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103集 如何简择真正善知识?名师与明师之差别(一) 正村老师
2019-06-16 22:47:10  类别:阿含正义二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佛教正觉同修会所为您制作的三乘菩提系列电视弘法节目。这个单元是探讨“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今天探讨题目子题是“如何简择真正善知识?论述名师与明师之差别”。
这个题目共有四集节目来为大家作探讨,这是第一集的节目。这个题目,我们分成下面几个层面来讨论:首先是前言部分。第二个面向探讨:善知识难值遇----名师与明师之差别。第三个论点探讨:具足什么条件才可以说是真善知识,项下有三个小点:第一个小点论述 世尊在经教中所说善知识应具足的条件;第二个小项探讨善知识所现法相,一定需要是剃发、著染衣的出家身相,才算是真善知识吗?第三个小项论述真善知识每每示现人间,是否每一世一定要有传承的法脉呢?第四个面向探讨:什么是恶知识?有两个小点:第一个小点论述 世尊经教中所讲的恶知识;第二个小点举例说明当代几位代表性的恶知识。最后为大家作个结论。
前言部分说,这四集的探讨是依据平实导师的《阿含正义》这一部书来作演述,平实导师在这一部巨著中,把世尊在初转法轮阿含期,所宣讲解脱道法真实正确法义,在前六辑中都已经一一为大家开演,让学法大众了解到:世尊初转阿含期,虽然主要是为了摄受弟子们契入解脱道的法,为当时急于求出离生死、趣入涅槃的弟子们,一一教导他们实证阿罗汉果,乃至缘觉辟支佛位,各各能于舍报时证入无余涅槃;但也教导弟子们解脱道的实证,一定要能先信受法界中有涅槃的本际实际常住不灭,证涅槃并不是一切法空无的断灭境界,因为涅槃中还有涅槃本际实际常住不灭,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众生各各本具的第八识----真实我如来藏常住独存。所谓的涅槃,其实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独存的涅槃寂灭境界。
这样的开示见诸于许多《阿含经》中,其实属于大乘经典。也就是说,在初转阿含期世尊已经把三乘菩提整个佛法为弟子们宣讲,只是对于大乘法的部分还是隐覆而说,要等待二乘弟子们大乘法缘成熟的时候,愿意开始回小向大,发起利他菩萨性,不会执意要取证涅槃,这才开始正式进入大乘法的二转法轮般若期,开始教导弟子们亲证涅槃的本际实际,也就是亲证身中的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正式进入大乘佛菩提法道的修学。
这是因为大乘佛菩提法道,才是整个佛法的核心法义,是教导众生转凡入圣,乃至最后成就佛道的法门;而这才是真实的佛法,也就是教导众生最后都能成佛的法教。所有诸佛示现人间都有八相成道,这个缘由主要就是要教导众生开示悟入这第八识法界实相心,也就是如来藏心。因为祂是一切万法出生的根源,也由于此心具有成佛的体性,所以众生最后都能够究竟成佛,也是成佛之所依。所以佛法的内涵,谈的就是三乘菩提佛法,而且是以大乘佛菩提法为核心法义,来含摄二乘菩提解脱道方便法。
在平实导师出世弘法之前,整个佛教界对阿含经典还是有许多的误会,甚至把阿含经典判为只是小乘法教;也有佛教界某位导师判教认为:阿含期的部分经典才是 佛亲说的佛法,这些经典,这个导师自己创见说这才是“原始佛法”,说这就是佛法的全部了,把 世尊在二转、三转时期,教导大众成佛的最重要大乘佛菩提法全盘否定,判为说非佛亲说之法,说是后人假借 世尊之名所编纂的经典。这就是他书中所倡导的“大乘非佛说”,这样的说法,当然是离经叛教之说,是对佛法全盘的误解。平实导师在这一部《阿含正义》中,已经一一举示《阿含经》中的大乘经文,重新把阿含正确的法义,为当代佛弟子们宣讲,当然是末法学法大众的大福德。所以劝请学法大众都能够深入这一部阿含巨著中,经由次第的闻思修,乃至最后观行能够实证这当中的解脱道法义。
