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弥勒菩萨
2019-08-01 23:46:35  类别:诸大菩萨
《维摩诘所说经》中,由 金粟如来倒驾慈航所示现的 维摩诘长者生病了,佛陀请诸大声闻弟子们前去探病,但这些声闻弟子们一一都表现出无法堪任此工作,因为自己都曾经被 维摩诘居士指正过错误,所以不敢前往;从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一直到密行第一的罗睺罗,都说自己没有办法担当这一份工作。最后阿难尊者也说:“世尊!我一样不堪任去见维摩诘菩萨,我不能探望他的病。”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第035集 阿难尊者> 正伟老师)
《维摩诘经》〈菩萨品〉第4,当世尊一一询问着诸大声闻相弟子,但弟子们却都说自己无法堪任此工作,因为他们都曾经被 维摩诘居士指正过过失,所以觉得惭愧,表示自己不能代表 世尊前去探病。既然声闻弟子都无法前往,于是 世尊下一位询问 弥勒尊者;当时 弥勒尊者一样的在僧团中出家,现声闻相,也是声闻弟子。但是《维摩诘经》从 弥勒尊者开始就分类为〈菩萨品〉,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人都听说,弥勒菩萨胖胖的,笑弥勒大家都喜欢,在中国的佛寺山门前常常都供养着一尊大大的笑弥勒,让香客一进门就笑开怀,这是依循着后梁时代布袋和尚的声闻造型;一般人说到 弥勒菩萨都会自然喊出 弥勒菩萨,而少很有人会说 弥勒和尚。
真实的 弥勒菩萨在佛世时现声闻相,是僧团中的一分子,担任执事处理僧团中各种大小事务,较少说法,也算不上是最资深的上座长老,因此反而不像其他的声闻弟子那样的出名。但是贤劫第四佛的 释迦牟尼佛世尊很早就说过 弥勒菩萨(Maitreya),将会是娑婆世界下一尊佛,也就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而僧团之中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件事。所以 弥勒菩萨虽然他行事低调务实,但是僧团之中无人不知、也无人不敬;而 世尊也安排大迦叶尊者入鸡足山,就是等待未来 弥勒菩萨从天上下降人间而成佛,要为未来的佛弟子作证明。所以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的菩萨,他住于兜率天宫内院弘法,时时关注人间,在佛教的历史上许多的大德,像是 无著菩萨,乃至于现代的虚云老和尚都曾经前往该处礼拜听经。
许多研究者说 弥勒菩萨是后人创造的角色,也有人说 弥勒菩萨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众,被后人强加上未来佛的角色等等;然而在《中阿含经》的《瞿昙弥经》,南传大藏经《中部》的《布施分别经》,乃至于北传的《杂宝藏经》中,都记录着同样的一件事:有一次大爱道比丘尼出家不久(也就是佛的姨妈波阇波提),当时呢,她想尽办法化缘收集了金丝线,而编成了一件金缕袈娑拿来供养 世尊。世尊回答她:“你拿去供养僧团吧!”大爱道回答说:“世尊啊!我用自己的乳汁养大了世尊您,现在我亲手作了这一件衣服特地拿来供佛,请如来为了我,一定要接受我的供养。为何如来要说拿去给僧团其他人呢?”世尊回答说:“我正是为了姨妈您能得到大福德,才请您把衣服拿去供养诸僧。为什么呢?因为整个僧团的众僧福德广大无边,所以才如此地劝您。您若肯听我的话,那就是等同于供养我啊!”
大爱道听到了 世尊的吩咐,捧着袈裟在僧团中,由上座长老开始供养;但是上座长老们一一都推辞不肯接受,因为那是 佛的衣服,长老们都知道自己不是 佛,差太多了,所以不能够接受此衣。后来,大爱道顺序地供养,但都被顺序地拒绝了,到了 弥勒尊者的面前,弥勒尊者却接受了这一件金缕袈裟的供养;各位想想看:为什么僧团这么多的长老比丘都不敢、不能接受这一件本来就属于 世尊的金缕衣呢,但是 弥勒尊者却堪能接受?换一个角度说,世尊就是要将这一件属于 佛的金缕衣交给 弥勒尊者,因为 弥勒尊者是下一尊佛,当然只有他有资格穿上这一件衣服。
在《阿含经》中记载着 弥勒尊者的身量等同佛一般,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遍身作紫磨金光色,所以祂几乎是等同于佛。因此当 弥勒尊者入城托钵的时候,常常会引起城内的大众,大家围绕着 弥勒菩萨,大家争相要瞻视这一位与佛外型相同的 弥勒尊者,但实际上就是一生补处的 弥勒菩萨。当 弥勒菩萨接受了大爱道这一件金缕衣,他立刻就披上了这一件 佛的金缕衣,然后入城去托钵。大家想想看:如果不是 佛的继承者,焉能穿着 佛的衣服接受大众的瞻视呢?
