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苍天有眼(连载27)----郭正益老师
2016-06-30 10:24:45  类别:第112期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的解析 ——密宗喇嘛教的依持典籍与佛教实际之背离
  “自心出生一切如来心”的虚妄想
  在这一段密续中说:“这‘一切如来心’是从‘自心’出生而来。”然而,法界真实理是:
  (1)真实心:佛法中说一切有情的“自心”一定是真实心,而众生无始以来则是皆以虚妄本质的意识心当作是自心而沦堕于我见与身见之中。如来成就真实究竟佛果,当然如来的心必然是真实而永恒常住。因为,“果德真实”的成就,不可能是以“如来心是虚妄的”作为根本;虚妄的心而导致的果德必定不真实而无法永恒常住,所以,如来心必然是真实心。而如来的真实心在尚未成佛的因地就已经存在,与一切有情真实不虚妄的“自心”是同一类别,是本来存在的心而不是被出生的。因此任何一位有情从因地修行,乃至于佛地,不论其中如何转变,这真实心都应是同一个,佛陀说因地心与果地觉若不同,则无有是处。
  因此,当密教说“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时,就犯下两个错误。第一个不能如上所辨明的道理,而误认众生的自心与他将来成佛时的如来心不同,以为不生不灭的如来心是成佛时才有而与自心是两个心。
  第二个错误是其论述中所隐含了否定如来心的真如性的意思。密教将如来心变成了有生的体性,以为是“成佛位时,方得出生这如来心”,这说法就是堕于生灭性而否定如来心的真实性与如如性。因为有生之法(被出生之法),必定是由于因缘时节的变化而使本无今有的法出现了乃至使其变异与坏灭,这就同时彰显出它是有灭之法,即是“有生必定有灭”之理。有变异时,就是受到外缘的影响而无法维持如如不动的法性,因此如如性就消失了;等到坏灭时,就不再存在了,就属于生灭法所摄的虚妄性,因此这真实性也消失了。所以,密教论述“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是严重地误解佛法。
  (1)能生与所生:在佛法中,“生灭之法”一向都是虚妄不实没有自体而没有“出生”任何一个法的能力,因为生灭之法不具备“能生之性”。
  这“能生之性”唯有存在于真实法中,这真实法即是每位有情的自心,也是修行成佛时的如来心,离此之外,没有真实法可得。所以,唯有自心具备“能生之性”而能出生一切诸法。由此而可知:这真实法要远离前述所说的“生灭性”,本身就必须不具备被出生的体性,所以既然没有被出生的时节,自然也没有坏灭的时候,所以说真实法“无生无灭”,也就是说自心“无生无灭”,如来心“无生无灭”,祂的存在是法尔如是,本来就存在的,而且永恒常住。
  这三界中的一切诸法则都是被出生之法,所以全数都是生灭之法;而它们宛若真实而有其各自不同的体性展现,这都是来自“能生之法”所赋与的,并不是这生灭之法有其真实存在的体性。所以,密教之“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是严重误解了法界的能生之法与被生之法,将“能生诸法的如来心”当作是“所生之法(被出生之法)”,不能了达“能生”与“所生”之理。
  (2)非因计果与即因即果:密教之所以有如是“能生”与“所生”的妄计,就是因为依于身见与我见而将虚妄本质的“意识心”建立为“自心”,而以为“妄心(意识心)之因”可经过修行而最后出生“真心(如来心)之果”,因而误计“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此即是“非因计果”,以为将妄心修行后可以出生成为真心;却不知不论如何修行,生灭性的妄心永远不会变成不生不灭性的真心。而且如上所述,如来真心根本就不是被出生的心,祂自身永无生灭性,自然也不会被任何妄心所出生。因此,密教此说即是堕于蒸沙成饭之误计,永远不得道果。
  当知佛法正义:众生因地的真心是因,将来成佛的如来心是果,以真心恒遍三际而法性无有变异,这真心于因地与果地的真如法性都无有差别,即此众生凡夫因地的真心,就是将来成佛果地觉体之如来心,这就是“即因即果”;所以如是之佛法真的是极难思议。
  (3)教证显示真心智慧功德:每位有情的真心功德的真如体性从古到今,永远无有变异;可见教理证明: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说:“即使一切众生于一念之中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与其不成就正觉之时来作相比,两者相等而无有任何一分的差异。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因地之自心本自无生灭、人我众生寿者等相,所成就菩提之如来心也是本自无相,两者皆是同一心;若是无有诸相,则此真心本来无增无减,不因众生因地而减,不因如来果地而增。”1 因此,真心如是体性恒常无有变异而不假修行,即使是从无修行的凡夫,其真心一样清净圆满而无有增减,这样才是真心。于因地与果地的真如法性都无有差别,即此众生凡夫因地的真心,就是将来成佛果地觉体之如来心,这就是“即因即果”;所以如是之佛法真的是极难思议。
  注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2〈如来出现品 第37〉:“佛子!如汝所说,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无减。”(《大正藏》册10,页275,中7-9)
  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说:
