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
说明: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单元是“广论的根源是《现观庄严论》”?
我们之前有提到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以阿底峡所写的《菩提道灯论》作蓝本所编写的外道论典。这本《广论》表面上看来是在谈论显部的法义,强调必须按照阿底峡所说的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样的次第步骤,逐步完成显部的修学。藏密学人认为,如果对显部教义没有坚实的理解以及行持基础,是不具格修学密部教法的。宗喀巴在《广论》思想的根源,是由佛护、月称传至阿底峡的应成派中观。这个偏邪的中观,是否认有第七、第八这两个识的断见论、无因论——认为“一切法无自性生,所以缘起有”,但是却又把生灭无常的意识心当作是结生相续识。
然而宗喀巴在《广论》中却说道:“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观庄严》所有教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由他所说看来,《广论》似乎主要是依于 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而说的,但是其实整本的《广论》都没见到有引用《现观庄严论》,反而大多是抄录自《瑜伽师地论》。但是《瑜伽师地论》的内涵,却是以八识心王为中心,并且函盖八识心王所出生的一切万法,而以六百六十法来作论述;但是这又和宗喀巴所主张的“无自性、缘起有的意识心能贯通三世”这样的邪见是不相符合的。
既然说,宗喀巴把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当作是《广论》的招牌,那么我们就先来研究《现观庄严论》的内容,然后再来检视宗喀巴的所说,是否符合 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的真实义。我们首先引凤山寺有一位日常法师的一段话来作佐证,这位日常法师被公认是《广论》的权威专家,在他的《广论手抄稿》中说:
《现观庄严论》是什么呀?我简单的介绍一下,里面一共说八样东西,叫:第一个三智,什么是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智智。第二个四加行,后面的一果,佛果。……一切智是了解一切法总相的,一切法总相,空。然后呢?道种智指一切法的差别相的,然后呢,一切种智,就是把所有的这个通达总别一切的这个智,这三样圆满就是佛。(《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稿日常法师)
日常这位法师这样解说“三智”,是不符合佛法正教、正理的,一切智并不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的总相也不是空,道种智更不是一切法的差别相。而且在三种智之后,是在说四种现观而不是在说四加行。
接下来,我们就先把这八法概略地说明一下:《现观庄严论》中说: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这段偈颂的大意是说:般若波罗蜜即是佛菩提道,它的内容总共有八法:包括遍相智、道智、一切智等三种智慧;还有四种现观,包括:一切相现观、至顶现观、渐次现观以及刹那证菩提现观;最后再加上法身,这样一共有八法。
第一法的遍相智就是一切种智,这是指对八识心王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无不遍知的智慧;如果菩萨所修学的道种智全部都圆满了,那就成为一切种智。那么遍相智的内涵是什么呢?《现观庄严论》中有开示说:
发心与教授,四种决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这里所述说的遍相智,也就是一切种智——包括了世间、出世间法的一切智慧;从最初要发起求证佛道的大菩提心,接著要修习种种能成办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的种种教授,再来是要透过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加行的修习,来作为菩萨大乘见道的准备。当证得空性如来藏,而能够如实现观祂的真如体性之后,要能转依如来藏能生万法的法界自性,来修学内门的六波罗蜜多;因此说,能够现观本自庄严的空性如来藏,是一切修法及证法的所依。接著,菩萨还要能时时现前观察如来藏,和由如来藏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诸有为法的配合运作,这样身披精进甲胄而趣入六度、十度波罗蜜多,能逐渐成就如来藏中无量法种的功德庄严。由于能够这样的精进不退,就能很快速地积集福德以及智慧两种资粮,一直到圆满一切种智。这个智慧函盖了四智圆明,而且对一切法界的体性具足通达,具足人无我、法无我这两种无我;对于能断分段生死的一切智,以及能断变异生死的道种智,这两种智慧都完全具足了知,所以称为一切种智。以上就是对于第一法——佛陀的一切种智的说明。
至于第二法的道智,《现观庄严论》中说:
令其隐闇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
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这段论文的大意是说:因为菩萨法也函盖二乘菩提,菩萨了知三界凡夫、二乘愚人的世俗智慧不是究竟法,所以才说那是幽隐黯淡的。但是也要透过世俗智慧的增长才能自度度他,而在自度度他的过程中,逐步累积福德、功德,才有因缘证得空性如来藏;证得了空性如来藏,而能够时时现观本自庄严的如来藏的运作之后,般若总相智才能够显现,才有佛菩提见道位的殊胜利益。接著,菩萨要悟后起修,在胜解行位中经由现观以及反覆验证,而了知如来藏种种的体性以及作用,才能证得般若别相智,当别相智圆满,满足了菩萨三贤位的修习,才能进入初地的修道位;接著在修道位中,现观诸佛种种的功德庄严以及殊胜利益,因而发起赞叹、称扬、随喜的功德,并且回向成就大菩提。地上菩萨像这样把有漏的世间有为法,转成清净的世出世间无漏智慧,以及不可思议的无漏有为法,才能够圆满修道位而成就佛道。这些诸地菩萨经由修道而成就的种种现观庄严的智慧,就是菩萨的道种智。
