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给予’
2016-07-14 21:28:20  类别:修伏性障
以前有一个善知识曾说:“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而凡夫互相谴责。”每个人都身不由己,都有苦衷,所以没有谴责,只是悲悯与关怀。
众生都活在很可怜的世界里,每天为三餐忙碌!大部分的众生一生都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忙,经济大概是众生一辈子烦恼的主因,大约占了七八成,以及健康也是众生很烦恼的!因为我们迟早都会面临老病死等苦!
那只有少数人是生活在富裕的情况,因为俗话常说八成的资产集中在两成的人手中,现在可能是九成的资产集中在一成乃至更少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辛苦的人们只会越来越多!
有位善知识也曾说:“如果你有能力内省到自己心底原来也有邪恶的种子,你就会宽容别人;如果你曾经长期挣扎于生活在线,你就不会轻易说‘看破、放下’一类的风凉话。”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
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着才有机会安身立命及往悟道解脱的道路迈进。(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
当然我们学佛很久的菩萨们都会知道,今生能够安居乐业乃至安身立命,都是往昔所修的福德,加上这一世的努力所造成的;往昔有常做布施的因,今生有努力工作赚钱的缘,造就了现在富裕安稳而能追求证悟解脱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众生都很好命,也是有很多辛苦的众生与菩萨们,都还是要为三餐奔忙,这时候太深妙的佛法对他们来说都只是风凉话,因为要解决当务之急是他们的经济,也就是能不能先安稳地生活下去!
善知识也曾说:“如果能体谅每个人都累积了很多年的经验,才有今天的思想;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背景,换成我们是他,我们也会跟他一样。倘能先这样想的话,我们对于他人就不会有‘厌恶’的情绪,态度也会和缓一些。”
“要慈悲,要有爱心,要能原谅、体谅别人,明白每个人都有苦衷。假如有一个人看你不顺眼,不是他自己要看你不顺眼,他如果不是因为自卑,或是欠缺安全感,他也不会故意找你麻烦。他之所以这样对待你,一定是有原因,他是身不由己。”
“人最需要的是爱,不是教训。当别人前来请教的时候,爱他比教他更重要。”
“为人破疑,最主要是爱心,你有爱心,关心他,就知道他需要什么。
一个有能力爱你的人,会有能力体谅你的心情,好好给予,帮助你,而不是支配你;鼓励你,而不是操纵你。
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你只是给予,只希望他好而已。
亲情、友情、爱情,乃至菩萨的悲心,都只是‘给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争执’,心量是不够的;爱一个人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爱她,而应以她内心能感觉到幸福快乐的方式爱护对方才是有耐心的爱、真正的爱。”
真正的慈悲心与同理心对待众生,那也是一种次法!当然真正要帮助众生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基本上都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先不谈太深细的烦恼,我们及众生就有很多“我所执”的烦恼,为了这个“我”而要养活自己就有许多的烦恼,乃至为了健康及家庭感情等烦恼!烦恼的范围深细又广,需要累积很多的福德与智慧才能慢慢解除!
而要让自己越来越解脱与快乐,真的还是要累积很多福德与智慧,还是要好好修行!先让自己能稳定安居乐业,才有机会安身立命!
而众生都是很苦的,也都是身不由己的,大家都是被业力推动着,业力就是一种多劫长久以来的习惯势力;“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假使经百劫,所造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业就是身口意所造的行为,那些种子会存在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善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善报,恶业的种子在将来就会有恶报;而不善不恶的业种,也是继续累积成习惯势力!所以很会做面包也是一种业,未来世他继续很会做面包,那假设他做面包有布施贫穷,就是善业!他未来世除了很会做面包也会有福报。
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种无记业(非关善恶),但用这种技能来行善就造就了善业,若用这种技能造恶就造了恶业,未来世就有善恶报!
所以多累积善业与清净的业,未来世就会有很多可爱异熟果报,以及也会有禅定乃至解脱的果报。那这些在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而我们也应该继续在安居乐业中寻找安身立命及悟道解脱之路!所以就是要继续加油啰!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
白话解释:佛陀跟阿难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笨或者初学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教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如同珍宝,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有的人音声是清彻悦耳的,这是从常常歌咏三宝中来。有的人身心洁净,一生无有疾病,这是从修慈心中来。”
那我们不论要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乃至要入地,菩萨道每一个阶位都有所需要的福德!因此我们应该要努力修集六度,努力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摄受众生行菩萨道,如此我们的福德才会增上!才能够慢慢圆满自己的大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开示
 
-----佛法长兴博客
下一篇:调心是正本清源的修行
上一篇: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其实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