  “如来成道时,以无障碍的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说:‘奇哉!奇哉!这广大众生为何各各本具如来的一切智慧功德,但却愚痴迷惑,不知不见呢?我应当以圣道来教导大众,让大家都能永远离开这些妄想执著,可于自身中也能得见如来的广大智慧功德,如是与佛无有差异!’”2
  注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1〈如来出现品 第37〉:“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大正藏》册10,页272,下25 -页273,上1)
  所以,应当信受真心从凡夫直到佛地,其智慧体性都无有变异,不劳任何有情费心来替祂修行。一切有情可改变妄心(七转识)的有漏染污性,并勘破一切无始无明,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牵涉到真心所含藏之种子体性的改易,真心的自体却从来不受一法,恒常不变。
  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说:
  “就如同这真心体性一样,佛地的心也是如此;如同佛地的心一样,众生的心也是如此;心、佛以及众生,是三者无有差别。”3
  注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第16〉:“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正藏》册9,页465,下28-29)#p#分页标题#e#
  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自心”就是成佛时的“如来心”,也是众生轮转生死时真正的“心”,三者之究竟体性毫无差别。密教之“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的说法,就是将“如来心”当成是本来无有,以为必须在虚妄计著的意识“自心”修行之后,才能来出生祂;这样的见解就是严重违背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教理,而把“如来心”当成是有生有灭的无常之法,这样自然无法成就佛果。
  (5)真心远离见闻觉知与闻思修证:自心(真心)的体性极难以领会,所以应当亲近善知识而闻熏正理,当信善知识开示:自心(真心)从无修行,不落在修行阶位以及种性之中,祂又无众生之妄心的见闻觉知,不识六尘,自然也不懂“善知识”的意思,又如何寻找善知识而闻熏正理?尚且与善知识无有交会,如何成就熏闻与思惟,乃至修持与亲证之功德?所以,密教离开如是佛法正理,便会误将有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当作是自心,以为这样的“自心”可藉由修行而蜕变成为“如来心”,这样“一切如来心从自心出”的妄计就会继续堕于我见与身见中。
  如《大方等大集经》卷10 的颂文说:“众生之理体本无有六尘之内外觉观,这因地真心本来极清净而无有贪染,从世间因缘而令七转识生起诸贪欲,是故我礼拜阐释智慧因之如来世尊。”4
  注4《大方等大集经》卷10:“一切众生无觉观,其心本净无有贪,从因缘故生贪欲,是故我礼真智因。”(《大正藏》册13,页66,下2-3)
  所以,觉观领纳的境界是相应于六尘的境界,意识能综合前五识“见闻嗅尝觉”的体性而作出甚深细的“了知”以及判断,然而如上经典所说,众生的理体真心(第八识)就是没有前六识所拥有的六尘上的觉观。
  《大方等大集经》卷13 的颂文所说:“一切法界真如理体无觉无观无形无相,凡夫七转识心带著我见我执觉观而有人我相应之万相诸行,法界真如并不因此动摇破坏而有变异,如来阐释佛真实智故我今日虔诚顶礼。”5
  注5《大方等大集经》卷13:“一切法界无觉观,凡夫观之有相行,法界之性不破坏,佛真实智故我礼。”(《大正藏》册13,页84,上4-5)
  因此,综合上述所说,于众生的真如心以及法界真如理体上,从来都与六尘上的觉观不相应,这真如心就是真心,能出生众生以及法界。佛说这真如心本身不具备觉观的体性,当以佛智叙述“所生之法”的众生与法界时,就回归到这“能生之法”的真心而说“众生与法界”本自无觉无观时,实际是说“出生众生与法界的真心”无觉无观。而真心祂所出生的凡夫众生性之七转识心却有种种觉观,虽然如此,这妄心的觉观无法动摇真心一分。因此,真心的无觉观性不是藉由修行而成就的,真心的体性和妄心根本不同,两个不是相同的心识。
  又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真如法性本自无作、无有觉知。”6 所以,真心远离妄心的见闻觉知性,如是难可思议;因此必须亲近善知识来听闻这样的般若波罗蜜之法,才能信受了解经典的义理,才不会堕入密教随手将众生意识心当作是真心的误计中。
  注6《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59〈清净品 第9〉“法性无作、无觉知故。”(《大正藏》册7,页886)
  关于“心”的正理
  在一切众生目前的意识心之外,确实有此实相心——心,此实相心综贯一代 如来时教说法,于大乘经典昭然显现,于小乘典籍隐喻而说,因为众生不能亲见这真心,所以此中正理确实难以明了。此实相义理亦是很难被深深执取外道见解的谭崔密教人所信受。密教就是不信有一个迥异于意识心的“真心”,不相信“祂本身不需修行,而能出生万法”,如是便会坚持“目前的意识心恒常不变”的身见,而以“意识心”和“意识的种种变相以及所缘的境界”来当作是“自心的全体”,又由此“意识自心”而想象于未来可以出生“一切如来心”,如是堕于种种妄计之中。
  如果意识心是真心,那为何意识心会生起各种的虚妄想(真心何必会生起虚妄想)?为何意识心会一直执取各种境界法,而受到各种外在境界的影响(真心何必执取境界法而受其影响)?
