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电视弘法节目,佛典故事系列,今天要赏析的故事是“得见谛者断疑见”。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说一下什么叫作“得见谛”?得见谛就是能够得到法眼净,为什么叫作法眼净呢?就是对于是法、非法已经清楚了,什么法是应该要走、要修行的;什么法是错的,什么是外道法,什么是能够正向于佛菩提道的法,已经非常清楚地了知。所以经典里面又说他已经知道了古仙人道。这古仙人道就是一切的修行人,他都是从这条路迈向于成佛之道,或者成就解脱道,而这条道路他已经知道了,也从此开始走了。那为什么我们说得见谛者会断疑见呢?也就是因为他已经知道这条路是怎么走,一切不属于这条路的,他都清楚那是不可能让自己达到修行的成果。也因此对于诸方大师所说的法,是法、非法,合不合于三乘菩提任何一道,他都能够有所了知。也因此得见谛的,我们说他有四不坏信的功德性。
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个人,就是一位首罗长者的故事。这一位首罗长者,他的性格非常的悭吝,也就是非常的小气;而他的小气是被舍利弗这些大阿罗汉们都知道的,因为他们都曾经往返过他家。所以舍利弗就曾经说:“这一个恶道就像海水一样深,这个乱的心就像浊水一样。”但是如果说有悭吝心的一个漂流,那么就不可能会结下善缘,没有结下善缘,就不可能有见道的因缘;因此我们应该要设法拔掉他这个悭吝的根源,来成就他布施的果报。
所以舍利弗尊者,就跟其他的阿罗汉陆续地来到这个首罗长者家。首先有一次,像摩诃迦叶他很早起来了,穿著衣服、持著钵,就走到首罗长者家,然后跟首罗长者说:“应该要行布施,布施有种种的功德。”那首罗长者因为一向都非常的悭吝,他听到摩诃迦叶这么说,他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就好像有刺在刺心一样,于是他就对摩诃迦叶说:“你是受我们所请呢?还是你来乞食?”摩诃迦叶就说:“我是来乞食的。”这位首罗长者就说:“你如果来乞食,这个时间不对哦!”然后就让摩诃迦叶空手的离开了。同样的,舍利弗、目犍连尊者,还有其他的阿罗汉也是这样,次第走到他家跟他乞食,他都一样不愿意来供养他们。
接著 世尊也走到他家,然后 世尊就对这位首罗长者说:“你今天应该要修五大施。”首罗长者一听,就产生很大的苦恼,他心里想:“我连一点点饭都不想要布施了,竟然教我作五大施,难道这个如来法没有其他的吗?常常就教人家布施,弟子也教人布施,今天 世尊来到我这儿,也教我布施。”想了以后,他的个性也直,他就对 佛说:“世尊啊!我连一点点的小施,我都不想作,而且作不来,你还教我作五大施啊!”佛陀就告诉首罗长者说:“不杀名为大施,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这样作就是五大施。”听到这一句话以后,首罗长者心里好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算盘打一打以后就说:“欸!这五件事啊!不会丝毫的损耗我一毛钱,没有损耗我一毛钱,而又有大施的这个名,这是太好了!为什么不作?”于是想到这里,他就觉得好高兴,原来大施能够这么简单就作到,所以他就对 佛陀产生了非常欢喜、信受、敬爱的心。对 佛陀说:“您真是一个善于调御、教示众生的大丈夫,而且您所说的都不是虚妄的语言;您所说的都是我们大家能够作到的事情,也因此您这么一说,我们大家都能够信受不会违背。”因此他就赞叹 世尊,他说:“世尊的色貌真是无等伦啊!而且口才的辩给,也不是世间所有的。”并且 世尊祂说法的时候,能够应机、应时,所说的法都不会有虚妄性,只要听到的人都能够得到这个法的果益。
这个部分,他的赞叹,真的是完全地就说出了 世尊的功德性。因为 世尊只要有所说,一定会领受这个对象最应机、最应缘的法是什么;而且这个所谓的应机、应缘,一定是能够让他产生了“解脱德”或者“般若德”的这样的心性的起行。所以这位首罗长者说完了以后,他就对 佛产生了非常高兴的欢喜心,不知不觉地他的悭贪心就破掉了。于是他就跑到仓库里面,拿了两张毛毯想要供 佛,但是悭贪心虽然破了,但是并不是就消除了。所以他拿著那两张毯子的时候,他就开始犹豫了,我是不是只拿一张来供养就好了,可是一张会不会太少呢?那我还是拿两张好了,于是他就在那里为了要拿一张毯子供 佛,还是两张毯子供 佛,就开始在那边考虑起来了。这时候 佛陀就知道了,那么 佛陀就说:“在布施的时候有鬪诤的心行,那这样你布施的功德就不可能会成就。而在布施的时候,你会有两种德呈现出来,一个叫作智德,一个叫作断德,你只要在布施的时候,都有这两种德;但是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犹豫的心,那么你的这个德就不可能呈现出来。”佛陀这么一说,首罗长者心里想说:“哇!如来实在太厉害了!祂竟然知道我心里所想的,因为我都还没有说出来啊!”于是他就非常非常地高兴,确实把这个悭贪的心就给破除了,然后抓起了一迭的毛毯,就布施供养 佛。
