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第019集 菩萨不起嫉心与悭心 高正国老师
2020-02-22 20:47:58  类别:胜鬘经讲记(一)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节目。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胜鬘十大受中的第四个与第五个大受,就是“菩萨不起嫉心与不起悭心”这个题目。这个议题在菩萨道修学上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见,今天的探讨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为何“不起嫉心与不起悭心”这两个法在圣教中常常被特别列出来,大家了解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两个法对于修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始我们先来看“嫉”与“悭”的内涵,在《成唯识论》卷6中对这两个心所法的解释为:
【云何为嫉?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妬忌为性;……深怀忧戚,不安隐故。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云何为悭?耽着财法,不能慧舍,秘悋为性;……此即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悭相用故。】(《成唯识论》卷6)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知道,“嫉”本质上是瞋恚的品类,而“悭”是贪爱的品类,所以嫉与悭是摄属于六根本烦恼中瞋与贪的品类;也就是说:如果断除了瞋恚就不会有嫉,断除了贪就不会有悭,所以说“离瞋无别嫉相用故”、“离贪无别悭相用故”,这是我们可以先了解与掌握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稍作解释:首先“嫉”,主要指的就是因为对别人的名利、财富、地位,乃至修证上的成就等等,不能安忍、与内心产生忧戚,也就是产生了妒忌心,因此说“不耐他荣,妬忌为性”;所以别人的荣华或成就-对他来说是一个逆境、或者是苦的境界-是他所不希望的,因此说嫉是“瞋恚一分为体”。接下来“悭”,主要指的就是因为对于自己已得的财物、以及所学之法,非常的贪爱、耽着,希望秘藏着,并且不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布施或者教导他人,所以说“耽着财法,不能慧舍”;这基本上还是因为严重的贪爱所引生或者等流出来的,因此说“贪爱一分为体”。虽然菩萨也要获取世间资财来利乐众生,也要对于无量法门生起“善法欲”或“善法贪”,但是并不是说要去生起染着心而不去布施给众生,这是我们首先要分清楚的。
上面了解了嫉与悭的意思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心所法所衍生出的问题。首先是嫉的部分,诸位观众其实可以很容易了解:嫉心实质上对于自己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别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嫉心而有损伤,反而让自己内心产生忧戚与不安隐之烦恼、以及熏习了不好的种子,也使自己离菩萨之广大心量越加遥远。而如果心中“深怀忧戚、不安隐”,那要如何修行呢?因此实际上说起来,嫉妒心实在是没有意义的,对于自己或者他人一点好处都没有;有智慧的修学者在这种状况下反而应该为对方生起随喜赞叹之心,自己也能够有一分功德,而且也有可能因为赞叹对方的缘故而让对方受到鼓励,让对方在善净法方面能够更加精进增益;而这样也符合胜鬘十大受中有关四摄法的开示。那如果因为嫉心而造作恶业、或者障碍对方成就善法,那就更属于愚痴的行为了;所以要当个有智慧的人一定要随喜,不管那些好事是谁作的都要随喜,只要是利乐众生的功德可以成就,不必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完成,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心量更加广大。接下来是悭的部分,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如果实际上自己有能力,可是因为悭心而不愿意帮助别人,这是不懂得佛法中布施的道理、也不晓得布施度的重要,同时也显现出了此位有悭心者的过分贪着。我们也必须了解的是:一般宗教或行善团体也乐于助人,而菩萨们的布施可以包括财物布施、无畏施与法布施,范围非常广泛,可以作的布施范围远比一般众生广泛许多,而如果菩萨被悭心所障,那岂不是不如一般能够作布施的世间人。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行者务必要远离嫉与悭这两个法,尤其对于菩萨道之修学者更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来看在《胜鬘经》卷1中的开示: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是胜鬘十大受中的第四个与第五个大受,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身色与名利、财富不起嫉心,对于自己的世间财及内外法财不起悭心。