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前面已经由杨老师跟各位介绍了“五蕴空相的证入”,那从这一节开始,由我来跟各位介绍“四加行”。
修四加行是有分大乘跟小乘,我们现在所介绍的是大乘的四加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我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自身是不是具有修四加行的一些前提。
首先,要修四加行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具足种性,也就是要能够具足菩萨的种性。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是相对于声闻种性或者缘觉种性来说的,声闻种性跟缘觉种性,它与菩萨种性有很大差别的;因为菩萨种性就是,能够为正法的流传,还有整体的佛教将来的永续流传,能够考虑;可是声闻种性或者是缘觉种性,他们是修解脱道,不是修佛菩提道,所以说修解脱道而不修佛菩提道的这些声闻、缘觉人,他们是以自己的解脱当作首要的目标,而不考虑佛法的永续流传。
因为,如果说声闻跟缘觉他们要考虑到佛法的永续流传,这样就会妨碍他们获得解脱、最后入无余涅槃的实证。因为要实证无余涅槃,获得究竟的解脱,那是要把世间一切都舍弃的,而且是连正法也要舍弃;因为如果不舍弃一切法,对于三界里面的种种事相乃至正法的弘传还有所忧心、有所挂虑的话,这样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的;因为,如果说心中还系念着正法是不是可以永续流传,众生是不是能够获得正教,这样子他心中就所罣碍。所以说修声闻、缘觉的人,他如果说具有声闻的种性、缘觉的种性,他是不会考虑到众生的需要;众生如果说具有邪见而不能入无余涅槃,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他会说“他不懂得什么叫作苦”,他只是这样子怜悯他,随缘教导;可是声闻、缘觉人如果一生尽了,他就认为他的缘已经尽了,他跟众生的缘也已经尽了,这样的话,他就要舍弃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说,佛法的流传,正法是不是可以利益一切众生,那就不是声闻、缘觉人他们这种种性的人要去考虑的。
如果说具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的人,他要修大乘的四加行,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心中没有办法在大乘法中,跟菩萨要实证第八识如来藏这样子的一个法完全相应的。也就是说,如来藏这个法祂是世出世间,可是声闻、缘觉人他们所要实证的只是出世间。所以说,因为如来藏第八识是世出世间的胜妙法,所以说如果心中只有出世间而没有含摄世出世间的话,这样子的话,就不能完全相应。
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就是,能够对一切众生能够慈悯,能够对于众生的法身慧命能够产生悲悯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菩萨,他看到佛教界里面很多的众生被错误的知见所误导了,这个菩萨一定会奋发起来,以他所知道的正知正见来破斥邪说,来救护众生,让众生能够回归正法,能够在正法的熏陶之下,能够迈向解脱;乃至因为他这样子的慈悯心,可以让更多的众生能够成为菩萨,然后让菩萨的僧团能够兴盛,来利益更多的人。他的想法一定是这样子。而且,这个菩萨还会因为菩萨僧团的永续流传,而在菩萨的僧团中长久地修行,永不离开。这样子才是具有菩萨种性,因为这样子才能够显示出菩萨的悲心;而且也因为他能够为整体来考量,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也显示出他的解脱果德。这样子能够慈悯众生,又有解脱的果德,这样才是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具有这样的菩萨种性的菩萨,才有可能在修四加行的时候,能够最后具足四加行的观行;然后最后因为参禅的关系,能够实证第八识,实证永恒不灭的如来藏,因为这样子而能够获得菩萨的初果,也就是在菩萨五十二位阶里面就是第七住的明心见道。
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先培养自己的菩萨种性,让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心胸宽大、慈悯众生的胸怀,这样的话就是修四加行首先的第一个前提。
如果学人能够检查自己说“我是有这样的胸怀,我不会只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来修学佛法”,那么这位学人就可以仔细去选择真正的善知识,跟真正的大乘了义正法的道场,去亲近真善知识,这个时候他就应该要去归依三宝。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呢?因为如果要修四加行的话,事实上还要有广大的资粮。也就是说,一个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他要修四加行,当他有了菩萨的种性的时候,他还要有广大的资粮;如果没有广大的资粮,菩萨是没有办法在世间里面来实证世出世间法的,那当然没有办法有那个福德来实证第八识,能够有那个福德来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要修四加行,除了具足菩萨的种性之外,还要广大的福德。
修集广大的福德,首先就是要先归依三宝。因为归依了三宝之后,能够让自己信受佛陀,能够以佛陀作为身教的一个学习榜样;还要以佛法作为行为的准则,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佛法的一些基本的律仪;另外还要有归依僧宝的这样的信心,也就是说对于大乘的菩萨僧要能够具足信心,能够归依于大乘的三宝。
