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079集 实义菩萨已分证佛菩提智 正元老师
2020-02-14 10:40:04  类别:胜鬘经讲记(一)
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本节目是 平实导师所著作的《胜鬘经讲记》一书的导读。
《胜鬘经》是《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的简称,这是属于第三转法轮的经典;经中阐述了唯一佛乘、成佛之道,尤其详述了:属于烦恼障的四种住地烦恼,以及属于所知障的无始无明、无明住地上烦恼的内涵以及差别。而有一位导师级的法师,因为他不懂得大乘法的真义,因此在他所著的《胜鬘经讲记》中对经文的注解有许多的错误。接下来,我们就继续针对这位法师诸多的错误注解,分段来作辨正。
我们在上一次的节目最后,谈到这位法师对经文中“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这一句的注解是:【这是“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所能断的。】(《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2003年4月新版二刷,页166。)也就是说,这位法师在这里加上了“大力菩萨”,但经文中此处原本却没有指涉大力菩萨,而是这位法师擅自加上去的。对一位具有正信的佛弟子来说,经文中的文字及意涵绝对不可以擅自更动或增减;这位法师在这里擅自加上了大力菩萨,变成大力菩萨也如同二乘圣人一样无法断无明住地了!这样就把菩萨拉下来跟二乘圣人一样了,这就是这位法师的目的。这位法师一向认为阿罗汉即是佛,二者的证量是相等的,差别只在于福德多寡的不同;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其间的差异是大到无法比拟的。
这位法师不懂而装懂,并且擅自增减经文中的意涵,作了过度的解释而出了大问题。所以我们说,这位法师对这一句经文是甚解了;“甚解”就是解释得太过度了。古人有一句成语说:“吾读书,一生不求甚解。”甚就是太过度,太超过而变成不当了。譬如爬山,你说:“我要爬到顶点。”可是到了顶点就该停下来,却还是继续多爬了一小时,那就变成是下山而离开山顶了,结果是下到了半山腰,却向人炫耀说:“我已经超越最高顶了,你们比我少爬一小时,当然是比较低。”同样的道理,读书、读经也应该不求甚解;理解得太过度,就违背原来应有的真义了。这也如同画蛇,本来一条蛇画好就行了,如果偏要再加上四只脚,那就变成蜥蜴了,这就是甚画:画蛇添足,画得太过度就错了。
同理,这位法师擅自加上了大力菩萨,意思是说:大力菩萨也无法证得佛菩提智,一样是无力断除无始无明中一丝一毫的上烦恼。这位法师正是在表显这个意思,藉以贬低菩萨。为什么说这位法师加上经文所没有的大力菩萨,就成为甚解呢?因为这是大大违背经文及其意涵的。菩萨始从三贤位中的第七住位开始,就已经打破无明住地、无始无明了,这已就是二乘圣人所不知不懂的般若智慧,怎么会说菩萨没有能力断除无始无明呢?菩萨再从第八住位开始,渐次破除无始无明,而到达初地入地心中,都是在断无始无明的过程中进修,这都是二乘圣人所无法揣测的般若甚深智慧;菩萨再从初地心开始,分断无始无明上烦恼而次第进向佛地,这些都是二乘解脱道的圣人所无法稍加臆测的。
所以说,无始无明住地,菩萨是从第七住位就开始逐渐断了,并不是说从七住位开始,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等三贤位,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再从初地到七地,完成第二大阿僧祇劫;再又从八地到十地,乃至等觉、妙觉而成佛,总共将近三大阿僧祇劫中,都不曾断无始无明,而直到佛地时才一次全断。所以,这位法师注解说:“这是‘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所能断的。”是十分错误的说法,我们不应该信受。
同样在《胜鬘经》第五章〈一乘章〉中的前一小段经文中,胜鬘夫人说的明明是:【无明住地力,……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所以这位法师实在不应该扭曲经文,把七住位以上的实义菩萨放进不能断无明住地的名单中,因为菩萨们证悟后都有或多或少的如来菩提智。而这位法师却把大力菩萨放进这段经文来等同二乘圣人,他的目的是要表示说:菩萨们是没有如来菩提智,而不如阿罗汉、或等同阿罗汉。然而胜鬘夫人在这里并没有将大力菩萨放进来,是有重要的道理的。
因为无始无明——无明住地是唯有如来智、佛菩提智才能断除的,而菩萨所修所证的正是如来智、佛菩提智,只是还未成佛,因此未如诸佛的圆满究竟罢了,但却是已经有分证佛菩提智、如来菩提智的,不能说实义菩萨完全没有证得佛菩提智;而这个无始无明不同于四住地无明,无始无明是二乘圣人所接触不到的无明,更何况是能打破或断除无始无明呢?所以这位法师擅自在经文中加上八地的大力菩萨,将八地菩萨强拉进来与二乘圣人等视同观,这是有大过失的。因为菩萨从七住位的般若根本无分别智开始,就已经是二乘圣人所不能臆测的了,何况再进修将近二大阿僧祇劫以后的八地菩萨,已经于相于土自在时所断无始无明的境界,阿罗汉、辟支佛们又如何能够作丝毫的臆测呢?
