何治疗心脏病!佛法也是如此,要跟随亲近真正开悟的善知识,学习了知所要证知的心是什么心?祂有什么体性?有什么作用?初步还要了知一些基本知见与概念,然后依善知识所教导的参禅方法来参究,并努力培植证实相所需之次法资粮。有朝一日,因缘具足,一念相应,才能证悟实相——明心,证实确有第八识心可证,而且能现前观察体验祂,这才是真正能教人开悟之善知识。只有亲自走过开悟路途的过来人,才有能力帮助别人同样走过来;哪有说没有具医师疗病之医方资格能力者,而能为人治病痊愈的道理,那岂不是世间庸医误人的实例吗?所以不是证悟的过来人,能教人开悟吗?莫如世间庸医之行,误人误己啊!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拈提出来的原因:因为曾三度写信给圣严师父引经据典说明其落处,师父却不愿依止佛说的经典,不图思惟改正,不乐于回归世尊正教;为了佛法不被曲解,为使众生不被误导,只好为文加以详细剖析,以帮法鼓山广大的四众弟子之法身慧命打开一条活路。
佛子们!请不要认为这是在随便说人是非。在此特别声明,请不要因误解而把对于法义上的辨正与作人身批评混为一谈;如果是在个人的身、口、意行上说三道四,那就是在作人身的批评;我绝不作人身攻击,说人是非,故对于圣严师父的所有身口意行,末学都不加以宣说,只是纯粹在法义上辨正,来救护仍在法鼓山学法的师兄弟们。圣严师父在接引初机众生上也具无量功德,应该予以赞叹;然而接引初机的无量功德,却不及误导众生走入歧途的过失,因此基于对圣严师父一分接引入佛门之缘,欲回报接引之恩,图救圣严师父远离邪见恶行,早日回归正道;若能使圣严师父回心正道,勿再造误导众生入邪见深坑之业行,亦能满弟子一分报恩之愿。而我只是针对其错说般若法义之处提出说明及辨正,意欲避免众佛弟子们误入歧途。法鼓山所有修行禅宗的四众弟子,本初发心向道学佛已属不易,却因圣严师父的邪教导而落入邪见或常见外道之中,虚耗人生一世可贵的光阴,此非菩萨之所乐见。
佛子为了修学佛法,到处寻求大乘了义法;正如同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之意志一样,为的就是要能明心、证悟实相,找到生命的根源、法界的事实、因果的基础,如此方能心安,是故宁可断臂以求法。修学禅法竟不求开悟,学了禅法以后每天熬腿打坐作什么?世尊说法四十九年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佛不也是要传涅槃妙心给众生吗?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真有慈悲心的善知识,无不期望佛子们早日开悟证得本心,赶快进入内门修学;怎么会说“打七要有正确的心态,你们不是来开悟的?”我真是想不透圣严师父怎会有这样无智之言语。
弟子对于圣严师父您所提出之法义说明,如有不对的地方,圣严师父您应该引经据典一一提点出来,纠正弟子才对啊!难道这不是圣严师父您对弟子所应作的吗?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对于圣严师父所说的法,我提出了法义上的说明,圣严师父回信说那只是我自己的一套逻辑思惟;但前面已举出经教说明过了,开悟是一念相应慧,不是用思惟能得的,也不是靠静坐求一念不生而得的;前函及此函所说的佛法义理,也不是靠弟子思惟而能得到的,而是因为证到第八识如来藏以后才出生的;用思惟来解释佛法,只能在表相上说,不能与般若诸经相契合。其实我只是以《心经》来印证解释圣严师父所说的法义与般若不相符合,那是佛开示的《心经》的智慧。依据般若经典来解说圣严师父所说的法义,而且只用学佛者最熟悉、人人皆晓得的《心经》作为依据,为的是让圣严师父与佛子们能信受佛陀真意:证悟是要用能分别的觉知妄心,来寻找另一个一直与您在一起而又从不起染净分别的无分别心;找到这本来就在、本来就无分别的第八识心,才是真正的开悟。不是把有分别的妄心强行修成无分别心的境界,认为心中不攀缘,没有任何念头,遇事却很清楚明白,就可以当祂是无分别心;也不是把妄念去掉了,一念不生就会转变成真心了;真心本来自己已在,从来都不曾生起妄念,这才是真心,是本来就真的心,不是由妄心修成的。《心经》一开头即如是说:“观自在”,师父您想想看,此“观自在”三字,即是在说明了八识心王和合在一起,是真心与妄心和合而同时在运作,真心是自己本来就在的心,而且可以被已证悟的人用意识觉知心来观见;也就是以能分别的意识心──能观,去找到原本自在、本有的、本无分别的无分别心──第八识心,是以能观的意识觉知心来观照从来离念的、自己本已存在的真心,这才是观自在的菩萨,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说是证得无分别心。
如果弟子的法义说明,确实能符合般若经典所说,难道不值得师父来探究吗?如果是为了我所的身段与面子放不下,那可以请圣严师父您先选出数位座下出家弟子先去学看看,看他们证悟以后对于般若的看法会不会与圣严师父您一样?套一句净空法师的话,被骗最多也只有三年(因为到正觉同修会上课一期只要二年半)。圣严师父!是法身慧命重要?还是外我所的名闻利养、广大眷属重要?如果圣严师父您所说的法,都经不起般若诸经的检验,那如何能令跟随您的四众弟子解脱、如理而行、发起实相般若智慧呢?他们追随您辛苦的护持、修行,却被您误导而落入常见外道的境界中,您深夜梦醒时难道不会觉得愧咎吗?证悟这件事情不正是学禅的佛弟子们一生所努力的目标吗?不正是圣严师父您出来弘扬禅法的目的吗?如今您自己悟错了,怎可能帮助座下四众弟子悟入呢?更别说是自己声明确实没有开悟却还能帮别人开悟了!圣严师父!您心安吗?您真的能安心吗?面子有几两重?真的如此重要吗?是您一人的面子重要?还是数万学禅弟子的法身慧命重要?请您为他们的法身慧命理智的深思一番。这是曾经身为您的弟子的我,最卑微的唯一请求,至诚的请您考虑这个卑微而无私的请求。(待续)
第二节 耕云老师部分:
我曾经跟随过耕云老师修学安祥禅,后来得知他已往生了,但目前仍然有人在推广安祥禅;所以我希望把自己的错误经验提供出来,愿还在修学安祥禅的学人们能了知其落处,而能尽快回到正法中修学大乘了义究竟法。
如今回头来看安祥禅的内容:安祥禅是把意识心处在一念不生时的无念灵知心,当作是真心。
耕云老师云:“‘无念而念’如太阿在匣,锋芒不失,明镜映空,照体独立。修行之主体在此‘一心’,而修行之要旨,唯曰‘克念’──克服妄想,善持正念。……甚么处是差别相?差别只在于离执的程度与‘无念之念’的纯度。”(《观潮随笔》第282~283页)
