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3 答-20
2015-04-15 23:06:19  类别:真假禅和
答-20 P287-293
答20:
传圣法师来文:
【吾人亦不可以将“法离见闻觉知”之句来否定此“灵知”之说,“法离见闻觉知”之意也只是说,法不在见闻觉知上,不可错认见闻觉知为本心也,故由此可知:“法离见闻觉知”之知乃是妄知,待缘而有,缘无则无,故此知非是灵知也。古德又云:“法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记。”其意者,应作是解:法不属知者,因离念故,法不属不知者,因灵知故。由此故知“离念灵知”实无法义之错误。是故务请莫乱加评判而骚扰佛教界之学人。】
谨答:
“法离见闻觉知”,所指的是自心如来藏本身离于六尘之见闻觉知,无始以来从不觉知万法;既然是离于六尘之见闻觉知,所以非常幽隐,不可能被未悟者见闻觉知之意识心所觉知;未经禅法之参究而亲证自心如来所在者,都无法经由知见之传授就能了知如何是离见闻觉知之法,必须亲证第八识者才能真实觉知祂的离见闻觉知,否则一定会像大德一样的误会。亲证自心如来者,经由意识现前观察了知到自心如来藏之不触六尘、离见闻觉知的法相;这种经由亲证而知之智慧,乃是意识所证之根本无分别智,此智是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智慧,并非自心如来藏知自身之离见闻觉知,亦非如来藏知自己离见闻觉知。能知如来藏离见闻觉知的觉知心是第六意识,被意识觉知恒离见闻觉知的心第八识如来藏,不是同一个心证知自己离见闻觉知,这才是佛所说的八识心王和合并行运作的方广要义。大德错解佛法故,要将能见闻觉知之意识“灵知”体性强行划归本来就离见闻觉知之自心如来,想要把见闻觉知的意识变成离见闻觉知,只有让天下正信之禅和们窃笑罢了。
至于大德所说:【古德又云:“法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记。”】其实是南泉普愿禅师为徒弟赵州禅师所作的开示,但是大德依旧误解得很严重。今以原文证明大德的错解有多么严重。【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还许趣向也无?”泉云:“拟向即乖。”赵州云:“不拟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廓同太虚,岂可强是非耶?”州于言下大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九)
赵州未悟前依止南泉学禅,有一日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回答:“平常心就是道。”赵州又问:“想要证得这个平常心,是否允许往哪个方向寻求?”南泉回答:“如果准备往哪个方向去求,那个心就已经背离参禅的正知见了(想寻找平常心、想要住于平常心境界的心,已经落入意识觉知心中了)。”赵州说:“不弄出一个方向来,又如何知是道或非道呢?”南泉回答:“真正的道,不属于六尘见闻觉知的知;但也不是完全的无知;于六尘中的见闻觉知是妄觉,但是若说真心完全无知,就同于草木一样的落于无心无记中了。若是真的通达对万法不拟、不趣的正道时,那个真心从来不落入六尘万法当中,廓然无边,犹如虚空般的广大空寂,还可以强作是非吗?”这意思是说:真正的道是指真心如来藏,所悟的这个心是不落入六尘的知与不知二边的;如果是处于六尘中的了知,那就是妄觉;如果因此而说真心完全无知、如同木头石块一般的话,那就完全是无记性的无情了。
所以真正的悟入宗门时,不但可以通教门,也一定可以通禅宗真悟祖师的开示;因为如来藏不触、不知六尘,但是却不是如同无情一般的完全无知,祂能了知众生的七转识在想什么,祂能监机照用而出生许多功德,不是大德落在第六意识的凡夫见解臆测所能知道的。所以大德说:“其意者,应作是解:法不属知者,因离念故,法不属不知者,因灵知故。”其实误会很大,因为这句经文中所说的法是指真心如来藏,不是指如来藏所出生的种种法;这个如来藏法不属于六尘中的知,不是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的知,因为这个知是六尘中的知,不可以将六尘中的知修定离开语言妄念就妄说是无知,离念时仍然是在六尘中了了分明的知,不可以说“不属知”,大德这话是睁眼说瞎话,是指鹿为马。既然离念灵知的知是在六尘灵知,那就是南泉禅师所说的妄觉,怎可狡辩说灵知而又不属知,大德这么说,真是痴人说梦。所以大德说:【由此故知“离念灵知”实无法义之错误。】实际上是法义上之严重错误。所以大德说:【是故务请莫乱加评判而骚扰佛教界之学人。】如今证明大德说这句话,正是误导学人走入岐路之中,正是对正法“乱加评判而骚扰佛教界之学人”,“是故务请莫乱加评判而骚扰佛教界之学人。”
大德既然引用古德之对话,就要遵照其前后文之原意,因为现在资讯流通极为发达,天下人都有机会读到祖师原文语句故。如今大德为了要让“离念灵知”合理化,盗用了古德之言语,将祖师“不知是无记”强行曲解为“不知即是灵知”,这般的强词夺理、曲解原意,只因为大德所悟的心,是违背佛菩萨与真悟禅师所说离见闻觉知的实相心,落在“离念灵知”中,而离念灵知的过失被 平实导师拈提检点出来了,大德想要补救自己的过失,挽回信徒与利养,所以不思及早改正错悟妄语,却写出此文章来混淆是非。大德若想理解“离念灵知”何以非真者,应该多花一点心思来了解障碍大乘见道与修道之我见、邪见、常见、断见之内容。大德落于识阴我见中,和圭峰宗密一般,应当早日谦虚的自我检点:如何才能断除落在识阴中的我见?