平实导师这一部论著之最后,也就是在第七辑结尾第十二章第十六节中,平实导师继续为大众开示的主题是:“莫亲近恶知识。”这也是这四集节目所探讨的宗旨。这就在告诉大众:亲近恶知识会熏习邪见,也将会导致未来什么样的恶果;也告诉大众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是我们应该依止的真善知识;什么才是能够教导我们契入佛法实证的法师?所以依据这一部分章节,而有这四集的节目的探讨。
在下面节目中,我们要一一为大家说明:怎么样来简择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所谓表相上非常有名气的这些大法师,是否就是能够跟佛法中真正的明师、善知识画上等号?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名师”是否就是“明师”,也就是是否就是具有佛法证量胜妙智慧的真善知识?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探讨,首先探讨“善知识难值遇----名师与明师之差别”。目前的年代是 世尊由正法五百年、像法五百年之后,进入末法一万年刚开始的一千多年,也进入到 世尊法运末法年代,离 世尊法运正式坏灭还有九千多年。学法者都知道 世尊常在经中说:在末法年代开始之后,邪师说法会如恒河沙这么多。譬如《楞严经》阿难在卷6就有说到: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
经文意思在讲:在末法的年代,已经离开世尊正法年代渐渐的遥远,因此佛的正法也渐渐衰微坏灭;因为证悟的正法明师大善知识,已经非常稀有难得示现人间,因此非常难值遇他们。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些没有实证的假名大师,就是所谓的名师,只是有名气的法师,却如同恒河沙数一般难以计数。
所以,由于末法众生福德渐薄、福德并不具足的缘故,当然在这样的年代,是没有办法感召众多大善知识示现人间。如果在这样末法年代,我们随处可值遇证悟的大善知识、遇到真正的明师,那这样的年代就称不上是末法的年代。但是我们却在当前的年代,尤其在平实导师出世弘法之前,整个台湾佛教界,从北到南各大山头林立,各有大小法师,甚至自称是阿罗汉圣者,或是大乘的开悟圣者,各各自认为都是明师、真善知识,似乎当代真善知识并不难值遇,彷佛又回到佛正法年代。但实质上,我们仔细去探讨这些自称证悟的圣者、善知识,其实都只是勉强称呼他们是“名师”,就是他只是有名气的法师,但却不是真正的证悟圣者、大善知识,不是我们这个题目所讲的“明师”。
在末法年代,学法大众所以会崇拜追逐这些“名师”----所谓有名气的法师,那是因为在这样科技发达,网络资讯爆炸的年代,只要透过媒体广告营销等等手法,就可以把某一位法师,在短时间变成媒体的宠儿,变成信众口中膜拜的大师;而这样的名师,是不是有真正证悟的实质?有胜妙佛法证量?学法大众自身因为还没有择法觉分,当然也没有这样地简择智慧力,去分别何者是名师,而哪一位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所谓的“明师”。所以,大众也都只能透过口耳相传方式,人云亦云,再加上名师他们之间也会彼此互相吹捧,所以学法信众就跟著被他们所误导,也只能依“法师名气的大小”,来判别所随学法师是否是善知识;而学法者自己本身,也是依附大法师的大名声,而向亲人眷属称道,自己已经是某位大法师的座下弟子,师生彼此相互攀缘,因此也都渐渐离开了真正佛法圣道了!