略说 :此即是把一念不生、没有妄想杂念之意识无念灵知心当作是真心在修行,想要把妄念修除掉,认为一念不生时,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灵知心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把此无妄想之离念意识心当作是本来就如如不动的真心,当作是禅的生命、是实际理地、本地风光,还要弟子们时时反观而自觉、保任。此即是对第八识真心不了知,才会如此。要知第八识如来藏本自无念,不是把第六意识心修成无念而变成第八识真心的无念,有念的意识妄心必须与无念的第八识真心同时、同处俱在的;而且第八识真如,不用您来保任,祂本是自在的,本是无念的;不是说保任了祂才在,不保任就灭失不在了;也不是说保任了才会保持无念,不保任就起念。祂从没离开过您,而无时无刻的“保任”著您,就算是您不安祥了,祂还是一直都极安祥、极自在,因为祂不在六尘中了知,从来没有喧嚣浮躁,而且祂还是一直都在,不曾一刹那离开过您。学人要做的是先求证悟明心,所明的心则是第八识真如心,不是将生灭性的意识自己变成真如心;证悟之后,当下同时亦断我见等三缚结,复于悟后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法性而修行,进修别相智、道种智,更把我执习气种子分分断除,最后圆成佛地一切种智,如是次第进修成佛之道才是正路。
耕云老师说:“什么是安祥的心态?我说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不说你也没听时,内心历历明明、空空朗朗、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是‘一念不生全体现’的甚深安祥心态。安祥是法的正受、法的现量,除了安祥以外,任你见个什么,统名邪见,不管你有任何觉受,都是恶觉受。”(摘自耕云著《不二法门》,第161页)
“什么叫做安祥?听话清清楚楚,说话信口开河,不说不听,忽然停住,你会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心,此刻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也不昏沉,只有空空朗朗的自觉,这就是安祥,传心就是传导这种安祥的心态。”(摘自《安祥集》第一辑第65页)
略说 :前面我们谈过,第八识如来藏(真如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上起见闻觉知,既如是,那是哪一个心能清清楚楚?是哪一个心在感觉?显然,能清清楚楚感觉、能修除妄想杂念的,唯有意识妄心的体性,唯有与见闻觉知相应的意识心才能清清楚楚,是意识心才能离念而灵知;也是这意识心能够从不安祥的心态转变为安祥的心态。故一念不生保持空空朗朗的自觉,正是意识妄心。耕云老师曾作了一首“安祥”歌,歌词开头是:“世尊拈花不语,唯示安祥”。把拈花微笑所示现的般若意旨,说成世尊为了教导佛弟子放下万缘保持安祥的意识心而做的示现。然而,此安祥完全与般若无关,他认为意识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即是安祥,即是法的现量。但吾人皆知若论此种安祥,那婴儿可最安祥了,因为婴儿心较不懂好恶、憎爱,当然也远离他说的“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当小婴儿吃饱了、睡足了、身子不饿不渴、气温不冷不热、尿布不硬不湿、一切舒舒服服,对您毫无希求,安安静静的躺著,就如耕云老师所说:“……历历明明,明明历历,空空朗朗,没有烦恼,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样应比一般人安祥了吧!但您能说那婴儿心就是所谓的“法的现量、法的正受”了吗?难道婴儿离念的般若智慧证量较高吗?解脱功德之正受较高吗?由此可见,耕云老师不知所离的好恶、取舍等皆是我所,仍在我所上著手,更不知能离好恶、取舍的觉知心即是识阴我,此即是不离我见、未断我见。故知他说的安祥心还在我见所摄之识阴中,如何能说这安祥的意识心是法界实相?更遑论这安祥心的心所法“安祥的心态”了。世尊拈花微笑,所显示出的无上大法第八识如来藏,是离境界相的,无始劫来不堕入六尘中,是离见闻觉知的,不与贪瞋痴相应,永无好恶、憎爱,亦离安祥、喧嚣二边。耕云老师却认为世尊拈花不语,就是他的“安祥禅”,当真是误会大矣。
在《安祥集》又有如此之说:“安祥又可以求之有其道,而失落了安祥的人是这么悲惨,我们就应该拚命追求,并保持安祥才对。……安祥是一种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灵状态。你们各位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感觉得很安祥?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空空朗朗?是不是没有烦恼?是不是没有兴奋?是不是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个就是安祥的心态,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你十万年修行的努力。”(摘自《安祥集》〈安祥之美〉第54页)
略说 :第八识如来藏是不生不灭,永远与您在一起,不曾刹那离开过您。祂本自在,不是您去追求而得来的,有所得必有所失,第八识真心既不是您修行得来的,当然更不曾失落过,将来就不会失去,故《心经》云:“无智亦无得”,第八识真心从本以来皆是如实自在。您所要做的,是如何依大乘佛法的参禅方法,去找到您本有的第八识真心,当您明心证悟实相,进而追求无上佛道,才是正确的修行途径。第八识真心,从来不贪、不瞋、不作主、不烦躁,不用你去调和、去统一,用不著你去保持祂的安祥,祂本住于实相大定中──不入不出世间定──无始以来未曾出定或入定;就算是您断了我见、我执,若未证悟实相,您还是不知道生命的实相在哪里?(用解脱道的方法而不由参禅的方法,是无法找到真心的)您去调和、统一的心是意识心;当您把意识心调和、统一到无妄想杂念的一念不生时,祂还是意识心,不是实际理地。当您生气时不安祥了,第八识如来藏,还是不管您安祥与否;您不安祥了,祂仍然不管您是为何生气;您安祥了,祂也不会为您高兴,祂更不用劳您费心去保持祂,祂本来就是如如不动的,无需保持。所以,能保持安祥的心、能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能反观自己的心、能感觉安祥的心、没有杂念的心、空空朗朗的心……,如是如是心都属于意识妄心。意识心是有时能安祥,有时无法安祥的,这安祥的境界是时有时无的变易法,不是常住不变的,是生灭法;就算您能永远让祂保持安祥,对您佛道的修行、般若智慧的生起,确实没有丝毫帮助;这样下去倒是可以浪费掉您十万年修行的努力,除非您弃舍邪见、回归正法、如法修行!