这一些特点,在在处处都显示了 弥勒菩萨独一无二的角色;对于一般的凡夫而言,这样的妙觉菩萨几乎就是佛,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非是一般的菩萨所能够窥见分别的。
那么最接近成佛的 弥勒菩萨,应该就可以去探病了吧?不!弥勒菩萨竟然也说自己不堪去探病,这是怎么回事呢?弥勒菩萨说:有一次他正在教授兜率天王及天王眷属们有关于不退转地之行,维摩诘居士就来了、说话了!弥勒菩萨当然他有资格代 佛去探病,可是这一部经的因缘并不是由 弥勒出面,所以弥勒菩萨知道因缘不在他这儿,所以就举出了“不退转”这一件事,把棒子交给下一尊菩萨。
在佛法中的不退转叫作阿惟越致,或者阿鞞跋致,在层次上有好几种的不退,像是信不退,一般是指菩萨十信位中第六信以上,从此以后不会因为邪见而退失于对三宝的信心,所以叫作信不退。但是真正对于无上正等正觉的不退有三种:第一种是位不退,是指见道以后——也就是七住明心证悟如来藏之后,因为能转依于真如如来藏本来自性清净,所以此后由于转依了第八识如来藏,而能够地地增上,因此他所修得的位阶不再退失,不会退堕于三恶道,也不会退堕于二乘的小法。第二叫作行不退——对于他所修行的一一的法不退转,这是证得初地以后的无生法忍,对于无生法的一一法得不退转,因此对于所作所修的种种法,不会再退转了。第三是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这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住于纯粹的无功用行,自然而然道业增进却不动念,于一念之中尚无所念,念念回入真如性海,故称为念不退。这就是三种不退。但是它们的前提,都是要先证得了真如心,才谈得上对于无上正等正觉能够不退。
经文里面提到了 弥勒菩萨为兜率天王说法——诸佛在成佛之前,都会上生到兜率陀天住入内院,未来等到下降人间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下降人间八相成佛;如同 弥勒菩萨现在正是内院的院主,在彼处讲经说法,摄受未来成佛时候的弟子众们。兜率陀天属于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它是在忉利天以上的空居天,这个地方分成了内院与外院。如果一般纯粹是依着善业以及欲界的定福,往生到彼处的众生,通常是往生在外院;必须是对 弥勒菩萨有着清净意乐的菩萨,才能够往生到内院去侍奉 弥勒世尊。
所以 平实导师在书中特别嘱咐:发愿往生彼处的菩萨们应直入内院,不要先入外院去流连,生于外院的众生就很难得入内院参拜 弥勒菩萨了;这是因为外院的五欲享用殊胜,菩萨若是稍稍地流连在外院这样的五欲境界之后,就会舍不得离开外院的享受,而忘记了要去内院听佛说经;只有兜率天王以及大眷属们,他们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于外院的五欲境界,所以有的时候也会进入内院去参拜 弥勒菩萨请教。
所以在佛世的时候,天王们也都来到人间向 弥勒菩萨请法。曾经上升到兜率天去礼拜 弥勒菩萨——像是无著菩萨每天夜晚到兜率天宫去听法,再把法带回来人间,所以人间才会有《瑜伽师地论》等等 弥勒菩萨所说的经典;像是现代的虚云老和尚也曾经前往彼处听经,想要留在兜率天宫跟随 弥勒菩萨,但是 弥勒菩萨要他先回来人间,把这一生的事务处理完。
那么现在在欲界兜率陀天的 弥勒菩萨,所现出来的身形,就已经不是声闻相了,而是兜率天子之相。事实上,在印度本来 弥勒菩萨的造型,就是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子法相,坐于大宝座上的说法造型,传到了西藏也是如此。在中国,因为 弥勒菩萨曾经化现为布袋和尚,所以才有这个声闻的形相;另一尊大家所知名的 地藏菩萨也是如此,原本在印度的造型是在家相的大士,到了中国则以高丽金乔觉王子在中国出家后的造型,而有声闻相的 地藏菩萨。