底下我们就分别来作探讨。首先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那这个是我们必须要了解说,此世的色身是否健康无病、是否庄严主要是属于异熟果报,与前世的救护众生、以及供养三宝等等是有直接的关系;而此世的资财是与前世的布施行有直接的关系。而别人的色身庄严、资财丰饶,是因为别人前世修行十善业、或者三乘菩提所得——是因为因果而呈现的果报;不应该起嫉心。所以应当要了解的是:如果自己有好好修行与布施等等,就自然会拥有这些可爱的异熟果报。相对的,即使是起嫉心也无法拥有,反而会有大过失。接下来我们同时也应该去观察身色以及外众具的本质,这些都是属于生灭无常变异之法,无法长久拥有,因此如果产生贪着也将引生种种的过失;同时修学者对自己的身色及外众具,都应当要远离执著,何况是对别人而与自己无关的身色及外众具,更是不应该执著、也不应该生起嫉心——因为这又是离自己更远了。再者,如果生起嫉心表示他的心量是狭小的,这当然明显违背菩萨的心性以及菩萨道,因为菩萨是以利乐众生为首要。在《胜鬘经讲记》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
【心中若起了嫉妒心,也许众生的意识并没有感觉到;可是他的意根与如来藏也许会领受到,假如互相之间的缘够深的话。这是很厉害的,所以这样会障碍自己摄受众生,因此不要对众生生起嫉妒心。】(《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138-139)
所以如果常起嫉心,对于菩萨道会是有严重而且深远的障碍,而这些道理并不是一般人之知见所能了解。
再来,我们来讨论悭心的部分:就是经文中所开示的“于内外法不起悭心”的部分。我们都知道故悭,它是属于菩萨戒的十重戒之一,因为菩萨无论是世间财、或者内外法财都要尽力去作布施,如果反而生起了悭心,那这绝对是违背菩萨道的精神。在《胜鬘经讲记》第一辑中 平实导师开示:
“因为怕指导了别人以后,别人跟他一样高明,他就没有特出的地方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有这种念头的时候,道业就无法突飞猛进,这就是于内法起悭。于内法起悭的人,道业的增长就会很迟缓,因为他无法成就众生。”(《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140)
事实上,法布施是三种布施中之最殊胜者,如果菩萨因为悭吝心而不去作,那布施度便无法修好;而实际上法布施之后自己的法并没有任何的损减,反而是能够提升与增广。这是因为底下的几点原因:第一点,菩萨为了要解释法义给对方听,当然自己要先熟悉法义,因此能够令自己对于法义的了解更加深广微细。第二点是,菩萨为了让对方能够了解,必须要有次第而且吻合逻辑的解释、以及应用方便善巧,这些也都是在熏习自己五明中的因明与声明。第三点是,菩萨法布施能够增长众生的智慧,也是在累积自己的福德;是自利利他的。第四点是,菩萨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会发现自己哪方面比较不足,而需要再加以补强、或者请教善知识。所以由上面几点我们可以确信:法布施其实是会增长自己的福德与智慧的,是属于自利利他的行为;相对的,如果对于众生起悭心,也是代表心量不够广大,对于菩萨道也会产生严重的障碍,因为这也显示菩萨六度中的第一度布施度都无法修好,更何况是其他五度呢?同样的,菩萨对于自己所熟悉的世间技艺,只要有利于众生,也能够教导他们,并方便接引进入佛法之中。
接着我们再从其他经论来看,在胜鬘十大受中将“不起嫉心与不起悭心”特别从二十种随烦恼中突显出来,必有其重要之处。我们先来看九结的内涵,在《瑜伽师地论》卷84中开示:“结虽无量,就胜而言,略有九结。”(《瑜伽师地论》卷84)也就是说烦恼结虽然有很多种,但就其中力量比较大、比较重要的有九种:包括第一个、爱结,第二个、恚结,第三个、慢结,第四个、无明结,第五个、见结,第六个、取结,第七个、疑结,第八个、嫉结,第九个、悭结。所以九结中的前七个的属性是属于六根本烦恼,这是因为见结与取结二者都是属于恶见的属性,第八个与第九个就是嫉结与悭结;因此九结中,特别将二十随烦恼中的嫉与悭挑出来,依六根本烦恼的属性及“嫉”与“悭”而施设了九结,可见得嫉与悭的重要性了。那这也反应了十大受中的第四个、跟第五个大受的重要性之所在,因此在《瑜伽师地论》卷83中开示说:“言离系者,离九结故”(《瑜伽师地论》卷83),代表这九结是要离开烦恼系缚所应该对治的重点。
另外我们再来看八种缠的内涵,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中开示:
【缠有八种,谓: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悭、无惭、无愧,数数增盛缠绕于心,故名为缠。谓随修习止举舍相,及彼所依梵行等所摄净尸罗时,缠绕于心。】(《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