开悟是什么?耕云老师在〈悟后起修〉中说:“悟是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想念、没有昏睡、似幻似真、若虚若实。”如果说开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境界,那开悟的人就不可以睡著了,因为睡著了,就无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不能打麻醉针,一旦麻醉了,什么也不知道,还能明明白白吗?若是无常来到,死了又不明白了,如何了生脱死?如果悟到的心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算是开悟,又与《心经》所说相违背;因为《心经》中说:“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清楚明白的安祥境界却是具足眼与色等十二处,显然不符《心经》所说。《心经》说真心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您睡著了,祂还是在;但是耕云老师所说的开悟,正当睡著及昏沈的时候,就不是开悟了,因为睡著无梦及劳累昏沈时,如何能清楚明白?所以安祥禅所说的开悟,是有时安祥明白,有时不安祥、不明白的变异境界,正是意识境界,与常见外道一样,有严重的问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念不生、了了常知之心仍是意识妄心;意识妄心每日间断,当睡著无梦时,你还能了了常知吗?意识心是醒时生、睡时灭,附属于意识心的安祥与清楚明白境界,则是随著意识心而有时在、有时不在,这能算是不生不灭吗?显然违背《心经》说的不生不灭。
了了“常”知心非常住、有间断、非本来自在,是意识妄心,时有时无、晨生夜灭;而菩提心是第八识如来藏,是常住而从来不曾有过一刹那断灭的,是离见闻觉知、无觉无观的,这样的心如何可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了了“常”知的心是意识,是由非觉非知之第八识菩提心所生,了了“常”知心于眠熟等五位时断灭了,但非觉非知的菩提心仍然在,二者是并行运作,了了常知心必需与菩提心同时存在的。
耕云老师在《修心诀》第八十六页解释公案时说:“‘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
略说 :耕云老师显然不会公案的意旨,禅师这一句话可没愚弄你,从真悟的人来看,这一句话可是直截了当、亲切的很,只有落在意识断常二见的人才会认为“是愚弄你”。历代证悟的祖师、菩萨,一言一行都有为人处,扮尽神头鬼脸只为让学人能够开悟,期望因缘成熟的学人都能早日证得法界实相,哪有闲工夫来愚弄您?切莫毁谤祖师大德的好。只因遵奉 佛示:“禅之密意不可以明说,当隐覆而说之。”,但却是可以不用语言文字非说而说,家里人即能由此传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心传心,不是以言传心;传的既是大乘菩提了义法的密意,这才是真正的“密宗”,“密宗”之名可不是外道“喇嘛教”所堪受的。
在耕云老师的《修心诀》第九十二页云:“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是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说明其中有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心,用能观的心来观本来就自己在的真心第八识,能观的心是你的见闻觉知心,祂是能观察的意识妄心,用能观察的意识妄心来观察另有一个本来自己就在的第八识真心,这才是观自在菩萨。第八识真心是本来就自己存在的,祂是于六尘万法无觉无观的心,你意识觉观祂也好,不觉观祂也罢,祂永远都在护持著你。不是说你观时祂才在,不观祂就不在了。所以《心经》又云“不生不灭”,就是说菩提心不是所生之法,也永不断灭,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祂本来就在的,不是说你去自觉、自观时祂才在,不自觉、不自观时就不在了;而是你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自观也好、不自观也好,祂都未曾离开过您,随缘而应的与您妄心意识一起运作,因为第八识真心的体性就是不生不灭的。安祥禅有二句常说的话:“时时自觉,念念自知”、“自观自在、守本真心”,这种说法与《心经》所说的真心是背道而驰的。第八识真心最忠诚了,就算你不知道祂的存在,不感谢祂为你所做的一切,乃至犹如印顺派邪见的法师们大力诽谤祂、否定祂的时候,他们各人的真心如来藏也都不会埋怨他们、离开他们,正是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意思是说,第八识真心与妄心和合运作,时时护著您,一步也没离开过你,根本不用你来操心、守护、保任祂,当然,你没参得祂以前,也没那本事能守护、保任祂。▲
菩提心是离见闻觉知的,祂不会六入,不观六尘,不了知安祥;所以第八识真心不会自观、自觉,会自观自觉的心是了了“常”知的意识觉知心,因为意识有证自证分。当你自觉到安祥无念心态时,有没有一念心来了知自己是处在安祥心态之中?在安祥心态之中,你觉得很安祥,非常喜悦而要去保任祂,不让祂散失,这就表示你对这安祥的状态有所反观而能了知,能反观、有了知,即是意识分别;即使把心处在无念灵知一念不生的境界当中,祂还是意识心,非是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你去断妄念,不是你去把心调和至无念的状态而变成的,是无始以来本已存在著的;须要调心、要断妄念的心,皆是意识心。安祥心态的有无,无关菩提心的证悟与否,菩提心本来就如如自在,没有安祥也没有不安祥;不须你来帮祂达到安祥的境界及守护保任祂的安祥;安祥之心不离觉观,有觉有观皆是意识,意识心是有生有灭之法,把意识心修成无念灵知心,以此为安祥心,就说祂是真心,这是痴人说的梦话。
安祥其实只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而已,是意识妄心的心所法,是你自己在六尘境界中的感受、体会;不论你感受多深、多广,终究不是一切法的根本源头。般若智慧,不是依你感受深浅多寡来论定;禅的生命是如来藏第八识,祂才是一切法的根本,祂就是生命实相,此实相心的体性是永恒不灭的,非如意识觉知心是无常必坏之法。无念灵知心想要保持一切时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安祥心态,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你睡著了,就不再清楚明白了,何况闷绝及死亡时,如何来保持安祥心态?所以安祥的心境并非常住不断法,不是实相。
以意识无念灵知心当作是安祥心态,且要勤加保任至更深处,认为就是“法的现量”、“实际理地”的错误知见,散见于耕云老师的著作之中。譬如在《临济禅与安祥禅》第四十三页中:“……我讲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停止不说,你试试看有没有念头?我敢保证你无念,这就是‘无念真心’,也就是‘无心之心’,……现在各位都成佛了……”。噢!这样就成佛喽?天下有这种事?这无念灵知心在前面已说得很多了,祂不是真心,是不折不扣的意识妄心,妄心永远是因缘所生法,永远是生灭法,永远不能变成真心。在《安祥禅的知与行》第十一页:“……我现在不说话,各位找找看,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任何念头?’如果都没有的话,恭喜您,您已经得道、现证了安祥的心态,获得了禅的心传。”
这种安祥心,得了也没有啥用处,般若智慧丝毫都无法发起。证得了这种安祥心态,就算暂时以为无烦恼、无念头,那是谁在了知您无烦恼、无念头?终究还是您的意识心在了知,怎么会不知?既然是有知,有知即非禅宗所悟般若真心,不是禅的心传。禅的传心,是传第八识如来藏法,第八识如来藏本来就没有烦恼,却也全非无念。譬如六祖说:“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故知第八识如来藏也是有念,但此念是离见闻觉知之念,是不在六尘中的念,非二乘圣人及凡夫所知。