所以要能真正值遇大善知识,一定要一心虔诚、恭敬向佛菩萨发愿祈求,也要学法者自身在往世学法中,都与善知识曾经结下殊胜法缘;否则即使真善知识现在前,往往被世人误解为恶知识,甚至被大众毁谤为邪魔外道,因此当面错过亲学善知识的机会。善知识这么样的难值遇,在《华严经》世尊就有这一段的开示,在《华严经》的卷46 世尊开示说:
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6)
上面这一段经文在告诉我们说:要善知识能够有大因缘来出现世间弘法利生,其实非常困难;而善知识即使有因缘出现在世间,而有了因缘大众可以遇见,但是学法者也要能够真正信受随学,这也非常不容易;即使随学者信受随学了,而能真实依善知识教导的意旨,真正去用功修行,那也非常困难。
因此,如果有善知识示现人间,学者都必须以虔诚心、恭敬心,一心求善知识的教授;在善知识的摄受下,才有机会能够亲近,乃至能够上山与之共住参学,最后能够得到善知识所传的意旨----也就是能证悟明心。在证悟明心之后,悟后能继续依止善知识的教授,进而向上求见佛性----所谓的眼见佛性;之后,善知识也更能进一步教导你继续修学,往大乘初地的圣位菩萨阶位继续精进前进。
这一部《阿含正义》巨著的作者 平实导师,是正觉教团的法主,他是当代佛教界难值遇的真善知识,是最具代表性的“明师”,但是他却不是大众所知道,具有名气的名师。平实导师虽然已经弘扬八识如来藏妙法二十多年,而且著作等身,所出版佛法论著已经超过一百多本,但到现在整个佛教界,还很少有人知道导师的真实法相。因为平实导师人如其名,相貌似平凡,可是却有真实的佛法证量,是有胜妙的佛法智慧,是一位已登入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但是他自身从不求名闻利养,刻意隐藏自己的身相,不在自己每本书上流通自己的法相,更不接受媒体采访来营造名声,是真正能转依所证悟无我法如来藏,而能无私无我的缘故,不会落入这些我所名声的追逐,所以并不是位有名气的名师,但却是本文所说真正当代的真善知识、真正的“明师”。
平实导师传承玄奘大师法脉,一生弘扬释迦如来八识法教,更传续中国唐朝 玄奘大师八识如来藏妙义。而这如来藏妙法,也是中国历代禅宗祖师代代传续,所开悟明心的目标;平实导师悲心特重,秉承 释迦如来嘱咐,荷担起如来家业,世世发愿受生这唯苦堪忍娑婆人间,代代依缘示现不同菩萨身量,来传续佛正法法脉,利益末法后世学人。
那究竟名师跟明师之间到底怎么简择分别?为什么说平实导师才是真正的明师、真善知识呢?我们要依世尊在经中所教导的“四不依”的法义来作简择分别,就能够知道这位善知识是不是真正的明师。所谓的“四不依”法义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首先说,要依善知识所开演的法义,由他的开示或著作中来判断分别,所开示的法义有没有依佛正法,是否依佛经教而说;如果所说之法并非佛说,不是佛的正法,甚至属于附佛外道法,那当然这不是佛法中的善知识。所以不可依世间的名气、名声,所谓的依人的方式,而应该“依法”来简择判别是否是明师。
另外,所开示的佛法,也要依他所说的语言文字的法义,是否属于佛正法来作简择;而不是依语言文字的表相,也就是依经文的依文解义方式(依语)而说。善知识要能够成为明师,必然具有胜妙佛法智慧,能宣演经文中真实义理,他能“依义”而说,而不会依语而说。
再者,善知识所说法义,一定“依了义”说,不会依“不了义说”。所谓了义,是依如来藏妙理而说,才是了义之法;如果所说是非了义的二乘小法,或者所说只是表相人天善法,那还无法称为是一位明师。一定要是已经实证大乘如来藏了义正法,能宣演大乘了义正法的法师,才堪受称为是“明师”。
另外,实证大乘了义正法的“明师”,他的开示都是依所证悟如来藏真实法所出生智慧来作开演,这都是菩萨的自心证量,依他的现观真实法所作的开示;他并不是依意识心自身妄加思维想象而说,也就是不是依识而说,是依所证真实法如来藏,当下依他自己的现观,依他自己的真实体验所出生的胜妙智慧而说。也就是他是“依智”而说,这样才堪受说,他是一位佛法中真正的“明师”,真正是末法学法大众可以依止的真善知识。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怎么样来简择一位真正善知识?要分别名师跟明师之差别”这个题目的论述,这第一集的节目先为大家探讨到这里,下一集节目我们为大家继续谈论: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堪受是一位真善知识?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下一集节目。
最后祝愿所有菩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道业增上、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
下一篇:第104集 如何简择真正善知识?名师与明师之差别(二) 正村老师
上一篇:第102集 以法为依、以戒为归 正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