  为何意识心会每晚于眠熟无梦时断灭而消失(真心何必因为睡眠而消失)?为何意识心会于许多境界中起种种烦恼而不得自在(真心何必生起烦恼而让自身不自在)?为何意识心是诸佛所说的虚妄、无常、不能自主的心而必须体认意识心是无我性(真心真实永恒自在为真实我,如何可能与此虚妄无常等相应)?为何佛法要直接明白说“凡夫就是无始以来执持这意识心为我而沦堕生死”?
  密教对于正理如“佛地时,意识心仍然是意识心,不能转变成为真心”的道理不能信受,因此执取意识之灵明觉知的功能性为究竟,思惟“意识自心”有如月亮形状之变异,以为凡夫心染污而不清净,有如弯曲弦月,在修行之后,这“意识自心”转为清净纯善而无杂念妄想,便误计为真如心,以为这“意识自心”圆满清净,有如一轮满月,这就是密教认假为真的“真如月轮观”以及堕于“意识心为自心”的我见之中。
  在佛法中,学人以意识心闻熏第一义谛,远离断常二种见解、断除我见与身见,断除对 如来大师的疑见,断除对佛戒的疑惑以及不如理的非戒,如是断除“三缚结”——离开“我见(身见)、疑见、戒禁取见”的缠缚,建立“四不坏信”:“信佛、信大乘法、信贤圣僧、信大乘戒”,因此有因缘入大乘第一义谛实证之门。后来证悟自心如来藏时,确认自心于任何境界中都如如不动,且能出生万法,符合经典所说的“真如心”,也符合证悟第一义谛的禅门公案所透露的“法无见闻觉知”的真理,从而生起般若智慧,这才是佛法的修学。
  总结来说,如是密教之人虚妄建立此意识心是自心之想,再依此而建立一个被自心所出生的“如来心”,因而在这两个心:“意识心的自心”和“想象中的如来心”之间纠缠不清。如是停留在意识心的常见世界之中,心灵冻结在冰冷的无常法之中,如何能够真实了解“真如心”呢?
  “金刚萨埵”的迂阔妄想
  在这部密续中,密教开启了“金刚萨埵”的思想而说:“‘密教普贤菩萨’透过‘密教毘卢遮那佛’的入‘三昧耶’而现起,自说获得了‘金刚萨埵’身。”在此就针对这“金刚萨埵”来加以解析:
  (1) 菩提萨埵与金刚萨埵:佛法中说菩萨就是Bodhisattva“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萨埵”就是“有情”,依照“菩提”和“萨埵”各取一个字,而称为“菩萨”。菩萨是求取菩提的有情,也能教化其他有情成就菩提。密教则自创了Vajrasattva“金刚萨埵”,以“金刚”来和佛教所要成就的“菩提”来对照,这就是要以密教之“金刚法”而将佛教的“菩提法”改朝换代。而密教有时以“金刚萨埵”来称呼一位“密教菩萨”,作为维护传承金刚法的灵魂人物,又因为其手执金刚杵,有时称为“执金刚”、“大执金刚”,他又有一个名字:“金刚手。”在密续《大日经》中,“佛教的菩萨们”和“密教的执金刚菩萨”是被安排为不同的菩萨部众,而又自称密教是佛教;密教意思是分裂“同见同行的菩萨僧团”#p#分页标题#e#
  成为佛教菩萨与密教菩萨。
  (2) 密教表明佛教菩萨是不究竟的:以此处所说的“普贤菩萨”为例,必须要于密教法会中得到“密教如来加持”,而以“菩萨自身的金刚杵”为根本,再经过“密教毘卢遮那佛”的授与和灌顶,最后终于成就为“金刚级菩萨”,如此将“佛教菩萨”转化为“密教金刚菩萨”。所以,密续主张佛教等觉菩萨还要经过密教如来的加持授与,才能变身为金刚等级的菩萨。因此,“佛教的普贤菩萨”还要变成“密教的金刚手菩萨”,这就是明说《大日经》的“执金刚菩萨”的修行全数皆在“佛教菩萨”之上,于菩萨阶位上作虚妄建立。
  入三昧耶而出生十六位金刚菩萨的虚妄想
  在密续的这段文字说:“密教大日如来(密教毘卢遮那佛)要进入一位金刚菩萨的三昧耶,然后经过一段变化,而终于出生了这位密教菩萨。”然而,这实情是:
  (1) 增制三昧耶:三昧是正定,Samadhi,又称为三摩地,而三昧耶Samaya 则是密教所独有的,是其挖空心思而构想出来的子虚乌有之法,意图与佛法“三昧”抗衡的“新名词”。有时密教也自称三昧耶为三摩地。所以,佛教并没有此三昧耶的说法,这三昧耶是密教所独创的增制之法。