《自觉自在》是高雄市安祥禅学会编印的一本书,书中第一三六页把古德所说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解说成“安祥一丢失,法身即已死亡”。我只好引用该书中之话来说:“这真是会坏人眼目,误人前程”。当你睡著了,你的安祥那里去了?安祥丢失了,那是不是说你的法身死了?因为睡著时你觉知心不在了,你所有的安祥就跟著消失了,如何能了知安祥?当然更无法保持安祥。若依书中所说,则你的法身在你睡著时就死了,那翌日是谁让你的法身又醒过来、又重新出生?再者,法身会死亡吗?经典从没有这么说过!故切勿任意随性而说,特别是关于佛法的义理!弘传佛法必须非常谨慎,这是要对众生负责的,所说的内容务必与经典义理相符合,岂可依一己之见任意妄说;甚至于自己的说法错在哪里都还不知道,那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的。所以说,不论你安祥与否,皆与法身无关。《心经》说法身不生不灭,法身无生灭,法身不会死亡,不管你安祥与否,法身永不死亡、永不暂时间断;只有在舍寿时,法身才会离开这一世的色身。但法身并不会随著你色身之死而亡,如果安祥禅的讲的法身是正确的,离念灵知心就是法身,而这个“法身”显然是有生灭的,那《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是在说什么?是佛说错了吗?当然是耕云老师说错了。这种依己谬见任意解说佛法的书,劝君速疾收回,还得诚心祈求佛菩萨护佑您能回收得干净彻底,以免有人继续受害,恶业就会一直存在;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公开发露忏悔妄说佛法之过,千万别拿自己未来世的异熟果报开玩笑。
依安祥禅的修法,是要把意识心的妄想杂念修除,再把修成有时可以无妄想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是真心,然后守本“真心”、时时自觉,想要以此证得实际理地,那真是妄想。无奈我当初因无明所障,也自认非常安祥、法喜,还认为安祥禅是正法。甚至于以笔名“念心”写了一篇心得,名〈找到回家的路〉,刊登在耕云禅学基金会所属之中华禅学季刊第十七期。如今正好藉此机会发露忏悔当年误导众生之过失,在此告诸学人:“安祥禅非是真正的禅法,只是以意识心之无念灵知当作真心,但此心是意识妄心。依此妄心的离念作为实证的标的来修学佛法,是不可能明心证得法界实相的。依此妄心来修学佛法、自以为悟,即是因地不真,未来必定果招纡曲,诚恳祈愿修学安祥禅的学人能深入思惟、早日觉醒,回归正法修学大乘佛菩提道,才有机会开悟明心,证得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
第三节 惟觉法师部分:
另一有名的大师是中台山之惟觉法师,先把他所说有关实相的部分,摘录一些下来,让大家了解他所说的禅,然后再分段来作说明。他说:
什么是实相?实相是指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心境。……想知道佛在哪里?说话、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中台山月刊79期第27页)
何谓真空妙有?打坐时,一念不生,这不就是真空吗?不说话的时候,心里一个字也没有;要说话就能洋洋洒洒的说出的一大篇,这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就是妙有。大众能够看经、背经,能够写字、计划,乃至于写文章、设计工程,做各种事,这不就是妙有吗?……《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何谓无见?无见是无能见、无所见,这念心是绝对的、超然的,只有当下这心觉性,没有第二念,只知道酸、甜、苦、辣这一念,没有相续的第二念。如果有第二念就是忘(妄)想、就是分别,就属于众生。(中台山月刊78期第30页)
#p#page_title#e#
所以前念不生,后面这念‘无住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只有‘知’存在。‘知’,就是当下这念一无所住的觉性,要悟到这个道理。‘明心’就是明白这念绝对、超然的菩提心,明心才能增长般若之智。(中台山月刊78期第31页)
大众听法的这念心,现在自己回光返照看看,打坐的时候,这念心是不是有个坐相?走路的时候,这念心是不是走路的相?……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安住一念,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如来。(中台山月刊75期第22页)
这念心不起分别、不落两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动,就是实相,就是要安住在这个地方。(中台山月刊75期第27页)
所以,诸位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一念心要存在。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长,自然得入清净心体。(中台山月刊75期第30页)
菩提心就是诸位听法这个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能明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对、错,就会被种种外境所迷惑。所以这念心时时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时候,绝对不打妄想、绝对不落昏沉,绝对要坚住正念!这就是道,这就是解脱,这就是净土,这就是涅槃,就是没有出、没有入的无上大涅槃。(中台山月刊64期第18页)
六根照样起作用,如眼睛照看,看了以后,不起计度分别,看而无看,又归于不动;耳根听了以后,知是、知非,仅止于听,心念并不随之攀缘、迁流。这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中台山月刊65期第15页)
接下来分段辨正说明如下:
“什么是实相?实相是指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心境。……想知道佛在哪里?说话、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中台山月刊79期第27页)
略说 :“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就是本具的佛性。”这是惟觉法师教导佛子们学禅最主要的指导原则。在对座下学法四众弟子开示时说:“悟了此心以后,还要把这念心落实在日常生活上,使这念心力时时刻刻都存在,无论顺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中台山月刊63期第21页)听法的这念心,真的就像惟觉法师所说是佛说的菩提心吗?就是佛说的第八识真心吗?
我们先以佛说的《心经》为依据来看看真心的体性,第八识真心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性,祂离六尘万法的知,不在六尘万法上做分别,祂离见闻觉知故,所以第八识真心不了知六尘上的一切法。《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在描述佛所说的第八识空性心;空性真心的自住境界中,无五蕴、无十八界、无六根、无六尘、无六识,这就是第八识之自性。第八识心恒常不灭,不曾断过一刹那,从无始劫以来乃至无量劫以后都是如此。因为第八识如来藏是无我性,祂不分别诸法善恶,不分别六尘境界,于六尘中本不起贪念、不起瞋心、不起厌烦、不起欢喜心之体性,又因第八识如来藏恒与妄心和合一起,于一切时中,任运随缘,恒时不起思量亦不作主,所以说第八识真心是自性清净心。但第八识虽然自性清净,却含藏了七转识的染污种子。了知第八识如来藏这方面的体性后,我们再回过头来对比惟觉法师所说的“开悟”是否符合《心经》所说的真心体性;若能符合,就是真正的开悟,若不符合者,就不是真正开悟之人,这很合理吧!