各位可以再想一想,《华严经》中善财五十三参中的五十二位善知识,有几位是声闻相,几位是在家相呢?一般法师讲经的时候都会说到,出家相其实只有六位,而且起初头三位善知识都是比丘相,到了地上位的善知识则少有出家法相了。这就是显示了 释迦世尊一向在经典里面所强调的,所谓出家的僧人不是依他的外相来判断的,而是要依他的证量来看:只要是这一位修行人已经断结证果、位列四双八辈,证得了初果的须陀洹之后,这个人就得到了沙门果,他就是真的沙门,他就是胜义沙门,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像是 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等的大菩萨,当然他们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没有证果而现声闻相,那就只是表相僧,世尊从《阿含经》开始,就是一直这么交待的。
所以这个地方《维摩诘经》的经文,世尊问完了声闻相弟子之后,那就开始问菩萨弟子。第一个问的就是 弥勒菩萨,因为 弥勒菩萨这个时候,正是外现声闻相而实为一生补处的妙觉菩萨,由他来衔接;以 弥勒菩萨的身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也表示了地上菩萨大多是外现在家相的这一个事实。所以请问各位:现在在兜率天宫现出天子庄严相的 弥勒菩萨,实际上他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呢?会不会有人认为当来下生的 弥勒菩萨没有证得沙门果呢?各位先别笑,世间还真有这一类的愚痴人哩!
在《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着,公元6世纪前后有一位天军阿罗汉,常常上升到弥勒内院听 弥勒菩萨讲经,另一位瞿拏钵剌婆Gunaprabha,也就叫作功德光论师,他听说了这件事情,因为这一位德光论师他一直以来就有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所以就拜托天军阿罗汉带他一起去见 弥勒菩萨来请问。结果到了兜率内院,德光论师一看 弥勒菩萨高坐在七宝高广大座之上,外型就是一个欲界天的天子的样子,并不是光头、穿着袈裟,所以德光就不肯向 弥勒菩萨礼拜,只是长揖作礼。在旁边的天军阿罗汉当场就质问他:“弥勒菩萨即将成佛,你为什么自我贡高竟敢不礼拜?而且你既然要向菩萨求问学习,又为何不愿屈身礼拜呢?”德光回答他说:“您这句话是指示教诲啦!但是我是一位具足比丘戒的出家人,而弥勒菩萨是享受着天界五欲之乐的非出家人,要出家人对在家人礼拜这是不适合的!”
那各位可以猜猜看,德光论师心中的那些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呢?当然是没有嘛!德光论师的慢心深重,因为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是出家人,以我所拥有的出家人的身分而生起了慢心,这已经是因为我所而生起的慢,是很粗重的慢心了。所以,天军阿罗汉带着德光三次前往兜率陀天,可是德光心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三次之后,天军阿罗汉知道德光慢心深重,所以就不愿意再带他上去了。此后德光不高兴,干脆去住在山林里面专修禅定,想要发愤图强让自己也发起禅定神通,自己也能去兜率天;但是不除慢心,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见道证果。
后来 玄奘法师在印度的时候,曾经在德光的弟子蜜多斯那的地方,听闻过德光所写的《辩真论》以及《随发智论》等等。在多罗那他祖师的《印度佛教史》以及法显法师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着这一位功德光论师,说他是世亲菩萨的弟子之一,与安慧论师、陈那论师是同一个时代,也是当时印度的十大论师之一。书上说他持戒清净,弘传律藏,他的出家戒律是缘自于印度马土腊地区的根本说一切有部;但有趣的是,他的律经自注里面署名为功德光菩萨,显示了他是以修大乘道的菩萨自居。但各位想一想:会有一位不肯礼拜 弥勒菩萨的大乘菩萨吗?