供养 佛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 佛陀就知道这一位首罗长者,他的心性已经调柔了,已经可以开始为他说法了。于是就开始为他说他能够接受相应的法,也告诉他什么才是修行的根本。更告诉他一切法一定有一个真实心,有一个本际不灭,而五蕴是虚妄的,不可执著的。也因此这个首罗长者听 佛陀这样说的时候,由于他的恭敬心非常的够,又非常的虔诚,听完 佛陀说完,他就已经得证初果了,就有了初果人的功德。这时候 佛陀就从座位上起来,回到祂的僧团去了。那么首罗长者非常欢喜地就送 佛呀!他心里的高兴,就一直在那边酝酿著。
不过有一位魔王,这时候他就出现了,因为他看到首罗长者这么高兴,就想:“我应该要到首罗那边去要破掉他的善心”。因为魔王都很怕失去眷属,魔王都希望一切众生都在贪、瞋、爱染的无明闇当中;如果众生解脱了,那么他的眷属就减少了,所以他就起心,他要去破掉这个首罗长者的这一个道心。那么知道首罗长者是非常恭敬供养 佛陀,所以他就化身为 佛陀的相貌,有三十二大人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一样,就来到首罗长者的家。他来到首罗长者家的时候,也一样示现像 佛有那样的一个光芒,首罗长者就觉得说:“啊!怎么今天运气这么好呢!刚刚 佛陀才离开我家,怎么现在屋子里面,又有这样的光芒呢?而这个光芒就好像太阳从地下踊出一样,让我的整个屋子都是这么样的光明。”所以他就非常非常地高兴去承迎这位魔王,并且对他说:“我真是太有福报了!如来刚刚才离开我家,现在又再来,可能是 如来祂不断不断地在救度众生,所以都会不弃舍众生的。”所以他就非常的高兴去接待这位魔王,这个时候魔王就说:“首罗长者!我跟你说,我先前跟你说,这个五受阴是虚妄的、是苦的,也因此依著这个五受阴,有苦、集、灭、道的这一个修行的法门,而跟你说要受持八正道,要灭五受阴的虚妄,这个是不对的,所以你不要按照我刚刚所说的修行。”这时候首罗长者听到以后,心里就觉得好奇怪:欸!这个人长得跟 佛很像,但是他所说的怎么跟实际上我所体会的不一样呢?难道我在作梦吗?还是我的心颠倒了?这个人他到底是 佛还是魔呢?也因此他就觉得说:这个一定是恶人,他化作佛形,他就好像在漂亮的花朵中,显现出的一个黑色的毒蛇,这个人肯定是魔,他今天来到我这边,跟我说五受阴虚妄的、苦集灭道、八正道的修法,是邪说不可以信受。但是我是一个已经亲证这个五蕴十八界虚妄,是一个断我见的人,而且我也是真见道的人,他今天来这样对我说,就好像一个在卖针的人,跑到制作针的这一个师傅家里要卖针。于是他就对魔王波旬说:“你一定是魔王波旬!而我是真佛子!我告诉你,如果鹅的翅膀,它一直在扇著须弥山,那须弥山可能都会被扇动。但是你今天要影响到一个有真见道的人,任凭你有多大的力量,都不可能去扇动一个真见道的对法的一个决定心,你可以迷惑众生的肉眼,但是你没有办法迷惑众生的法眼。这个肉眼其实它是无常微劣的,这个肉眼并没有办法真实地辨别真实或者是虚伪;就像我没有办法看你是真的 佛陀还是假的 佛陀,但是得到法眼的人,他就真正地看到了牟尼尊。(这个牟尼尊,我们等一下会稍微解释一下)。我是已经得到了法眼净的人,我已经灭掉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的人,所以我不会上你的当,我不会依著你现在所教示的去作。所以你呀!是自己找疲劳,我真见道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所说的是不如实的,所以你一定是恶波旬,你所说的法一定是不如实的。你虽然用你的形色迷惑了我的肉眼,但是我的法眼却可以鉴照出你的法是错误的,你的法是不如实的。”也因此这样说,魔王波旬就知道他的计谋没有办法得逞而离开了。