  (2) 菩萨与无量三昧:佛教大菩萨现证无量阿僧祇三昧,这些三昧是诸同见同行的大菩萨之共同所证,不是将某个三昧归属于哪一位菩萨而以其名字来命名而别说为“某一位菩萨的三昧”。所以综合上述以及与此处所说,谭崔密教之“密教如来进入某位菩萨的三昧耶”的论述,纯粹是虚妄想而违背佛典。
  (3) 圆成诸法:如来本自圆成诸法,最上胜妙而无过其上,随念流注出一切诸法,直接产生功德成就诸法,不需要假借其他方便而能随念成就诸法,不是如密教以为的“如来需要进入三昧而才能如何”,更不会进入密教所想像的任何“三昧耶”之中。
  (4) 菩萨现身:每一位出席佛教法会的诸大菩萨会先抵达现场,以尊重法王尊,因此无劳密教再来施设种种的“三昧耶”而出生这些“大菩萨”,这不啻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本来诸佛菩萨就能各自化现意生身以及无量化眷属,何必密教这多余而且诡异的“三昧耶”呢?
  佛教的菩萨变成了密教的金刚菩萨的虚妄想
  这段密续说:“当产生了一位‘大菩萨’之后,他会被继续灌顶,这位‘大菩萨’会被‘金刚化’而成为‘密教的金刚菩萨’。”关于这个说法,可以先看这整理后的表格,看这部密续出生了哪些“大菩萨”和“密教金刚菩萨”:

  唐朝不空翻译: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的十六位菩萨  宋朝施护翻译: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的十六位菩萨
1普贤摩诃菩提萨埵普贤摩诃菩提萨埵
2不空王大菩萨不空王大菩萨
3摩罗大菩萨摩罗大菩萨
4欢喜王大菩萨极喜王大菩萨
5虚空藏大菩萨虚空藏大菩萨
6大威光大菩萨大威光大菩萨
7宝幢大菩萨宝幢大菩萨
8常喜悦根大菩萨常欢喜根大菩萨
9观自在大菩萨观自在大菩萨
10曼殊室利大菩萨妙吉祥大菩萨
11才发心转法轮大菩萨起平等心转法轮大菩萨
12无言大菩萨无言大菩萨
13一切如来毘首羯磨大菩萨一切如来巧业菩萨
14难敌精进大菩萨极难敌精进大菩萨
15摧一切魔大菩萨摧诸魔大菩萨
16一切如来拳大菩萨一切如来拳大菩萨
唐朝翻译:转化成为谭崔教的金刚乘菩萨宋朝翻译:转化成为谭崔教的金刚乘菩萨唐朝金刚智翻译成就的金刚菩萨
1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执金刚菩萨
2金刚钩召菩萨金刚钩召菩萨金刚钩召菩萨
3金刚弓菩萨金刚弓菩萨金刚弓菩萨
4金刚喜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踊跃菩萨
5金刚藏菩萨金刚藏菩萨金刚藏菩萨
6金刚光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光明菩萨(金刚照耀菩萨)
7金刚幢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幢菩萨
8金刚喜菩萨金刚喜菩萨金刚爱菩萨
9金刚眼菩萨金刚眼菩萨金刚眼菩萨
10金刚慧菩萨金刚慧菩萨金刚觉菩萨
11金刚场菩萨金刚场菩萨金刚道场菩萨
12金刚语言菩萨金刚语言菩萨金刚语言菩萨
13金刚毘首菩萨金刚尾湿嚩菩萨金刚毘首菩萨
14金刚慈友菩萨金刚慈友菩萨金刚友菩萨
15金刚暴怒菩萨金刚暴怒菩萨金刚暴怒菩萨
16金刚拳菩萨金刚拳菩萨金刚拳菩萨

外道密教在自己凭空想象的“拟人化”世界里,推想十六位“大菩萨”被如是出生,这些“大菩萨”被视为佛教知名大菩萨的代表,然而他们都必须再经过密教特殊灌顶而“金刚化”,各各更名为“金刚菩萨”。密教所要表达的是佛教原有的菩萨之修行并不究竟,应该转信密法,寻找密教金刚阿闍黎(金刚上师)来秘密传授密法,便可成为更上一层楼的“金刚菩萨”。于是透过这《大日经》以及《金刚顶经》所创制增立的密教“金刚菩萨”的思想,就可堂而皇之地取代佛教的菩萨,让不明就里的僧侣转信密教。
  重复出生“普贤菩萨”的虚妄想
