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次我们说明到诸漏永尽,也就是永远把三个漏:欲漏、有漏跟无明漏断除掉,这个就是阿罗汉究竟解脱的内容,阿罗汉的修证除了前面所讲的,他自己能够亲证以外,就是要诸漏永尽。
整个解脱道的修行,我们把它简单地精简了以后,主要的内容有两个大部分:一个部分是修除贪欲,也就是说不管是对于欲界或是色界,或是无色界的贪爱,统统把它消除掉,不会再贪爱、执著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这个叫做离贪欲,这是解脱道修证里面的最重要的一个。然后第二个是要离无明,也就是要知道说这些“我”、以及“我所”拥有的这些东西,以及我本身的内容是什么?以及身外的----也就是外面的山河大地,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外面的山河大地或是自己这一个我,它的来源是怎么来的?知道了这些来源,相对也就知道了,它这一些其实都是虚妄无常的,能够真正地知道这一些现象界不管是五蕴、十二处或是十八界,它都是虚幻无常的,这样子究竟的了知就是离开无明。解脱道的修行:贪欲把它去除掉,再把无明去除掉,就能够得到究竟的解脱;简单地来讲,解脱道就是要修除这两大项。
解脱道的修证果位,刚刚上一次我们有提到,就是俱解脱的阿罗汉或是慧解脱的阿罗汉。什么称为俱解脱的阿罗汉呢?俱解脱的阿罗汉他解脱的内容有两种:一种称为心解脱,另外一种称为慧解脱。什么叫做心解脱呢?心解脱就是八解脱,或称为八背舍,所谓背舍的意思,就是背舍世间的这一些贪爱执著,然后就能够得到究竟的解脱,所以称为八背舍。
哪些是这八个呢?在弥勒菩萨他的《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有说明到八解脱:第一个解脱是“有色观诸色解脱”(《瑜伽师地论》卷11),也就是说以自己所有的这个色身,知道自己有的这个色身来观外面,或是自己这些内色或是外色的现观,现观了以后能够得到解脱;第二个解脱称为“内无色想观外诸色”(《瑜伽师地论》卷11),也就是说自己内部的这个色身、或是意识觉知心都不要去了知它,不要去观察它,然后专心地在观外面的这些山河大地,然后观外面的山河大地,完全没有自我的存在,这样子来得到究竟解脱,这个就称为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第三个解脱称为“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瑜伽师地论》卷11),就是究竟的解脱,然后来以自己亲身就能够证得这样子的一个清净的解脱,然后具足的就安住在这样子一个清净的解脱,这样子的一个境界当中,这个就称为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以上这三个解脱,简单地来讲就是一般所讲的四禅八定里面的四禅──初禅、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第四个解脱是什么呢?是“空无边处解脱”(《瑜伽师地论》卷11),就是只剩下意识觉知心在,然后用这个识去往无量无边的虚空去缘,这个就是空无边处解脱;第五个是“识无边处解脱”(《瑜伽师地论》卷11),也就是说以识的觉知心去缘,往外面一直扩散出去,然后从扩散去了知这个外面是无量无边的广大;第六个解脱是“无所有处解脱”(《瑜伽师地论》卷11),也就是说去缘这一个无量无边广大的,它是什么都没有,这个称为第六个无所处解脱;第七个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瑜伽师地论》卷11),非想非非想处就是不要去反观自己意识觉知心的存在,然后以这个不反观自己意识觉知心存在,这样子去安住在这样子一个境界;前面的三解脱,再加上后面的四个解脱──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跟非想非非想这四个解脱,总共的这七解脱,就是一般通外道的四禅八定。
最后一个解脱,八解脱里面的最后一个解脱,是“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瑜伽师地论》卷11);也就是说,是把前面的七个解脱里面的意识觉知心完全把祂灭掉,然后把第七识的意根安住在没有“受”跟没有“想”这样子的一个心所有法的境界里面,那也就是一般所讲的灭受想定。四禅八定再加上最后一个佛门的灭尽定,总共有九个定,我们一般称为佛门的九次第定。解脱道的修证里面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最后面的这一个灭尽定,因为四禅八定是通外道的,所以在前面的七个解脱,是外道在佛世的时候都可以修证的。但是只有灭尽定,才是佛门的修行者能够证得的,证得了灭尽定就能够得到究竟的解脱。