能够归依了三宝之后,还要能够护持正教,也就是说,对于所亲近的菩萨道场,能够深心的去拥护;因为,如果说大乘法没有菩萨僧团的永续流传,这样子的话大乘法也不可能真正的弘扬,也不可能长久地住世。就像说,如果是声闻的僧团,它是无法永续的流传。因为如果是一个声闻的僧团,在声闻僧团里面,如果他所实证的是声闻的四果,他成为阿罗汉;他成为阿罗汉之后,他舍寿的时候就入了无余涅槃,这样的话,阿罗汉在世间就不再继续度众了;这个声闻僧团里面以后就不会有四果人了,因为他已经入了无余涅槃。那如果是三果人呢?三果人如果说他舍寿之后,他也不还人间;所以三果人他实证了之后,他舍寿之后他就生到色界天去,然后最后就解脱了;他就不在人间继续度众,来延长这个声闻僧团的弘法利生的事务了。
同样,在声闻僧团里面的二果人,他虽然还会来人间一次,可是当他生天——他因为获得声闻的二果成为一来人,他会先生到天上;可是天上的时劫非常久远,所以当他上生了欲界天,再重回人间的时候,人间已经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时候正法也就灭了。所以说,在声闻僧团里面证得二果,他生天之后,他也不会继续留在人间来弘法利生。那初果人呢?初果人虽然七次人天往返,可是他一样会生天;一生天一样是几百万年过去了,在人间的声闻僧团就不再有真正能够实证声闻菩提的人能够住世。所以,声闻僧团他是没有办法在人间长久地利益众生的。
所以说,只有菩萨的僧团,因为菩萨永不入无余涅槃。而且菩萨他即使证得菩萨的初果,他也会发愿说,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他一定会愿意在人间继续修行,继续在人间度化有情,而不会想要生天去享受天福。因为生到欲界天,虽然能够享受天福,可是享受天福那是自己的受用啊!众生在人间受种种苦,而没有种种的正见,让自己又沦堕于三界的流转,那不是非常的可怜吗?所以,具足菩萨种性的菩萨,他一定会思考到这样的问题,他一定会对于人间的众生产生极大的悲悯心。所以说,菩萨证得初果以后,他也不会想要生到天上去享受天福;他一定会继续留在人间,继续弘法利生。因为菩萨的初果人都有这样的心胸,那当然菩萨的二果人、三果人乃至四果人,同样都有这样子的广大心量,愿意在世间里面让这个菩萨的僧团能够永续地有解脱法,有般若智慧的实证的这种法,能够继续在人间永续地流传,能够利益广大的众生。
所以,一定是具有菩萨种性的菩萨,在这个菩萨的僧团里面继续修行,以他的解脱的果德,能够配合整个僧团的弘法,然后让整个僧团和合,而能够永续地把正法传播下去;这样的话,这个菩萨的僧团才能够长久住世,能够利益一切的众生。如果说声闻人,他没有菩萨的种性,他即使进入了菩萨的僧团,菩萨的僧团里面是可以包容这样的声闻人;可是这样的声闻人,他要实证菩萨的初果,要能够进入七住位明心见道,那是非常的困难的。因为声闻人在菩萨僧团里面,很容易显发出他声闻的那种气息,也就是说他总是考虑到自己的道业而已;他不会考虑到:整个正法应该如何弘传?我应该如何来遵守菩萨僧团的种种的规定?
所以说,一定是具有菩萨种性的人,他归依了三宝之后,还能够护持正教;因为能够护持正教,所以说他就逐渐具有广大的福德;因为有了广大的福德之后,他才逐渐能够进入性障的伏除,然后才具有修四加行的资格。
这样子怎么说,除了护持正教修集广大福德之外,还要来修除性障,才能够修四加行的观行呢?因为如果说一个菩萨没有伏除性障的话,他在作观行的时候,他一定没办法专心的在法上用功,他一定会落在事相上,落在性障上面;然后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事,不管是家庭的关系,或是在工作的场合里面的关系,乃至进入了菩萨的僧团里面,也会跟其他的菩萨产生扞格。也就是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他会产生种种的贪瞋的现行,而且这个贪瞋的现行是非常的激烈的,而显现出他极重烦恼。因为他的极重的烦恼不能伏除,所以说就显示出他的性障深重;那性障深重,就没有办法专心在法上用功,没有办法专心地很纯粹地来护持正法,他就没有办法真正地进入四加行的修行。
所以说,一个菩萨具有了菩萨的种性,他要归依三宝之外呢,他要护持正教之外呢,他还要能够修除性障,让自己的贪瞋痴的烦恼能够逐渐地降低。因为把性障降低之后,才能够专心于法,然后对于身边的种种的事相能够不挂意,能够修种种的忍辱行,来让自己安住于法上,而不在事相上去着墨。这样子能够把性障也伏除了,这样子才能够说这个菩萨他开始具有修习四加行的一个资粮。所以,菩萨要修学四加行的观行的时候,一定要先具有这些条件。
除了这些条件之外,还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在我们北传的大乘佛教里面,有非常多的所谓大乘的道场;因为我们北传是以大乘佛法为主,所以有非常多的佛教的大乘团体。可是对于佛法的核心的内涵,彼此的见解就不一定相同了。譬如说,真正的佛法是八识论,是要有永恒存在的第八识如来藏,才能够真正来作四加行的修行,而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可是如果没有承认八识的法,而想要来作四加行的话,那也是不能够成功的。因为八识论跟六识论,乃至七识论,或是说有所谓的九识、十识等等,对于法界的八识的这种事实,不管它是减少了而成为六识论或是七识论,或者是把它增加了成为九识论、十识论,这样子或增或减都没有办法能够来修四加行,因为对于法界的基本的认知他就产生了错解了。如果说对于法界的实相产生了错解,那就没办法获得真正的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获得佛法的智慧,修四加行也只是变成学术的研究,而不能实际获得菩萨果位的实证。所以说,第八识的存在是修四加行的一个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没有办法成就四加行的观行。
至于说为什么一定要有第八识的存在,才能够让四加行能够成就呢?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下一节再来简略地来说明其中的原因。欢迎大家明天继续收看!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