落在识阴我见、邪见、常见、断见中是极容易、极平常的,想要远离则是相当困难的,否则,应该佛门一切人都可以稍事学法就轻易断除我见,就会造成初果圣人满街走的现象。但是自古以来,学法的人亲证初果的并不多,所以大德也不须太过羞愧。但是若想证悟佛菩提道,真正的证悟宗门下事而进入佛门的内门之中,则须累劫培植大乘见道相应的福德智慧资粮,得要有值遇善知识的大因缘,才有机缘远离大乘见道之障碍。所以大慧宗杲禅师曾说:“南泉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圭峰谓之‘灵知’,荷泽谓之‘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要见圭峰荷泽则易,要见死心则难。”这意思是说,南泉所说的“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的这个知字,圭峰宗密解释作“灵知”,荷泽神会解释作“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可是黄龙死心禅师却说:“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大慧宗杲禅师则评论说:“宗门学禅的人,想要见到圭峰宗密与荷泽神会的落处倒是很容易的,可是想要见到黄龙死心禅师的落处,可就很困难了。”意思也就是不肯荷泽神会与圭峰宗密的离念灵知心。难道大德的修证比 大慧宗杲更高?竟然公开的写文章反对 大慧宗杲禅师的开示。
永嘉玄觉禅师于《禅宗永嘉集》中说:“无知之性,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领会难为。入初心时,三不应有:一恶,谓思惟世间五欲等因缘;二善,谓思惟世间杂善等事;三无记,谓善恶不思阒尔昏住……慧中三应须别:一、人空慧,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镜像水月。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见中三应须识:一、空见,谓见空而见非空;二、不空见,谓见不空而见非不空;三、性空见,谓见自性而见非性。”
永嘉玄觉禅师说:“离见闻觉知之体性,祂不同于木石之无知,这是明心见道之入处,很难以意识心思惟领会而得。而要能达明心见道之入处,有三种情况要避免:第一种是恶,就是不能远离世间五欲之攀缘思惟;第二种是善,虽远离世间五欲之攀缘,却思惟著世间杂善等事;第三种是无记,世间之善恶均不思惟,只是寂静的住于不明白而无所觉知之昏暗境界中。于明心见道之入处,要有智慧能拣择:第一人我空的智慧,了知五阴非我,五阴中无我,五阴中之见闻觉知我如同龟毛兔角般,是不可得的法。第二法我空的智慧,了知五阴所受用之见闻觉知诸法,皆是缘于假有之色身而现起,非是真实常住之法,犹如镜像水月一般,不可执捉。第三空空慧,了知所缘之人空、我空法尘境,及能缘之意识心所得之人空慧、法空慧,自相与自性都是空,不是自在的法。而于见道时,有三种情况也应该要能识别:第一空见,于见到空性心之所在时,同时见到空性并非空无法性的断灭空;第二不空见,是见到实有自性而不空的空性心时,也见到真心第八识并无形色物质,所以非不空;第三性空见,是说见到识阴虽有种种能见、能闻…乃至能觉、能知之自性,但是这些自性却又都是没有真实常住的自体性。”
永嘉玄觉禅师又更明确的指出,真心本性无知──恒离六尘中的见闻觉知之性;这是明心见道初心所证者,而能够见道之意识觉知心之见(也就是知),既不是真心本性之空性本身,也不是真心本性不空之佛性本身,这就表示意识觉知心与宗门所悟的本来面目,是不同的心、不同的体性,大德主张圭峰宗密能悟的“离念灵知”与所悟的“离念灵知”乃是同一个心,这是自心见自心的法,通不过永嘉玄觉禅师“见空而见非空”、“见自性而见非性”之检验,也违背方广经中“心不自见心”的圣教,也使得八识心王少了二个识而残缺不全,不是正确的佛法。所以,一定是由第六意识觉知心的能知、能觉、能寻觅、能参禅的自性,来寻找从来不返观自己,寻找从来不知不觉、不能寻觅真心的第八识如来藏,这样的开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宗门佛法,也完全符合圣教量。所以大德违背理证与教证,而说“离念灵知即是宗门所证悟的真心”,认为并无法义上之错误,是理证不足、教证不足,事证亦不足;这种处处违教悖理之主张,正是严重的骚扰佛教界学人之罪魁祸首,严重的误导学人堕于我见深坑中,障碍学人大乘见道之因缘,过失之多数之不尽,大德不可不慎也!
下一篇:24 答-21
上一篇:22 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