所以,菩萨从三贤位中的七住位开始,一直到等觉位、妙觉位,都有分证如来的佛菩提智;因为都已经或多或少分断无明住地——无始无明了,怎么能说八地大力菩萨完全没有断无明住地呢?所以,显然这位法师的目的是要把八地菩萨贬抑下来,贬抑之后阿罗汉就等同于佛,没有佛菩提道可以修,就只有解脱道可修;如此一来,阿罗汉就等同是佛了!这就是他的居心所在。由此可以了解,这位法师是居心叵测地想要破坏大乘佛教的。
我们接着再看下一段经文: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于彼彼法不知不觉;以不知见故,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以不断故,名有余过解脱,非离一切过解脱;名有余清净,非一切清净;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胜鬘夫人说:“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被无始无明住地烦恼所覆障的缘故,所以对无始无明中的种种法,有的还不能了知、不能觉了;由于不知不见的缘故,所应断的烦恼没有断尽,而且即使有断了,也是不究竟的。由于不断的缘故,所以就叫作仍然有过失留存的解脱,不是离一切过失的解脱;所以就称为仍然有余不净的清净,不是一切究竟清净;所以称为成就了有余的功德,不是成就一切功德。由于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的缘故,只知道有余苦,只能断有余集,只能证有余灭,只能修有余道,所以就说他们得少分涅槃;得到少分涅槃的人,就是向涅槃的人。”这以上说的是二乘人及最后身菩萨。
世尊在经文中接着说:
【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于无常坏世间、无常病世间,得常住涅槃;于无覆护世间、无依世间,为护为依,何以故?法无优劣,故得涅槃;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段经文所讲的则是佛的境界相了,经文的意思是:“如果能了知一切苦,能断除一切集,能证得一切灭,能修一切道,对于无常必坏的世间,对于无常而有种种疾病的世间,能够获得常住涅槃,也就是不必出离三界外,而住在无常坏世间里面就已证得常住的涅槃了,不是如同二乘圣人断灭五蕴的涅槃;也在无覆护的世间、无依的世间之中,作为这些世间的保护者,作为世间的依止者。为什么呢?因为法没有优劣的缘故而得到涅槃,因为智慧平等所以得到涅槃,解脱平等所以得到涅槃,清净平等所以得到涅槃;所以说,涅槃其实只有一味,只有平等味,也就是解脱味。”
这段经文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为什么说涅槃是一味、等味而叫作解脱味呢?涅槃的一味与等味,当然是解脱味。我们也常常说这位法师把解脱道当作是佛菩提道,如果是从经文表面来讲解脱,这位法师的这个说法也算是正确的;但是若从实质上来讲,这位法师否定了第八识而说的解脱道,就全然不符合 佛在四阿含中所说的解脱道;不但不符合二乘菩提解脱道,就连大乘菩提的究竟解脱也都不符合;因为这位法师错误的解脱知见绝对不可能使人证得解脱的。
假使从广义来说解脱道,其实胜鬘夫人所说的解脱道才是究竟的解脱道;这是因为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道,只是知有余苦、断有余集、灭有余法、修有余道,所以他们的解脱道有余而不究竟,所以不是真正的解脱道;因此说,二乘法的解脱道不具足、不圆满、不究竟,而大乘证悟多年以后的贤圣菩萨们都是可思议、可明了的。佛陀的解脱道则是成佛之道的解脱道,这才是具足圆满而且究竟的解脱道,也是二乘解脱道圣人,所无法思惟与议论的。
但是因为二乘法本身就已经是解脱道了,就已经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苦了,所以说二乘圣者的解脱道是绝对没有错误的,只是不究竟。凡是有错误的,永远都只是误会二乘解脱道的凡夫们;譬如古时候的安慧、佛护、月称、寂天、宗喀巴,以及今时的达赖和我们谈论的这位法师等人,他们全都误会二乘解脱道法义的理论与事修,都无法稍稍远离三界生死。因为相对于能究竟成佛的大乘法,二乘解脱道只能出离三界生死,而不曾涉及实相、不能使人成佛,所证的涅槃也是可思议的,因此才说二乘菩提是解脱道。相对来说,能使人证知实相,能使人成就究竟佛果所证的无住处涅槃,是二乘圣人不可思议的大乘法,则称为佛菩提道。
这意思就是说:其实成佛之道并不是二乘法所能达成的,而实证二乘法以后所入的无余涅槃,假使八地菩萨乃至诸佛也同样地入了无余涅槃,其实在无余涅槃中是完全平等而没有差别的;因为涅槃只有一味,也是平等味。譬如说,八地菩萨乃至诸佛,如果也像二乘圣人一样进入了无余涅槃,都同样是灭尽十八界法,五阴、十二处、六入都灭尽了,那就没有诸佛可说,也没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可说了;所以进入无余涅槃以后,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同样都是第八识如来藏独住的境界,因此涅槃其实是同一味,也就是解脱味。
而如果入了无余涅槃以后,无论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或是诸佛,也都同样是灭尽一切蕴处界,没有任何一法会再出生。既然如此,都同样是诸法灭尽,只剩下如来藏独存,那当然也是平等味;这时就不可能再有诸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的差别了,四圣的差别既然已经完全泯除,当然是平等味;而这样的一味、平等味,都是解脱生死的法味,平等无二,并无差别,当然也都同样是解脱味。以上是从无余涅槃的境界来说的解脱与平等,所以永远都是一味,永远是平等味,永远是解脱味,无二无别。
但是,如果是从佛菩提智、如来智来看待涅槃的话,如果从不住于无余涅槃而为众生说法,不住于无余涅槃而区分所证的大乘涅槃的智慧,不住于无余涅槃而观本来性净涅槃,那就绝对不是平等味了,而是不平等当中却有平等。譬如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菩萨们的般若智慧,因为没有证得第八识诸法实相,因此无法想象般若智慧的证境内涵,只能臆想、猜测;然而已经实证第八识的实义菩萨,对二乘无学圣者所证的涅槃,却是完全能了然于心的。这是因为上地知下地,下地不知上地的缘故。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感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下一篇:第080集 最后身菩萨与佛地的差异 正元老师
上一篇:第078集 变易生死阶段所造非属有漏业 正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