这空性心的自住境界中既然是无十八界,故无意识界就不能分别六尘万法,没有意识心如何能在六尘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有了意识觉知心,您才能清楚分明的了知法师在说法,要有意识觉知心才能分别万法,才能分别你、我、他,才能分别我所喜欢、我所不喜欢的一切人、事、物。有了意识与末那识——意根,您才能清楚的了知、分别一切人事物,您才能有所选择与决定“我要在中台山修学或是我该赶快离开中台山”等等一切法;但是第八识如来藏却不管这些,祂从来不于六尘万法中起思量、作抉择。您要离开中台山,祂没意见;您要在中台山继续耗下去,祂也无所谓;祂都是很忠实的满您的愿。您想人生真是辛苦,不要活了,祂也随您。因第八识真心不分别这一切法,所以古德说:“不知最亲切。”对空性真心来说并无十八界,没有我与我所,如何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处理六尘万法等事物?无意识心,不了知一切法,如何能知什么是佛、佛在哪里?所以第八识真心是与妄心在一起和合运作,有情才能在三界中生存。
《维摩诘经》云:“法离见闻觉知”、“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第八识真心的了知范围不在十八界内,于六尘中离见闻觉知,没有我性,更没有我所。意识觉知心有觉有知,才会有我能与我会,才能“清清楚楚”、才能“了了分明”、才能知道“要说些什么”、才能“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目前在大乘佛门中,常有以能见、能闻、能觉之心当作真心如来藏者,或以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为真心如来藏者,更有以有能有所之意识妄心,混合处处作主之末那识——意根当作是真心如来藏,来教导其弟子者;其实这些都是妄心,都与惟觉法师一样正觉电子报第49期第53页把妄心当作真心来教导众生,众生也因错误教导而把妄心当作真心来修学,如此师徒如何能够悟得真心?
五祖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此佛子们在修学大乘了义法时,必须要具备正确知见,了知第八识真心的体性后,才能够找到本心、识得本心,所以五祖才会说想要修学佛法者要先识本心。如果对于第八识如来藏的基本知见,全然没有认知,您要如何来证祂?所以五祖才会说了这句非常恳切之语,是不忍众生受邪师误导而修学错了,也是不忍瞎眼阿师误人误己,故说修学佛法一定要先认得第八识真心。修学佛法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为先,假如不能证悟第八识真心,这样的修学对于佛菩提道的修证,有什么利益呢?您如果具备了第八识的正确知见,对于真心有了初步的认知,当听到有人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真心!”最起码您不会被他误导,不会人云亦云的跟著说:“处处作主之心就是开悟所证得的心”,因为您已经有基本的知见了,不会认错了真心如来藏,这才有证悟的希望。
佛说心有八识,第八识真心是一切法的根源。《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第八识真心从无始劫以来,未曾刹那断灭过,您必须与祂同在;真心与妄心和合,任运随缘,能生万法。所以《心经》一开头即说:“观自在菩萨”,就是要您用能觉能观的意识妄心,来寻觅从本以来就在、本来自在的真心第八识。佛已明白开示说要用您的妄心前七识,来找到您本来自在的第八识如来藏;当您找到祂,以禅宗来说,您就是已明心“开悟”了!您已明白真心是真实存在的,您能现前体会领纳祂的体性。这就是说,真心是与妄心是同时存在的,真心不是由妄心修成的。有情身心之运作,皆是第八识如来藏与五蕴和合所为,若无五蕴,第八识如来藏于三界中即无所作为。五蕴除了色蕴之外,还有受想行三蕴,以及识蕴之六转识妄心,加上时时、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妄心。六转识──眼识及耳、鼻、舌、身、意识,能对六尘之色、声、香、味、触、法起能见、能闻、能嗅……之心,乃至定中能知之心,此即是众生之见闻觉知心。六转识之见闻觉知妄心;能见是眼识,能闻是耳识,能嗅是鼻识,能尝是舌识,知触是身识,能了知色、声、香、味、触之微细别相之心是意识,于此六转识妄心之运作中,能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是末那识意根,此七识合称七转识〔编按:依他而起、辗转而生、非本来自在,故称为“转识”!〕。一切有情能有见闻觉知之性,皆由此七转识而来,而七转识却又是由如来藏所生,七转识皆是被生之虚妄心,非自在心,不应如惟觉法师一样错认为常住不坏的真心。
末那识恒缘现境,意识与之同起心行,恒审思量意识之观察分别而思量决定,处处作主、时时作主。但是末那识意根的了别慧极粗劣,对法尘只能觉而不能观,不能作细分别。意识能细微的观察六尘,前五识的了别慧虽然比末那细微,但也只能了别五尘的粗法,不能细观。而第八识如来藏,虽然是与能知能觉之心同在,但是第八识真心不分别六尘一切法,却能了众生心行而随缘运作。由此可知,八识心王各各都有自己的体性,您就可以了知这“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之心,是什么心?祂是真心吗?真心不了别六尘法,所以说“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之心当然非意识心莫属了。
再来看“处处作主”之心是真心吗?第八识真心不了别六尘相,如何能作主?作主之心是末那识——意根,是故惟觉法师所说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处处作主”之心,分明是意识与末那识等妄心合并成的,怎么会是实相心!怎么会说成是一切万法之根源第八识菩提真心呢!而且,惟觉法师所说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明明白白、处处作主”之心是有七个心,分成二类心,一是前六识,是意识等六心,一是第七末那识心,如同一山有二虎,谁要听谁的?是谁来执藏善恶业种子?是第六识执善业种子?或是第七末那识执恶业种子?所以惟觉法师所说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明明白白、处处作主”心,根本不是佛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只是前七识妄心,都是所生法,是生灭心。
“何谓真空妙有?打坐时,一念不生,这不就是真空吗?不说话的时候,心里一个字也没有;要说话就能洋洋洒洒的说出的一大篇,这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就是妙有。大众能够看经、背经,能够写字、计划,乃至于写正觉电子报第49期第56页文章、设计工程,做各种事,这不就是妙有吗?……《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何谓无见?无见是无能见、无所见,这念心是绝对的、超然的,只有当下这心觉性,没有第二念,只知道酸、甜、苦、辣这一念,没有相续的第二念。如果有第二念就是忘想、就是分别,就属于众生。”(中台山月刊78期第30页)
略说 :如果一念不生就是真空,那每个人睡著无梦时皆已无念,就连那个能生念、也能安住于一念不生的意识都断灭了,那么晚上眠熟以后,连一点点的小妄念都不存在了,那时每个人都比惟觉法师清醒时一念不生的真空更真空了,那么大家只要每晚好好的睡觉就是证悟者了;而且外道证得禅定时,每个人也都会说、会作、会写、能做各种事,是不是就是妙有?果真是如此的话,大家都不用修学了,因为这种说法,等于说每个人及所有证得定境的外道,都已经是证得“真空妙有”实相心的“开悟”圣者了。不但如此,依照“大师”的“开示”,那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的意识都会断灭,行来去止也都能做各种事,那么上自无色界天、下至无间地狱都充满了“开悟”的圣者,阿猫、阿狗也都是开悟圣者了,无一有情不是开悟者,这像话吗?