在玄奘法师的记录中,说功德光原本学习大乘法,但后来因为读到了二乘的《阿毘达磨论》之后,认为二乘的解脱道才是究竟的解脱,所以退大向小,但却又说自己是大乘的菩萨——这种情形正是 平实导师常常说的,表面上是大乘菩萨,但实质上连二乘的声闻都算不上!因为真正证得初果,有正知见的二乘声闻人,是不会毁谤大乘法的;更不会自己局限在表相,而对于妙觉菩萨有所不敬。然而这样的假名菩萨,也是假名声闻的凡夫,自古以来在大乘的教团内,就非常非常地多;就好像是安慧,表面上传承是来自于世亲菩萨,好像是一个唯识的大家一样,但是从他的著作《大乘广五蕴论》里面,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大乘唯识的认知有误,竟然把真如第八识当作是应该要灭掉的识蕴,实际上他认同了错误的解脱道,虽然他广有着作与徒众,但实际上没有办法实证初果,充其量只是一个凡夫。这一类人在现在的佛教界里面更是漫山遍野,有兴趣的观众,可以阅读《成唯识论》里面对于安慧的驳斥。
导师继续为我们解释。维摩诘菩萨说:“弥勒菩萨啊!世尊曾授记你这一生过完后,就会上生兜率天,然后会降生人间而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那么我问你:‘你是用哪一生来受记成佛呢?若用过去生被授记成佛的话,过去生已经灭了;如果是未来生被授记成佛的话,那未来生还没有到,受记在哪里呢?如果说是用现在世被授记成佛,可是现在世你这一生是念念不住,一直都在变异的,那你到底是哪一生的哪一个刹那、哪一个时刻的心被世尊授记成佛呢?’你若改说:‘我不是过去生受记、未来生受记,也不是现在生受记,而是无生得受记。’那就要请问了,你如果说是无生得受记的话,无生当然就是正位,正位就是无余涅槃,可是在无余涅槃之中,又哪有受记这一件事情呢?’”
无余涅槃祂不是断灭,而是真如如来藏的本际;真如从来就没有被出生过,那要怎么样被授记?真如从来也不曾灭,又怎么能得受记?一切众生都本有真如如来藏心,所以经文说“一切众生皆如也”,贤位菩萨从七住明心证悟如来藏之后,一直都很清楚,因为能现观自己的如来藏一向是如如不动的,从来不动转于六尘诸法;那么既然不动转,又如何能受记呢?
 
接下来 维摩诘菩萨再进一步地说:“一直到弥勒你这个等觉位,也都是‘如’。你弥勒是因为‘如’而得到受记,那众生也有‘如’,那众生也应该得到佛的授记啊!可是为什么众生没有得佛授记呢?‘如’与万法是不一也不异的,如果弥勒菩萨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话,那众生一样也是‘如’,所以众生也应该和你同样地都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啊!因为众生跟你也是一样的菩提相。”
好,菩提也叫作觉,觉有本觉、始觉与究竟觉的差异。成为始觉位菩萨,那是因为众生能够亲证了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接下来悟后起修,对于实相以及五蕴的证知越来越深细,那就叫作渐觉;如果对于第八识本觉已经完全地证知圆满了,那就成为究竟觉。那么二乘修学解脱道的声闻人,即使证得了四果阿罗汉,若未能证知这个第八识的本觉,则仍然叫作大乘法中的愚人;虽然如此,仍然不妨碍这位阿罗汉他的第八识真如,于时时刻刻具足分明地显示出祂的功德受用,于此这位阿罗汉自己却是完全的不知不晓。
也许有人会想:奇怪!难道 弥勒菩萨会不明白 维摩诘居士所说的这些道理吗?所以被 维摩诘菩萨诘问住了吗?那当然不是。这些都只是诸佛与大菩萨之间的神通游戏罢了!就好像有人扮演父亲,那就得有人扮演儿女,大家一起为众生演出这一出无生的大戏罢了!