接下来,第三法的一切智是对治烦恼、证得解脱果的智慧。第四法的一切相现观,就是现前观察前面三种智相的体性、修证过程以及功德等等。第五法的至顶现观,就是现行观察加行道、见道、修道等具足修证的现观。第六法的渐次现观,则是包括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三十七菩提分等等法的渐次加行。第七法的刹那证菩提现观,则是说菩萨在见道以及修道各阶位,都是历经长时间的渐次修学之后,会在一刹那相应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等的九种现观。因为时间的关系,这几个法我们就只能大略地说明一下。
至于最后第八法的法身,《现观庄严论》中说:
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
这首偈颂是在说明 佛陀的三身以及果德,是说诸佛普皆圆满所该成就的现观庄严以及所作的事业之后,就能够圆满成就法身、报身以及化身等三身,并且圆满成就佛果。圆满报身,是说 佛陀已经具足圆满佛地所需要的一切福德以及智慧庄严,而显示出无量庄严相好的报身——就如同 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现正在色究竟天宫说法的 卢舍那佛。而所谓化身,是说 佛陀应众生得度的因缘而显现各种形相来说法度众。至于法身,则是指一切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将其中所含藏的烦恼障习气种子以及所知障随眠全部都净除之后,就成为佛地的无垢识,能够以无功用行了知一切法,并且已经圆满一切智、道种智,而成就一切种智——就如同 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身 毗卢遮那佛。
我们综观 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很明显的就是在阐述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以八法来函盖一切世、出世间法。说明众生要透过实证如来藏,而能现前观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且本自庄严的根本心之后,才能在见道位以及修道位中,逐步庄严菩萨道,而在最后究竟成佛的过程。虽然宗喀巴说:“总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现观庄严论》所有教授。”但是我们综观《现观庄严论》,完全没有提到成佛之道的次第是《广论》所说的三士道,以及金刚乘双身修法的止观;而整本《广论》也没有看到有《现观庄严论》的只字半语作为《广论》的引用证明。可见宗喀巴的《广论》,实际上并没有以《现观庄严论》的修学次第以及现观的内涵来作为所依,《广论》中完全没有提到在佛道中所应修、应证的种种现观庄严,《广论》许多的内容甚至是和《现观庄严论》的法义互相违背的。
宗喀巴其实是完全依止中观应成派的无因论邪见,譬如他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这本书中引述显教诸经,而借莲花戒论师的话说:“唯此意识有与余生结生相续之功能。”这一段话明白地表示他反对第七、第八识的存在,而认为意识能贯通三世,是具有结生相续功能的常住法;可见他连《阿含经》中所说的“意识是意法因缘生的无常生灭法”这么基本的解脱道知见都不清楚,还牢牢的抓著意识常见、我见不肯放舍,正是个标准的常见外道。
而且他也不知道第七识就是《阿含经》中所说六根中的意根,可见得他连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都认识不清楚;他否定了意根界之后,佛陀所开示的十八界法就只剩下十七界了。而且第八识也就是《阿含经》中所说的“入胎识、有分识、取阴俱识、如、所知依”等等,也是无余涅槃的本际;所以,如果把因缘所生的五阴十八界等法都灭尽之后,仍然还有本来无生无灭的第八识独存,这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
从上述的说明我们可以了解到:宗喀巴连 佛陀初转法轮中最粗浅的《阿含经》解脱道都还弄不清楚,根本还没有能力断除意识我见,显然他还只是个具足我见的外道凡夫。照这么说来,连已经证得般若智慧的三贤位菩萨都还难以理解的第三转法轮唯识诸经,宗喀巴哪里有可能会懂得呢?他哪里又有资格来评论第三转法轮中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的种智妙法呢?
我们检查宗喀巴的,可以发现他都是用断章取义的方式,来曲解佛教诸经的佛意;他完全不知道二转法轮般若中观,是要能够现观第八识如来藏的中道性;他也不知道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的内容,是要已经能够现观如来藏而证得般若中观的菩萨,在发起般若总相智与别相智之后,才有能力进修的一切种智。所以,他反而诬谤最为究竟了义的一切种智唯识真义是不了义法,并且藉著邪说来否定七识和八识。
因此说,《现观庄严论》是要引导学人证悟、现观空性心如来藏这个金刚不坏心,再悟后起修别相智、道种智,成就菩萨应该有的种种现观庄严,才能圆满一切种智而成佛。但是《广论》却从来不教导学人去证悟空性心如来藏,去现观祂的种种庄严法,反而却否定第八识如来藏,引导学人转入金刚乘之中,修学左道密宗的无上瑜伽双身法,全部都是在生灭无常的意识相应法上来用心;甚至是教人破戒、乱伦、邪淫、大妄语,愈来愈向下沉沦,最后必定会成就堕入无间地狱长劫受苦的果报的。
因此,《广论》中所说的法,是违背 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佛道次第的,也完全没有《现观庄严论》中所说的任何一个庄严的现观;他只不过是假藉 弥勒菩萨的圣名、妙论,来作为《广论》的护身符;假藉等觉菩萨之名,以招揽无知盲从的信众,作为未来引入双身法作准备而已。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说明到这里为止,谢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色身康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