  (1)“真实菩萨”与“化现菩萨”:这部密续的法会从一开始,这“普贤大菩萨”就已经在现场,到了这个段落,“密教毘卢遮那佛”还要刻意进入“化现出普贤菩萨”的“三昧耶”,来出生另外一尊一模一样的“普贤菩萨”,硬是要产生一位与现场的“真实菩萨”完全相同的“化身菩萨”。然而当真实菩萨已在现场时,即使要变现无量无边化身,只要“世尊”简单示意,这大菩萨自身就可变现出来,何必“世尊”亲自为之?事实上,许多来到这娑婆世界教化的大菩萨根本就是佛,是依照教化方便而示现出菩萨身,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说:“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地藏王菩萨、无垢称菩萨(维摩诘菩萨),一直到普贤菩萨,莫不居于佛位。”7
  注7《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卷1:“时,有十佛刹极微等诸佛,各各从本国土,来至于此,为欲庄严鞞卢遮那,为众会故,示菩萨形,其名曰: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藏菩萨、无垢称菩萨、善威德菩萨、能弃诸盖菩萨、宝手菩萨、大慧菩萨、普贤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如是等众,皆来集会。”
  这些诸佛化现的菩萨之威德实际是与佛齐等,如普贤菩萨在《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说:“当时,善财童子便马上见到普贤菩萨在如来前众会之中,端坐于宝莲华师子座,诸菩萨众所共同围遶,最为殊特,世间一切有情无可比拟;智慧境界无量无边,难测难思,等同三世佛,一切菩萨无能观察。”8
  注8《大方广佛华严经》卷80〈入法界品 第39〉:“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在如来前众会之中,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诸菩萨众所共围遶,最为殊特,世无与等;智慧境界无量无边,难测难思,等三世佛,一切菩萨无能观察。”(《大正藏》册10,页440,上28-中3)
  如是“等同三世佛”的“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大菩萨也是不可思议而居于“等同三世佛”的佛位,何必居此佛位的同时,再如密教人所编纂的情节,接受这外道的“金刚灌顶”而降格成“密教金刚大菩萨”呢?从佛教变成密教外道?从佛变成菩萨?
  (2) 本尊相应法:为何已经有菩萨于法会现场,还要出生同样一位菩萨出来?这样虚妄想的本源是因为“谭崔”本身就有“生生不息”的意思,所以允许一模一样的菩萨被想象而复制出来。最著名的复制修持法就是本尊相应法,密教人以观想成就“普贤菩萨身”以及“普贤菩萨”金刚化后的“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身”作为本尊,终日观想自己变成一模一样的“普贤身”、“金刚萨埵身”;所以,无怪乎此处有如是诡异的一模一样的“菩萨”被变现出来。密教要学人进入性爱主题的“三昧耶”,而让自己于“本尊相应法”中,让自己最后变成“普贤菩萨”和“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埵)”,所以这里也等同宣示要实践其他密续所提及的“本尊相应法”。
  密教的本尊相应法是以想阴为本质,以手中结手印,口中念真言,意想和本尊合而为一,称为三密,最后看到本尊来到自身面前,自己又如同镜子一样,看见自己与本尊无二无别。所以密教人于此幻境中,以为自身成为“普贤菩萨身”,以为自身成为“密教金刚萨埵身”,便具备“普贤菩萨”与“金刚萨埵”的一切功德,而位居于一切菩萨之上;如是将妄想出来虚幻不实的幻像当作是修行究竟的真实果报身。
  (待续)
下一篇:广论之平议(连载70)----正雄居士
上一篇:般若中观(连载14)----游正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