同样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来看《华严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善财由信位菩萨向上直至成佛,其中历经了五十三参,最后三参的善知识是:第五十一参 弥勒菩萨,第五十二参 文殊菩萨,最后一参则是 普贤菩萨。最后一参的普贤菩萨,说明了一切位的修行都是普贤身中游,也就是不离如来藏一切种的境界。开始起参的因缘是 文殊,而最后又回到了 文殊菩萨。那么各位觉得善财的第五十一参 弥勒菩萨,这是参什么位阶呢?是的,早已经完成了十地行,进入了等觉、妙觉大士的实证了。
所以,当时善财童子是这样子赞叹 弥勒菩萨的:
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则已超越一切菩萨所住处,则已出过一切菩萨离生位,则已圆满一切波罗蜜,则已深入一切诸忍门,则已具足一切菩萨地,……则已能安住一切佛境界,则已能到一切菩萨无碍境,则已能精勤供养一切佛,则已与一切诸佛法同体性……。(《大方华严经》卷78)
而 弥勒菩萨为善财童子的开示,则是先说一切法依真如菩提心而有。弥勒菩萨说: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能摄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网,能伏烦恼阿修罗故;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能动一切所应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罗火,能烧一切诸惑习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间应供养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则已出生无量功德,普能摄取一切智道。(《大方华严经》卷78)
这些种种的开示,其实也都是在说这个真如如来藏心的种种功德事业。由凡夫到成佛都是在真如菩提心中游历,叫作普贤身中行,叫作皆摄归一普贤身内,如此方能称为“游心法海”。而许多人不能证得这个真如心,但也喜欢用游心法海这个名词;但是他们竭尽了一生之力所能见到的,不过都是第六意识心的境界——有生有灭,无实全妄。所以是完全没有能力现观〈入法界品〉当中,弥勒菩萨所说的种种殊胜妙法,最后只好把这些大乘第一义谛的经典,统统诬蔑说是后世大乘师假造的文章了。
我们回来教材的第245页,维摩诘居士说:“如果你弥勒可以灭度的话,那么一切众生也都应该得到灭度啦,为什么呢?因为诸佛都很清楚地知道:一切众生毕竟寂灭,一切众生就是涅槃,不可能再灭了。”讲到这儿,信受六识论的人们看到这一句话,就解释不下去了!因为六识心存在的当下,必然是起伏生灭,只能够寄望于未来有一天,能够灭尽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入涅槃寂静。可是 维摩诘居士却说“本来就已经灭了,不可能再灭了”,这句话只有真实证得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的菩萨们,才能够真正地现观到此心真如之性——不必灭就已经得度了,不必灭掉自己就已经在涅槃的彼岸了,这与阿罗汉的灭度看似完全不同。所以,连定性阿罗汉也没有办法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唯有大乘菩萨才能够欢喜礼敬。
平实导师继续解释:维摩诘菩萨说:“弥勒啊!你不要用什么不退转住来劝诱这些天子们,在实际理地中,其实是没有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人,也没有退转的人,因为本来已经得度了,有谁退转过?没有人退转。一切众生都是本来常住涅槃,他们还没有悟的时候,也是常住于涅槃;既然常住涅槃,怎么还会退转呢?为什么要和他们说不退转法呢?”大乘法的妙不可思议就在于此:明明告诉我们有信不退、有位不退、有行不退等等,但是讲到究竟不退之后回过头来,却说本来就已经不退。所以大乘妙法不是二乘的圣人,更不是凡夫所能够臆测猜想的,唯有实证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心的菩萨们,能以自己所亲证的真如本性现住境界,来观察现前的五蕴十八界,就是如此这般如 维摩诘大士所说的等无差异啊!
因此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也为了我们向 弥勒菩萨请问:“这一个如来藏应如何住?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弥勒菩萨则回答说:【善男子!汝可入此毘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周遍观察,则能了知学菩萨行,学已成就无量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8)那么什么是“毘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呢?各位也已经想到了吧!是的,就是这个菩提心,这个本来自性清净如来藏心,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