这主要指的就是修行人在修学止观与清净梵行的过程中,缠绕于心的八种障碍。诸位观众应该也留意到:这里也出现了嫉与悭;代表有这两种心所法缠绕,那就代表心不清净,当然止观与梵行就难以成就;而止观与梵行也是菩萨所当修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然也是菩萨所应当要对治的。所以无论从九结或者八缠、以及从胜鬘十大受中都可以看得到嫉与悭的身影,可见其重要性所在,所以佛菩萨才会在各种法义与施设中重复再提醒。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悭嫉所缠的严重过失,通常这些众生是非常重视外我所。而在圣教中也常开示:菩萨说法时,通常他会观察根器,对某些众生是不为其解说较胜妙的法义;这里面包括贪着利养、悭嫉所缠者,不为说法,因为贪着世间利养之外我所者,如果再加上悭嫉所缠,那代表要修学三乘菩提就非常不容易,所以就比较属于非法器的众生所含摄;因此要接引这类众生就不必勉强,需要观察因缘而再接引之;因为单是修学解脱道就要逐渐远离对于识蕴假我之贪着,何况还不是属于假我的外我所——这已经是离得更远了。因此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反思:如果自己是属于悭嫉所缠者,佛菩萨要接引我们就相当的困难,因为善根福德尚未具足的缘故,这是我们自己要留意的。
另外我们需要知道悭与嫉的对治方法,其中布施破悭心,这是很直接的;只要慢慢养成布施的习惯,知道财物的本质、也知道布施的种种利益,就能够破除悭心;而对于嫉妒心,则可以由常常对众生作随喜赞叹来加以对治,并且应该思惟:我自己行菩萨道,本来就是希望一切有情能够得到丰饶而无所匮乏,而如今这些有情是自己勤苦艰难乃能获得财物,我为何要对他们生起嫉妒心;我本来应该以自己的财物来布施给他们,何况他们是自己凭努力获得,我本来就应当要随喜,而怎么能够反而生起嫉妒心呢?有智慧的菩萨于此略作思惟就能够逐渐远离嫉妒心了。
那这里附带一提,事实上在经教中有各种烦恼的分类。在《瑜伽师地论》卷8中开示:
【烦恼分别者,或立一种,谓由烦恼杂染义故;或分二种,谓见道所断、修道所断;或分三种,谓欲系、色系、无色系;……或分九种,谓九结,……或分十种,……或分一百二十八烦恼,……】(《瑜伽师地论》卷8)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烦恼分类而来含摄所有的烦恼,差异只是分类的方式、分类的粗细、或者着重面不同而已。譬如上述把烦恼分成十种,也就是说把六根本烦恼中的恶见再细分为五利使,因此变成十种烦恼;这是强调知见在修学上的重要性。而将之细分既然可以被分类,这代表说烦恼是可以完全被了解及断尽,因此慧解脱阿罗汉是十智具足,包括了无生智;无生智的意思就是说:完全了解我见和我执全部断尽的内涵,也称为“解脱知见知如真”,因此有无生智的慧解脱阿罗汉是极少会再退转的。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佛世尊因为已经断尽烦恼障,所以就可以为众生施设种种烦恼的分类、也可以为众生解说断尽烦恼障的方法,当然 佛世尊也可以为众生开示更深细地断尽所知障的方法。我们再引一段《法华经讲义》第四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与诸位共勉:“所以心量要够大,够大的时候你的行为与想法就会不同,行道就会很快速。”(《法华经讲义》第四辑,正智出版社,页81)因此有大的心量就可以修学更广大深妙的法义、也可以荷担更重的如来家业,当然可以远离心量狭小的嫉与悭之心所法了。诸位知道了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愿意作个心量广大的菩萨。
今天所谈的两个心所法“嫉”与“悭”,我们也可以再从不同角度来看。第一个、是对别人起嫉,而这里面会产生“嫉”当然是跟我执与我见有密切的关联——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他人的成就。因此修学者要提升自己的层次,扩大心量来对治,心想行菩萨道就是要利乐众生,众生无论在哪个方面提升或有了成就,这本来就是自己所期望的,也是自己行菩萨道的目标,怎么反而生起嫉心呢?因此这样的心行是违反自己的初衷。第二个、是对别人起悭,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因为没有惠施给别人而自己好像就减少了损失,可是实际上自己是损失了培植福德与提升智慧的机会,反而非常不利于自己的道业、也丧失了与众生结善缘的机会,当然也违背了菩萨之四摄法;因此菩萨必须要突破“悭”这一个障碍。第三个、是有关对治的方法,也就是说:有智慧的菩萨会针对这两个心所法好好去观察违犯“嫉”与“悭”的过失、以及远离嫉与悭,而相对的作到随喜赞叹与惠施众生的功德。所以无论对于新学菩萨或上位菩萨都是要远离嫉与悭,要知道无论是哪一类的菩萨,在道业上的提升或成就,其实都是对正法的弘传久住、以及对自己的道业是有利益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作一个简单的结论。第一点是,今天探讨的主题是“嫉”与“悭”这两个烦恼心所法,在许多的圣教开示之中都会发现它的踪迹;既然是重复被提起,就可以知道远离嫉与悭的重要性了。而重要的问题必须要优先被处理,因此我们在这两个烦恼心所法上的灭除,就要特别地用心。第二点是,菩萨的特质就是菩萨性,而菩萨性的展现当然要有广大的心量,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远离嫉与悭;而胜鬘十大受的第四个与第五个大受刚好就是在开示有关嫉与悭的法义,所以透过观察嫉与悭之远离、与系缚的功德与过失,就可以产生力量而让菩萨性顺利地开展出来。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下一篇:第064集 从因明学来看佛学研究与实证的佛法修行 正祺老师
上一篇:第018集 胜鬘十大受简介 高正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