那要谈到这个灭尽定,因为它非常非常的重要,在谈到灭尽定之前,我们先要说明一下,有情众生所具有的这八个识----我们称为八识心王。现观有情众生他的这个意识觉知心,以及他内部的了知的功能,我们可以知道:有情众生都能够了知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色就是有颜色的东西、声就是声音、香就是香气、味就是味道,触就是能够触摸到表面的这个粗糙的现象----这五个是有情众生接受外面讯号进来的时候的五个类别;然后再加上法尘,法尘就是属于外面的这一些逻辑、或是这些规则等等的不是物质的东西;外面的总共六个,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尘总共六个。
要能够了知的话,就必须要有情众生他自己本身,要有这样子的一个功能来了知外面的这些境界;有情众生他的身体里面,他有什么样的“功能”能够了知这外面的这个境界呢?第一个要能够有的就是五根,五根就是身体内部的五个器官,也就是说眼根----眼睛,以及耳根----耳朵,鼻根----鼻子,舌根----舌头,以及身根----身体的这些触觉;这样子的五根具足了之后,就能够了知外面的五尘----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然后第六个是意根,也就是说他生起了意识了以后,能够来了知外面的这个法尘,这样子前面的五根有了以后,就能够在有情众生的了知的境界里面,就会有五识来作相对应的了别;有了五识了以后,就能够了别外面的这五个外五尘的境界。除了这五识----八识心王里面的这五识以外,另外还有一个意识心,祂能够对于外面的五尘作更深细、更微量的观察;这样子的前面五识----眼、耳、鼻、舌、身识以及第六识的意识,总共就构成了有情众生的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的有情众生都可以现观、感觉到祂的存在的。
除了这六识以外,另外还有一个第七识,第七识简单的来讲,祂就是属于比较感性的----有情众生比较感性的、比较习惯性的这个内容,为什么我们能够了知祂的存在呢?前面的六识,祂能够作很细微的分析,然后能够作一些判断;也就是说对于外面的这些境界,能够作很详细的分析,但是分析了以后,不见得能够作一个很明确的决定。前面的意识,一般我们可以把祂当作是一个理性----祂可以作很理性的一个分析;这个意根,这个第七识的意根,简单的来讲,我们可以把祂当作是一个感性的功能,也就是说一些哭、笑、喜、怒、哀、乐等等,都是由这个第七识意根来产生的。
那我们为什么可以知道这个第七识意根的存在呢?很简单!我们在一般的境界里面,譬如说碰到很好笑很好笑的事情,某某人讲了一个很好笑很好笑的笑话,那时候你正在吃饭,吃饭的时候满嘴的饭,然后听到这么好笑的事情的话,心里面想说:“这么好笑的事情,如果我一笑出来的话,那饭马上就会喷出来了,所以我现在听到这个好笑的事情,我不能笑。”但是因为那个好笑的内容太好笑了,明明知道会喷饭,但是还是不由自主地喷得,就把满口的饭通通喷出来哈哈大笑。那这个能够喜、怒、哀、乐----掌控喜、怒、哀、乐这个情绪----的是哪一个呢?是第七识的意根。我们怎么样证明祂存在呢?刚刚的例子就很明显了,意识第六识明明分析了以后说:这个不能笑,笑了以后会很难看;但是第七识的意根,接触到这样子的一个法尘的境界了以后,他还是忍不住就是哈哈的大笑,即使意识告诉他不能笑,他还是笑了出来。所以由这样子的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说,除了前面的六识以外,另外还有一个第七识的意根存在,祂掌控情绪、习惯等等这些功能。
除了前面所讲的这七个识以外,另外还有一个识----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祂掌控前七识所能够作的,除了前七识所能够作的,所有的这些事情以外,祂另外还掌控了前七识所不能作的内容。譬如说我们刚刚所讲到的这个第七识意根,祂除了情绪跟习惯以外,所有的十八界里面的任何的这些决定,这个有情众生所作的任何决定,都是由祂来作主的,也就是说对于十八界----五蕴十八界----这些内容的作主,是由这个第七识的意根来作的。