各位观众一定很想知道,那这样子的话,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够进入这个真如菩提心、庄严藏的大楼阁呢?所以在那个时候: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遶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9)
也就是说,想要得入这个如来藏的大楼阁,要先礼敬大善知识,一心祈求大善菩萨为我开此妙如来藏大门。大善知识得先带着我们来到楼阁之前,代表证悟所需的一切福德资粮、次法、向法都已经具足了;因缘成熟的时候呢,善知识只要弹指一声,大宝楼阁如来藏的大门就打开了,我们就能够见到楼阁里面无量无尽的大富贵财宝藏,也同时见到了这座楼阁广博无量等同于虚空。
因为善知识的帮助,我们才得以进入此门;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帮助,自己的资粮又没有具足,则甚至没有办法走到这一座大楼阁的门前。也就是说,见道前的四加行位以及资粮位没有办法圆满,那就无有证悟的可能。经文里面还讲到“入已还闭”,就是这个大宝楼阁唯为善知识所意向者开,即使旁人跟在旁边,还是无法得见、无法进入的;这就好像 世尊拈花,唯有大迦叶菩萨能够微笑,其他在场同见的大众们却是如盲如痴。这个道理本来如是,因为本来这就是属于诸佛的教外别传,悟与不悟,只看诸佛菩萨的弹指一声啊!或者我们会说:“啊!这样实在太难了,不如我们直接去兜率天拜见弥勒菩萨,请他教导我们进入这个大宝楼阁吧!”是的,这样子也很好!自古以来许多的大德菩萨,一心虔恭求能往生于弥勒内院,住于 弥勒菩萨的座下闻法修习,这也是很值得赞叹与学习的。
例如在 玄奘菩萨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着:无著菩萨他能够在夜晚的时候,上升到兜率天宫,然后闻法听经,后来他度化了他的弟弟世亲菩萨,也成为弘扬真如唯识的大善知识,所以被人家叫作百部论师,不但智慧通达而且善于应机赐教。世亲菩萨他最初是在小乘的说一切有部中出家,曾经著有二乘当中的名著《俱舍论》等等。无著菩萨还有一个弟子叫作师子觉,常常修行密行不为人所知,很有才华,在佛理上也多能觉悟。这三位菩萨曾经约定好:凡所修一切功德,都回向往生于 弥勒菩萨的身边,如果谁先走了,见到 弥勒菩萨就要先回来通报一下,让另外两个人知道。后来师子觉最先过世,可是三年过去了也没有回来报信;再后来世亲菩萨也过世了,过了六个月也没有回来报信,所以外道们就嘲笑讥讽这一些学习弥勒菩萨教法的人,说师子觉跟世亲都流入恶道了,不会回来啦!这一种嘲笑弥勒教法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了西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
有一天夜晚,无著菩萨开始为弟子讲授定法,忽然空中大放光明把灯光都遮盖了,有一位天人从虚空之中出现,然后进入了庭院向无著菩萨礼拜。无著菩萨就责备他说:“你怎么来得那么晚?现在你在那边叫什么名字呢?”哦!原来是弟弟世亲菩萨回来了,因为已经是兜率天人的天身了,重新换了一个身体、换了一个意识心;所以无著菩萨就问他,那你现在新的名字叫作什么?世亲回答:“我从这里舍报之后,就前往兜率陀天弥勒菩萨处出生,莲花才一开,弥勒菩萨就称赞说:‘善哉!广慧!善哉!广慧!’我才围绕着这个菩萨身边一圈,就回来报告啦!”也就是世亲菩萨他的这个新的名字,是 弥勒菩萨取的,叫作广慧。然而兜率陀天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四百年,所以世亲菩萨只是去那边礼拜,右绕了弥勒菩萨一匝,就赶快回到人间,此时的人间却已经过了半年的时间了。
那么无著菩萨又问啦:“那个师子觉现在在哪里呢?”世亲菩萨就说:“当我在右绕的时候,我看到了师子觉往生在兜率外院,他耽著于天界的五欲之乐,连看我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回来报告呢?”这也就是前面 平实导师所交待的:如果要往生兜率天宫,那一定要发愿直入内院,可不要沉迷于外院的天乐喔!接下来,无著菩萨就说:“那这一件事就罢了,那你所看到的慈氏菩萨长得像什么样子呢?他传授什么样的法呢?”世亲菩萨说:“弥勒菩萨的相貌非常的庄严,难以用言语形容,他所说的法与哥哥您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弥勒菩萨他的声音清脆流畅、婉转动人,使听的人忘了疲劳,受教者没有一个感觉到疲倦的。”以上所说,就是往生到兜率内院去学法,它的殊胜之处。
接下来,维摩诘菩萨说:“弥勒啊!所以你应该要让这些天子们舍弃分别菩提的种种见解,为什么呢?因为菩提祂不能以色身得,菩提不能以心得。”这个如来藏的大宝楼阁并不是一个色法,所以当然不能以色身而得;衪也不是心法,所以也不能以心而得。可是五蕴世间的万法,不是色法,便是心法,那要如何得这个真如如来藏呢?那就须要 弥勒菩萨带着我们到大宝楼阁,带着我们去大宝楼阁之后,在菩萨的一弹指之下,我们才有能力打开这个大宝楼阁啰!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门》 <第036-38集 弥勒菩萨(一、二、三)> 正伟老师
 
下一篇:阿难尊者
上一篇:当来下生弥勒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