实际上“真空妙有”的意思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相同的意义,不是惟觉法师所说的那个意思。第八识空性心是祂永不断灭,不著一切法,所以说是空性;第八识如来藏能生万法,一切三界法、蕴处界,皆是从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以说祂能生万有,所以是妙有,这才是“真空妙有”。又“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所指的涅槃心,不是惟觉法师所说的意思,我们看《楞严经》卷五怎么说:【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因此,佛明明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把能了知、能看见的妄心,建立其能知能觉之功能为真实法,即是无明的根本;了知而且亲见了无所见的第八识心(第八识离见闻觉知),这即是涅槃、无漏、真净。这才是惟觉法师所引用的《楞严经》的真义,惟觉法师误会经义了。那个看不见的涅槃妙心,是不在六尘境上做了知的,祂如何能了知酸、甜、苦、辣?涅槃心不起念──不起见闻觉知之念,所以祂既是不知痛、痒,也无好吃、不好吃等相,酸、甜、苦、辣的感受对祂来说是不相应的,因为祂不了知六尘所摄的一切法。
能了知酸、甜、苦、咸味是因为舌根触味尘,意根作意,由如来藏变现出意识及舌识种子,而现起意识与舌识,才能了知酸、甜、苦、咸。如果在色界天,色界天人不吃抟食而是以禅悦为食,所以在色界天无须舌根与鼻根(没有鼻与舌的胜义根);因为没有了舌根与鼻根的作用,就没有了舌识与鼻识现行。若没有舌识与鼻识,如何能分别了知是酸、甜、苦、咸味?您总不会说色界天人没有真心吧!真心是遍三界九地的,能嗅、能尝之妄心,却不能遍于一切地。所以很明显的,惟觉法师是错把能知能觉的识阴六识(特别是意识心),当作是实相空性心来误导学人们。
打坐时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惟觉法师把祂当作空性心第八识,但意识觉知心一念不生时就是真空吗?能背经、计划、写文章……等意识心的作为就是妙有吗?惟觉法师所说全都落在意识境界中,落入常见外道见中了!不住于十八界的任何一界中的心,才能算是真空;当您打坐到一念不生时,有没有清楚明白自己住在一念不生的“清静”境界中?一定有啊!如果没有,那表示您是睡著了,不是真的一念不生。您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您在一念不生中,您才能说您是在一念不生!所以,您一念不生的当下就跟您只知道酸甜苦辣的这一念一样,都是具足我与我所、能见与所见的意识境界,都不离十八界法,虽然具足“有”的法,却是不堪称为“妙”,因为有“我”就不得称为“妙有”!只要您有这一念就已经是众生了,哪需等到您第二念生起才算众生呢?再者,一念不生如果真是空性心第八识,应该不会断灭不现,但是当您在夜夜眠熟无梦时,您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哪儿去了?祂在睡著时断灭了,在闷绝时也断了,被全身麻醉时也断了,当意识心不在了,也就是您的离念灵知消失了。这会断灭的法可以说是真正的空性心吗?空性心是永不断灭的,那惟觉法师所证的空性真心却是夜夜都会断灭的生灭心,有智慧的人当然不会信受他的说法。
再说得明白一点:离念灵知心,虽然无语言文字,但是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就不能了知六尘诸法吗?一念不生当中难道就无分别吗?当您在打坐,坐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时,坐得好舒服时,很想继续坐下去,但是引罄声响时,您为什么了知要下座了?所以一念不生之中,虽然是无语言文字,您仍然是清楚分明的了知著,当您有了知,就已经分别取舍完成了,有分别的就是意识心;将这个六尘中了了而知的离念灵知建立为常住的真心,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第八识真心是离见闻觉知,无始以来都不了知六尘中的一切法,不分别善恶美丑,不了知酸甜苦辣,惟觉法师能在六尘中了知酸甜苦辣的离念灵知,正是夜夜都会断灭的意识觉知心;因此,会断灭的觉知心,是有分别之意识心,非是第八识空性心。
再者,第八识心既无五根的功能,也无六识的功能,如何能言说佛法?能言说佛法的心是意识心,佛住世弘法四十九年说法无数,却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维摩诘经》亦云:“法无有说,离觉观故”,第八识真心从来不住于六尘中,何曾说过一句佛法?惟觉法师错会了“真空妙有”的第一义谛,错把意识心处在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烦恼中,认为就是证得开悟境界。但真空是指众生之第八识如来藏空性心,祂恒常不断灭,是无形无相,离见闻觉知,不起任何烦恼,所以是空性。但空性中,并不是一无所有,祂有真实的体性,能生蕴处界等一切法而配合蕴处界来随缘运作,故为妙有。而第八识自体,却不属于三界有,证悟者能现前观察领纳,这才是真空妙有;“真空妙有”是在说第八识如来藏的自体性,而不是前七识等世俗言说……等的见闻知觉性境界。反观惟觉法师所说的真空,是意识心、是识阴六识,正是三界有而非真空;他所说的妙有,却正是识阴六识心所法显现的见闻觉知性,仍是三界有而非妙有,具足常见外道法,不是佛法。
“所以前念不生,后面这念‘无住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只有‘知’存在。‘知’,就是当下这念一无所住的觉性,要悟到这个道理。‘明心’就是明白这念绝对、超然的菩提心,明心才能增长般若之智。”(中台山月刊78期第31页)。
“大众听法的这念心,现在自己回光返照看看,打坐的时候,这念心是不是有个坐相?走路的时候,这念心是不是走路的相?……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安住一念,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如来。”(中台山月刊75期第22页)。
“这念心不起分别、不落两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动,就是实相,就是要安住在这个地方。”(中台山月刊75期第27页)。
“所以,诸位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一念心要存在。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长,自然得入清净心体。”(中台山月刊75期第30页)。