刚才我们有讲到,这位首罗长者说我已经亲见牟尼尊,这个“牟尼尊”并不是表示说他是已经亲自见到了 佛陀,因为无论是魔王或者 佛陀,这魔王所示现的相和 佛陀并没有差异呀!那“亲见牟尼尊”是亲见什么呢?我们知道 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释迦”以及“牟尼”就是能忍寂静的意思。所以这位首罗长者说我已亲见牟尼尊,也就是说我已经亲自见到了这寂静清净的法相,表示他是已经明心见道的一个人。也因为他的明心见道,是自己亲自证实 佛所说的话是正确的;这个明心见道,已经不是依于佛语,而是依于自己亲证的功德性。所以他现在对法的认知,已经不是在语言名相的认知上,而是自己亲自的体证上,所以这就是属于实证的功德;既然是有实证的功德,自然就不会为外道,这样的邪见、邪说所迷惑。
在这一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一如 平实导师常常跟我们强调的——要结善缘。我们表面上看这位首罗长者好像很悭吝,对阿罗汉们都不布施,但是呢,这是一世所现出来的一时的假相,我们相信这位首罗长者过去世一定都曾经布施、供养过诸佛,但是因为这一世意识重新的熏习,所以能够让他产生了悭吝的法相,法种的流注。所以一开始依于意识这一世的熏习而有悭吝的心行起行。但是他毕竟看到 佛能够产生欢喜心,看到 佛为他开示的时候,他能够接受,而且是非常快的接受,所以我们相信这一位首罗长者,一定过去世都有结过善缘。
因此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要跟善知识以及一切发菩提心的人,我们说发菩提心,是正发菩提心的人结下善缘,由于结下善缘,生生世世都能够为这些菩萨们所护念。也因为我们跟人家结下善缘,所以我们在生生世世也能够无罣碍的来行这一个菩萨道,而最重要的善缘就是能够以正确的佛法知见跟人家结缘。我们如果以正确的佛法知见跟人家结缘,我们生生世世所得的果德,也会很快地相应到正法;如果今天以邪法跟人家结缘,乃至于说我们用邪法教授人,不但是自己会有不好的恶趣的流转,生生世世也必须要等到那些被自己错误邪说所迷惑的人都已经转变了,这样自己的业报才有终了的时候,因此结善缘真的是非常重要。
而这位首罗长者,又能够用毛毯供养 佛,也因此供养三宝也是一切佛弟子基本要做的行为。在经典当中 佛陀有开示:如果能够供养三宝的话,那个功德是不可限量的,而不论是 佛陀住世或未住世,只要是有 佛陀的圣像,你能够起恭敬心、起供养心,那样的功德与 佛住世是一样的。
另外我们来看到在这一个故事当中,本来这位首罗长者,他是非常的悭吝,所以当从舍利弗、摩诃迦叶、目犍连尊者来跟他乞食的时候,他连一点饭都不肯给人家,一点食物都不肯给人家,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受菩萨戒,如果受了菩萨戒,那这就是属于重戒之一,所以也因为他的真见道,其实也能够把他这一个毁戒的这一个部分的业行,能够彻底的断除掉。再者,我们说到当菩萨在布施的时候,都应该要产生慈悲心,不要著于财物,也因为对财物能够不执著,而能够对法起欢喜心,这样的一个布施才会产生波罗蜜。也因此在布施的时候,一定要有智慧的相应,如果在布施的时候,心里还会有著这一个要布施、不布施、多或少,那这样的布施其实是不清净、不圆满的。
在这里,我们再跟各位讲一个小小的故事,就是有关于度众的方便。我们看到 佛陀,祂有著方便善巧来度众,文殊菩萨祂也有个小小的故事,可以提供诸位菩萨作参考——就是这个度众方便善巧——其实也是一种智慧。文殊菩萨在过去世久远的时候,他也曾经是一位比丘,他到城里面去乞食,结果他的福气很好,得了满钵的这个百味欢喜丸子,这个丸子应该都是炸的,香香酥酥的非常好吃。于是他在走的时候,城中里面的那个小朋友就一直跟著他,跟他要这个小丸子也想要吃,那 文殊师利菩萨就不给他,就一直往前走,这个小朋友就一直往后跟,那一直走到僧团。这时候 文殊菩萨就拿了两个小丸子跟他说:“你如果想要吃小丸子,可以!我先给你两颗,一颗呢!你要来这里供僧,布施给僧众,当你布施给僧众以后,那另外一颗小丸子,你就可以吃啰!”于是这个小朋友就点头答应,赶快拿一颗小丸子来布施供养僧众,然后自己就可以得到那一个小丸子了。也因此 文殊菩萨就觉得这一个小孩子是可以受教的,为什么?因为他以这样的布施功德,已经是可以来调教了,所以 文殊菩萨就为这个小孩子传戒给他,并且要他能够发心作佛,要他能够发起菩提心,并且告诉他布施的种种功德。也因此在布施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习善巧方便,最重要不是财物的布施,而是法的方便道施予众生。
#p#page_title#e#今天就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何正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