那为什么我们可以限知说,这个第八识的如来藏祂是存在的----外于这个前面七个识呢?很简单,当这一个有情众生,他到了生命将要终了的时候,他寿命因为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原因,色身坏掉了或是什么样子的原因,他的寿命当要终了的时候,这个有情众生他的第七识----祂掌管决定,决定这个十八界----祂掌管自己要能够永远的存在下去,碰到临死的时候,要舍寿的时候─这个境界的时候─这个有情众生他一定不想死的,所以他的第七识意根,祂会说:我不要死,我继续要活着,我继续要存在在这一个人间;但是很可惜的,因为业果报的关系,即使他不愿意,时间到了他还是要舍寿的。那这样子舍寿----寿命终了,这个有情他的这一世的业果报要结束的这样子的一个决定,就不是第七识的意根祂所能够决定的。也从这样子的一个例子,我们知道说:祂的底层一定还有一个第八识的如来藏,祂掌管这个有情众生的所有的业果报----这一世要活到什么时候?然后下一世要转生投胎到哪里去的所有的这个业果报的显现,就是由这个第八识的如来藏来决定的。
那谈到八识心王之后,接着我们来谈一下解脱道的究竟的修行。解脱道的究竟的修行,它从结果来看的话,就是把八识心王里面的前面的七个识,包括前六识;包含意识的前六识以及第七识的意根,全部统统把祂要去除掉,去除掉前七转识了以后,就能够证得究竟的果位。要证得这样子的一个果位,我们必须要说明在这八识心王里面,祂的功能的运作里面-心的运作里面-有五个心的运作的功能,哪五个呢?这五个心的运作的功能,这五个里面第一个就是作意,作意的意思就是说:心里面有那样的一个认知----想要作什么的一个作意,这是第一个心的功能;第二个功能就是触,触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有了这样想要接触外境了以后,就会跟外境所进来的这一些数据,能够接触到,这是第二个心的功能;第三个功能是受,有了前面的作意、触之后,接着就会有觉受,所谓的觉受呢,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个;有了这个觉受了以后,接着第四个功能就是去了知它,了知这样子的一个觉受、以及外面这个境界的功能,这就是第四个想的功能;最后一个思的功能呢,是知道既然已经能够作意、触、受、想,了知外面的境界了以后,最后面一个功能就是要作决定。刚刚我们所讲的:意根祂要作决定─作决定说看到什么样境界的话,祂要什么样反应─就是由这个思心所来作决定的。那在灭尽定里面,我们刚刚讲过了,灭尽定它是灭受想定,也就是在这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遍行里面,它把意根的第三个跟第四个----受、想,把它消除掉、把它灭掉,把这两个心所有法把它灭掉;也就是说在灭尽定的境界,灭受想定的境界里面,它只剩下作意、触跟思心所,就只剩下这三个。
再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看灭尽定的状况是怎么样子。当这一位阿罗汉他四禅八定修证完毕,然后他把这四禅八定的境界----意识觉知心的境界完全把它灭除掉,他就进入到灭尽定,他怎么样子进到灭尽定去呢?这一位阿罗汉,他在前一个晚上要入灭尽定之前,他先作一个设定,设定说:明天早上当太阳晒到我的皮肤的时候,皮肤感觉到这样子的一个热的时候,我就要出定;所以这时候,这灭尽定里面的作意就有了他的设定,设定明天早上的时候,太阳晒到身体要出定,接着他就是会去接触,接触这样子的一个境界。他有了这样的一个设定了以后,到第二天早上当太阳晒到皮肤的时候,这一位阿罗汉,因为他的“受、想”已经灭掉了,但是他的作意、触跟思心所还存在,所以这时候他的作意----太阳晒到皮肤,然后有了触,也发现说真的太阳已经晒到皮肤了;这样子一个触觉了以后,就会启动他的思心所作决定,决定什么呢?要出定!
所以阿罗汉他的灭受想定、他的灭尽定,就是这样子来的;先作设定,然后设定了以后入定,第二天早上那个条件出现的时候,他就出定。所以他这样子的设定之后,他就把意识觉知心完全灭掉,只剩下意根的作意、触跟思心所,这个就是灭尽定、灭受想定的境界。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明到这里,谢谢诸位菩萨!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安泰,福慧增长,道业精进,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