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01 平实导师序
2015-04-15 23:09:14  类别:真假禅和
《真假禅和》
--辨正释传圣之谤法谬说
正德居士 著
扉页文字
执著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方能再于次晨重新现起故;夜夜断灭后,已无离念灵知心存在,成为无法,无法则不能再自己现起故;由是故言离念灵知心是缘起法、是生灭法。不能现观离念灵知心是缘起法者,即是未断我见之凡夫;不愿断除离念灵知心常住不坏之见解者,即是恐惧解脱无我境界者,当知即是凡夫。
一切误计意识心为常者,皆是佛门中之常见外道,皆是凡夫之属。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七、住于空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八、住于识无边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九、住于无所有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十、住于非想非非想处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如是十种境界相中之觉知心,皆是意识心,计此为常者,皆属常见外道所知所见,名为佛门中之常见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如圣教所言,成佛之道以亲证阿赖耶识心体(如来藏)为因,《华严经》亦说证得阿赖耶识者获得本觉智,则可证实:证得阿赖耶识者方是大乘宗门之开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见道者。经中、论中又说:证得阿赖耶识而转依识上所显真实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证真如、即是大乘贤圣,在二乘法解脱道中至少为初果圣人。由此圣教,当知亲证阿赖耶识而确认不疑时即是开悟真见道也;除此以外,别无大乘宗门之真见道。若别以他法作为大乘见道者,或坚执离念灵知亦是实相心者(坚持意识觉知心离念时亦可作为明心见道者),则成为实相般若之见道内涵有多种,则成为实相有多种,则违实相绝待之圣教也!故知宗门之悟唯有一种: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转依如来藏所显真如性,除此别无悟处。此理正真,放诸往世、后世亦皆准,无人能否定之,则坚持离念灵知意识心是真心者,其言诚属妄语也。─平实导师
平实导师 序
宗门之证悟,绝对不许外于教门;若有人外于教门圣教之开示,言其所悟“虽异于教门,然亦是宗门之悟”,当知其人即是佛门中之外道,所悟必定已经异于宗门之悟,同于常见外道法,然不能自觉而误以为悟。
一切佛门真修行者皆知如是名言:“从宗出教、从教入宗。”此谓一切真悟者出世弘法,皆是从宗出教;若不是悟入宗门下事,不能如实宣演大乘第一义谛绝妙正理;上自 世尊,中如古今禅宗真悟诸祖,下迄今时一切真悟之人,莫不如是,岂有外于宗门之悟而能如实宣演大乘般若实相甚深之义者?当知一切未悟及错悟之人宣演大乘般若实相正理时,皆不能外二相:一者依文解义,不知深义时即言不知,因此不误导学人;有诸老实弘扬宗门而不敢擅以悟者自居者,可为明证,此为未悟而弘法者之上品人。二者错解大乘般若诸经正理,但不肯依文解义,故意臆想猜测而夸大其辞妄说禅理,欲令众人误以为彼之证量极高;如是诸人多数不免误导学人乃至否定正法,譬如密宗应成派中观见之印顺、昭慧、性广法师…等人否定如来藏胜义,可为明证,此是未悟而弘者之下品人。是故弘扬般若妙义者,当以从宗出教为最殊胜,所说皆能契合实义,不违 世尊及诸大菩萨意旨,并能广作殊胜妙理之宣扬故。
然而宗门之悟极难,是故佛教历史上真悟之人,一向皆是极少数,绝非多数。观乎宗门典籍所载,传至中土广为发扬之后,流传至今亦唯有一千七百则开悟公案而已;其中复有极多错悟之人,鱼目混珠、忝在其中;纵使真悟之人,悟之深浅亦复参差不齐,乃至亦有真心妄心难分难解而致儱侗真如者,如是真妄不分之祖师者所在多有;复因真悟之人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弥勒净土、他方诸佛世界者,其数非寡,故此世界真悟祖师再来者不可能日渐增加而无减少者。又因乘愿再来者,一世即有一名号;千余年来,一人即有二十余姓名,可知真悟之师一人其实即是往世二十余祖师名号之代表,但因隔阴之迷而不能知,或因未至舍寿时节故不言之。如是计之,历代真悟之人必定一向是极少数,由此证明历代众多禅师、法师不可能皆是真悟之人:任何时代,绝无可能多数法师、居士皆悟,而只有少数法师、居士未悟。由是可证今时海峡两岸自称为悟之人多如过江之鲫者,绝非事实,多属自以为悟者。复由彼等率皆落入离念灵知意识心境界之事实以观,亦证实余言之不虚也。如是真相,佛门禅和子们都应知之,以免自误、误人,方可保得人身而免下堕,以利世世真修菩萨行;若不知此,错悟之时却自以为悟,公然宣称是证悟圣人,不免因为学禅、修禅之善业而下堕三途,冤枉特甚。