略说 :把听师父说法的这一念心,安住下来,不要随便打妄想,不要让妄想持续不断下去,一直保持著一念不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样就是如来,就是开悟了吗?《大乘起信论》云:“如凡夫人,前念不觉、起于烦恼;后念制伏、令不更生,此虽名觉,即是不觉。”马鸣菩萨说如是之人就是不觉位的众生,就是凡夫;指的就是这种把一念不生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安住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直保持下去,能长时间不起分别念的寂然不动,认作是实相心,认为是觉悟的境界,当作是开悟之人,其实是凡夫一个,不是真正证悟的菩萨。
惟觉法师一直强调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能听法的这一念心,不要迷失,不想过去、不想将来、不想现在,安住下来,如是保持著,就是觉性。可是惟觉法师不了知,不管是语言文字乃至一切境界相的妄念起或不起,只要于六尘法上有所“知”,不管是清楚分明或昏沉迟钝,都是意识心所住的境界,这些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正是意识心所住的境界,切不可以把它认作是觉悟空性的境界,马鸣菩萨早就说这是不觉位的凡夫所住的境界;因为意识心的所住境界与第八识实相心体,二者是完全不同的;虽说是真妄和合,随缘运作,但是不可以把妄心当作真心;真心是真心,妄心是妄心,是二心同时同处并行运作的,对这一点可得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含混笼统。
所以《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此段经文的意思是在说:第八识的体性本来就是自性清净的心,第八识心从本以来就是离六尘万法,祂是从来不贪、不瞋、没有欢喜、没有讨厌,永远离见闻觉知,祂就是如此的清净体性,而且是本来就清净的,可是惟觉法师所“悟”的真心空性,却是本来染污而非清净的意识妄心,他想要把妄心意识修行清净来变成本已清净的真心第八识,是颠倒想。第八识心虽然自性清净,却含藏了七转识心及七转识相应之心所法的染污种子;七识心有见闻觉知与处处作主之作用,但是第八识自身却又是自性清净,于六入六尘诸法之中,无分别作用,自性本来清净,因此而说自性清净心中而有染污,难以了知。第八识空性心,是与七转识妄心同在一起,是与见闻觉知心在一起,真妄和合,才能为人说种种法,来利益众生。
“菩提心就是诸位听法这个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能明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对、错,就会被种种外境所迷惑。所以这念心时时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时候,绝对不打妄想、绝对不落昏沉,绝对要坚住正念!这就是道,这就是解脱,这就是净土,这就是涅槃,就是没有出、没有入的无上大涅槃。”(中台山月刊64期第18页)。
略说 :惟觉法师要其随学弟子,时时都能把这听法的一念心(惟觉将耳识、意识混为一心),不打妄想、不落昏沉,要分明、能作主,要明辨是非对错、不被迷惑,说这就是涅槃,就是没有出入的无上大涅槃。如此解说佛法,正与街谈巷议的凡夫戏论无有差别!如果说佛法是以如此错误的方向来修行,就能证得涅槃的话,那佛法就不必是佛法了,因为那些外道们早在佛陀降生之前都已证悟这种境界而说已证涅槃了,世尊也不需辛苦的于此五浊恶世示现演说此无上大法。惟觉法师所说之法,处处皆认意识心作第八识真心,这就是未断我见,我见未断者连初果都无法证,却说能证涅槃,而且说是佛地究竟涅槃的“大涅槃”!如此妄说佛法,真是误导众生、对不起四方信众啊!但是却还有惟觉法师的弟子为他叫屈而说:“没有觉知心,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微妙甚深法,如何用于生活上?”然而正法的开悟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祂虽然离见闻觉知,却出生了觉知心而能由觉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听闻或阅读微妙甚深法,也能用于生活上,惟觉法师不必害怕证得如来藏以后就没有觉知心可用。法界的实相是: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真心,与有见闻觉知的前七识妄心同时存在而并行运作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些大师们说法的落处,拈提出来让大家了知:为什么错?错在那里?然后依佛说的经典来解说之,以此来提升佛子们的佛法知见,也就不再这么容易被邪说误导,而错解了大乘了义正法。
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何来听闻佛法?又如何来分辨是非对错?祂根本不管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您要作善事,祂随缘;您要造作十不善业,祂不会反对,祂还是与您同行,不会拉著您说不准做。您造作善恶业,那是您的七转识妄心在做。第八识菩提心,永远是自性清净。那是不是说第八识是白痴?不是!第八识菩提心能配合妄心而运作,前七识妄心在想什么,祂都知道,只是惟觉法师不知道,所以《维摩诘经》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此知非是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之知。第八识真心不于六尘中起见闻觉知,第八识真心不是于六尘中能知、能觉的心;同时又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第八识心,虽然能了知众生的心行,随缘运作,但是祂又不见六尘诸法;不见色、不闻声、不嗅香、不尝味、不受触、不知法;对六入、六尘从来都无体会之心,也是从来不会佛法的心,才是真正的涅槃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若是依惟觉法师的说法,真觉知心就是涅槃心,那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后,应该是还有六尘或至少还有法尘的,那就违背佛说的涅槃寂净法印了;因为无余涅槃中是没有六尘中的任何一尘存在的,而觉知心却是必须依附于六尘(至少要有一尘)才能存在的。维摩诘大士说:“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诸位!惟觉法师说法的这一念心与大众听法的这一念心,正是有说有示,而他的徒众们听法时则是有闻有得,都与等觉菩萨所说不符,当然都不是菩提心;只有无说无示、无闻无得之心,才是菩提心。佛子们!务必要赶快觉醒、仔细思惟“什么才是真正佛法”,若依此阿师所开示的法语来修,那岂只是缘木求鱼而已,将待何劫才能证得涅槃?