宗门之悟虽然极难,然非决定不能悟,此界必有菩萨受命再来、不令永断故。若不遇菩萨受命再来者,从教入宗亦是可行之法;虽然多数人从教入宗时不免错会,犹如今时诸方大师及号称“导师”之印顺法师一般,不免心生邪见、误会教门,乃至公然诬谤如来藏胜法为外道法。然而此事绝非一定,是故古来多有从教入宗之禅师者,譬如南泉普愿禅师、永嘉玄觉禅师、药山惟俨禅师……等人,皆是从教入宗者,后来皆成宗门下名震当时之一代大禅师。然而从教入宗而悟得宗门下事者,绝非只有禅宗一脉,更有法相唯识宗之 玄奘师徒二人,皆入圣位中,非如禅宗多数祖师之唯在三贤位中者;由是缘故即能发起道种智而广辨法义正邪,令诸方宗门错悟之师无人能作一语评之,亦令诸方宗门真悟之师不能轻嫌之,唯有取阅进修而崇敬之。
圣 玄奘菩萨虽是大乘法师,然于西行求法,未抵西天之前,在西域面见小乘法师般若趜多(安慧法师之徒)时,已经精通小乘根本论《俱舍论》,故以彼小乘论折伏小乘法师般若趜多,令其不能再生慢于 玄奘菩萨;后始进途西天随学诸菩萨之大乘论,终令大乘成佛之道妙义及二乘解脱道,因此永立于不败之地;乃至今日平实亦大受其惠,不敢忘恩,乃造立圣 玄奘菩萨像,而与 世尊、 观音二尊圣像于正觉同修会第一讲堂中并奉而礼拜供养之。是故从教入宗并非绝无仅有,更非绝无可能之事。然而从教入宗者,其所悟内涵亦决不可违背圣教宗旨,否则所说皆成外道戏论,与宗门真旨无关。
如是,宗不离教、教不离宗。 世尊因己所悟故,为世人宣说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即是从宗出教; 世尊所说法语集成文字,流传人间、久住世间,即成经典;然而如是经典中所说者,皆是宗门下事,不外宗门所悟义理意涵。世人恭阅 世尊圣教经典,详细思惟体究之,一朝缘熟而悟得万法理体之第八识心时,即名从教入宗。是故宗门与教下本同一源,皆从第八识实相心来:所悟是第八识实相心,悟后所说则说第八识实相心。由是正理,任何人皆不许妄言“教门异于宗门,教门所说与宗门所悟不同”,若有作是说者,即名凡夫外道邪见,名为不通教门、亦不通宗门之凡夫邪见。宗门祖师常言:“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即是此义也!
复次,禅宗之悟既属大乘佛法,则必有果可判:或成究竟佛,或为等觉菩萨,或为诸地菩萨,或为三贤菩萨乃至十信位菩萨。若属二乘解脱道之修法,亦必有果可判:或成辟支佛果,或成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或为俱解脱阿罗汉,或为慧解脱阿罗汉,或为三果、二果、初果圣人。如是三乘菩提之修证,无一不可判果者。若言宗门之悟不摄在三乘菩提之果位中,乃至狂言一悟即至佛地而主张不能判其果位者,则彼成佛之果位是否不摄佛法证量果位?若然即非成佛,即成“外道佛”,所悟皆不摄在佛法果证中故;若所悟是佛法所摄者,则必摄在成佛阶次之五十二阶位中,焉可说其悟境无果可判?是故一切佛法中之修行者,所证般若境界无一不可判果者;其判果者,要在如实而判,不依增上慢心而作妄判,方是真修佛法之人也!若不知应判何果,若不能自判其果,则其人显然无智自验,尚不能自知所处果位名目,焉知悟后如何进修增上佛法、渐次迈向佛地?则成狂慧无智之愚人也!空言一悟成佛,究竟有何实质意义?宗门一切禅和,对此皆应具有正见,方免自误而又误人,贻患后身。
复次,成佛固以宗门初悟第八识真如心为基础,方可渐次进修而成就究竟佛道,是故宗门初悟所得根本无分别智(即是华严及起信论所说之阿赖耶识本觉智),实是成佛法道之入门;若不能悟得宗门第八识本觉智胜法,则不入此门,即无成佛之道可言。然而入门之后,如何次第渐修而后真能成佛?实言之:端赖一切种智。明言之:十方法界一切佛土诸佛,无有不得一切种智而能成佛者;诸大阿罗汉之所以不能成佛,咎在未证第八识本觉智般若;诸大菩萨尚未能成佛者,咎在一切种智尚未具足圆满;故说一切种智即是成佛之根本,不具足一切种智者永不能成佛。然而一切种智之义理内涵,今时竟然无人知之;乃至一切种智所依理体之第八识如来藏,竟敢公然否定之。如是不证一切种智所依理体之第八识如来藏,不证如来藏所含藏之一切种子内涵,不证一切种智,竟敢公然主张其错认为真如心之意识心即是实相心,而且公然主张宗门与教门无关,又公然将成佛唯一法门之唯识门一切种智增上慧学,判在般若总相智、别相智之下;然而一切种智乃是悟入般若总相智、别相智以后,方能修学之增上慧学,彼等却因自己未能修证故,便判在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之下;乃至将唯识一切种智判在宗门错悟者落入意识生灭法之凡夫见解以下,其妄乃尔,殊不可与语。由是缘故,正德居士不得不以大量开示解说,详细辨正之,其老婆心切溢于言表,致有此书钜大篇幅问世,欲令宗门广大禅和普获其利。兹以此书出版在即,邀序于余,即以略述法理及缘起,以代序言。
佛子 平实 敬序
时值二○○五年初春
下一篇:02 自 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