“六根照样起作用,如眼睛照看,看了以后,不起计度分别,看而无看,又归于不动;耳根听了以后,知是、知非,仅止于听,心念并不随之攀缘、迁流。这就是菩提心、涅槃性。”(中台山月刊65期第15页)。
略说 :识阴共有六识,能见之性是眼识的作用,能闻之性是耳识的作用,能嗅之性是鼻识的作用,能尝之心是舌识,知触之心是身识,能了知六尘的细分别之心是意识,属于识阴;于六尘诸法中能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之心,则是末那识意根。此七识合称七转识,七转识皆是缘起法,皆从如来藏中出生,依于如来藏才有能见、能听……能知。前六识妄心日日断灭,是缘生缘灭之法,故六转识皆是虚妄法。凡有见闻觉知心则必有所住,有所住必有爱、恶、取、舍。但是惟觉法师却是教人认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之见闻觉知心为真如心,落入识阴之中,亦落入意根之中,与常见外道并无差别;他教人于六尘境界中看而无看,不取舍、不分别,听了以后知是知非,仅止于听而说是证得菩提心、涅槃性。此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说,完全错解了佛法。
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了分明,不待语言文字生起就已先了知完毕了。而了了分明就是在已经分别完成了,才能够对六尘了了分明;如果只有末那识而没有意识存在的时候,您就没办法了了分明,因为末那识祂自己没法完成这些分别的功能。这是常人都可以亲自验证的,当您熟睡时六根照样起作用,外境的声尘仍旧会由耳根与意根在接触,此时就像惟觉法师所说仅止于听,心念不随之攀缘、迁流,因为意识与前五识都暂时断灭而不存在了。若这样就是菩提心、涅槃性,那可要大大地恭喜中台山的四众弟子了,可以不必辛苦的打七与腿疼对抗了,也不必听闭著眼睛说法的“大师”开示,“较早困、较有眠”,赶紧躺在温暖舒适的高广大床睡上一觉,当您熟睡无梦时就是您的菩提心、涅槃性,就可依惟觉法师的标准来恭喜您“开悟”了!只是您可千万不能醒来,因为当您醒来对六尘境一了知,就不可能不分别,听到了声音就不能仅止于听。抱歉!依惟觉法师的标准,您的菩提心、涅槃性就不见了,您又从“开悟的圣者”堕回“未悟的凡夫”,所以千万别再醒过来,赶紧再回去睡觉,“较早困、较有眠”(不过可别做梦喔!否则您还是成不了惟觉法师说的开悟圣人)!又如打坐于一念不生之中,听了引罄声,不必等到觉知心中有语言文字生起,即能了知要随众作息等,这就是分别,若是没有语言生起就是不分别,您如何了知要下座了?又怎么来配合作息?所以,一念不生时不是没有分别,而是刹那刹那不停的在分别,只是惟觉法师的心太粗糙,又缺乏佛法的正知见,故而不知自己已经分别完成罢了。离念灵知心当然有知,绝非无知,有了知就必定有能分别的意识心存在著,即使是修至二禅乃至非非想定中不触外五尘,也还是意识妄心的境界,非是真心、空性心的境界。意识心会断灭,能见之心乃至知觉性皆会断灭,正是意识等六识心;祂又是夜夜会断灭之法,不可以说意识心不攀缘、不执著一切法,就认定祂是涅槃心。会变来变去的意识心,非是常住法,怎么可以把有分别、有了知的意识心认作是菩提心?必须是用有分别的觉知心,去证得从来就是无分别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证得第八识菩提心,才是禅宗所说的证悟明心。
惟觉法师真是错解了佛所说之真心,所以才会在解释《六祖坛经》中之“无念念即正”时,如是说:“就是大众听法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就是无念,这个无念就是正。我们心中有杂念、有恶念、有善念;不但不起恶念,连善念都不起,这个心就是无念;无念不是打瞌睡,也不是无聊;这个心当下要清楚、明白,并且没有妄念,如同《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台山月刊63期第22页)。
目前诸方大师几乎都是教学人要用一念不生之离念灵知心来入涅槃,错说了般若佛法而不自知;就如同圣严师父、惟觉法师所说的,要把妄心(妄念纷飞的意识心)修成为无妄想心(不起语言文字妄念的意识心),说这就是真心、就是“开悟”。就好像把一只会吃人的老虎用麻醉剂让它昏迷了,您能说它变成一只猫咪了吗?不行呀!老虎还是老虎,顶多只是成了只昏迷的老虎,所以妄心就是妄心,不起语言妄想仍然是妄心意识,永远不可能变成真心如来藏。能变的心必定是因缘所成,终有一日会断灭,意识妄心正是这会断灭的有住心,是会与六尘相应,会见色、闻香等等,永远是住在六尘中的妄心,皆是有所住的心。如同“大众听法这一念心”,不论您有无语言文字妄想,您在听师父说法的时候,就是有所住了(还不只一住,是住于六尘中而有好几住呢!);师父说的佛法好好听,要多多来听,这就是有住;您已了知这是善法,所以要多闻佛法,这就是有住心。第八识真心本无所住,您想听也好、不想听也好,祂都不在意;第八识真心是不贪、不爱,不瞋,离六尘万法,因为祂离见闻觉知,这样才是无所住。
“无所住心”是指第八识真心,不是说意识心不执著了,就能变成真心,因为真心本来就不住于一切境界中,却能时时现起运作。但是第八识真心在不起念的当中,却能念念随缘不断运行,此念不是六尘中的念,非见闻觉知心之思惟所能了知,这才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正内涵。不是说把语言妄想灭了的意识心就是真心,妄想灭与不灭,真心永远都是真心,意识心永远是意识心,不能互相转变成对方;不是说“妄想不灭就没有真心,妄想灭了真心才出现”,惟觉大师那样的“开示”是在妄说佛法!真心本与妄心同在,所以《六祖坛经》云:“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恁么长。”烦恼在的当下,真心也在,不是把烦恼去掉,真心才出生,惟觉法师却想要与六祖大师打对台,故意反对六祖大师的正说。
如果修学佛法,连善法念都不起,那修学什么佛法?然而,真心也不是完全无念,却时时都有六尘以外的念,六祖云:“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此谓空性心能了知众生心行,不断的配合妄心在运作,但此了知性的念,不在六尘中,不于六尘中起分别。这与《维摩诘经》所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其意义是相同的。若将一念不生的觉知心,强制不去分别六尘万法,却说能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认为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这是未悟凡夫的众生心妄想;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时,正是分别完成了,怎能说是无分别?众生心是会看、会喜欢、会瞋怒、想多闻、要行善……等七转识心,众生心都有取舍。但是,第八识真心是无心相心,当您在取舍善恶法之时,第八识真心从来不去作取舍;您要贪,祂不会阻止您去贪;您在行善时,祂也不会给您鼓励、要您多多行善,祂只是配合您而随缘运作。第八识真心不会去取舍,会起心动念的都是众生心,是会取舍的心,才会取净舍垢,正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离念灵知心;这个众生心就是七转识心,第八识菩提心祂是没有众生心相的心,所以说第八识是“无心相心”。
下一篇:10 第八章 觉醒
上一篇:08 第六章 邪见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