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
第087集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是菩萨智境
2015-09-03 08:45:28  类别:入门起信一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第87集。在上一集当中,我们谈到马鸣菩萨有开示说:粗法,指的是与虚妄境界相应的意根、意识所生的六种粗相法;而细法,指的则是不与虚妄境界相应的心,也就是如来藏心因为无明不觉而出生的三种细相法;而且我们也说明了“粗中之粗,是凡夫智境”的道理。今天我们要接著来谈“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是菩萨智境”。
所谓的粗中之细,最基础来说是二乘解脱道的部分;但是,如果以马鸣菩萨前面所说三大无量数劫成佛之道中的六种染心来分别的话,那就是其中第二种的不断相应染以及第三种的分别智相应染,这两者分别是菩萨道中,第一大无量数劫以及第二大无量数劫中所要修学而去除的部分,这些都还是属于粗中之细的法。因为这两种染心,还是函盖于与虚妄的能取、所取境界相应的见惑与思惑之中,还是属于七地满心以前所该修除的阿赖耶性之中。
不断相应染是属于意根五种异名中的相续识,这也是六粗中的相续相。因为这个执著会依于意根的俱生我执、我所执而相续不断生起,所以就称之为不断相应染。这个不断相应染,是要信位满心的菩萨,依于唯识观的寻思方便才能逐渐舍离的;要到七住位证得本觉如来藏心,才能断除对于意根虚妄我相续相的分别执著;而要到初地的清净意乐地,能够降伏性障如阿罗汉时,才能远离这个不断相应染。
因为第一种的执相应染是属于行相粗显的意识,是外道凡夫都能清楚了知的,所以说是“粗中之粗的凡夫境界”;而第二种的不断相应染以及第三种的分别智相应染,则是属于六识、七识的相续识以及智识的部分。虽然同样是属于有境界粗相的相应心,但是这两者的行相较为微细,已经不是外道凡夫所能了知的,而是三贤位解行地菩萨,乃至初地到七地菩萨的证境,所以说这是属于“粗中之细的菩萨智境”。
这个粗中之细的法,最基本的是在说解脱道中,菩萨破一念无明、断我见,乃至断我执的境界。因为解脱道的断我见、我执的意识、意根等七转识,都是和六尘相应的心;解脱道中所断的我见与我执都是在含摄意识及意根的五阴十八界中。自己的我见断了没、我执断了没?也都是可以由自己用意识来作检验。这些都是属于三界世俗法中,在五阴十八界上面所作的观行,是众生听闻了这些蕴、处、界法的知见之后,就能够了知的法相;所以说这个部分,是属于粗中之细法中解脱道的部分,是属于一念无明、烦恼障的部分。菩萨的修证境界,当然也有解脱道的部分,这是通二乘无学、有学的,也就是大乘通教菩萨所证得的解脱果,和声闻教相同,只是菩萨们有发起大菩提愿,要利乐众生而不入无余涅槃罢了!
另外,因为“粗中之细”中的不断相应染,是属于六粗中的相续相,或是意根中相续识的部分,这是会依于意根的俱生我执而相续生起不断。菩萨又不能像阿罗汉,只要断除烦恼的现行就可以了,所以在菩萨道的修行中,只有断我见是不够的,还需要到菩萨七住位证得本觉如来藏心,才能逐渐净除这个意根我相续相的俱生我执,才能进入到内门来修学菩萨道。所以我们要再来谈谈菩萨进入内门所要证得的如来藏心。
一般众生都具有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都一直不曾和这个心相应过。这个如来藏,这个无心相心、菩萨心在哪里?始终都找不到。因为这个不属于二乘圣人所断的起烦恼,而是属于大乘菩萨所有的无始无明上烦恼、所知障的境界,所以这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但是这个心并不是那些佛门外道邪见所说的,是想象法、建立法,也不是把意识作切割,由意识细分出来的法;这个心体是真实、恒而常住的,也是可以亲身证验的。这个心虽然说是离见闻觉知,虽然时时随缘变现六尘境界,却又完全不了别六尘境界;但是祂却有了别有根身、器世界以及一切种子的功能。祂一直不断有无量种子在流注著,有种种的功能差别一直不断地在现行,可是凡夫与二乘圣人从来不曾相应到祂。这得要等到悟了般若实相以后,才终于知道说:原来这个心有无量种子,祂有许多的功能差别,这时候才算是与祂相应了,那么就是已经进入到实义菩萨位了。可是凡夫众生和二乘圣人,他们还没有能力相应到祂。
可是如果我们从已经断除见思二惑的八地以上菩萨的深细智慧来看的时候,才刚破参明心的人,虽然已经开悟而和这个不相应心相应到了,但是终究还是没有能力离开与能取、所取境界相应的、粗重的见思二惑,所以说这还是属于粗中之细的法相。但是虽然还很粗重,却已经不是二乘圣人与凡夫所能知道的了,已经是进入内门的菩萨智境,成为实义菩萨,而不是假名菩萨了,已经不属于二乘人,更不属于凡夫了。这个粗中之细的不断相应染,从菩萨初住位开始,一直到初地的清净意乐地,要整整一大无量数劫,才能断除对于意根我相续相的分别执著;能够降伏性障如阿罗汉之后,才能远离这个不断相应染。
而“粗中之细”法中的另一个分别智相应染,这是意根五种名中的智识,也是属于六粗中的智相;这是因为能够分别世出世间的染净诸法,所以就称为智相。这个对于境界的微细分别,是要到二地菩萨,已经满足三聚净戒之后,才有能力开始渐离;乃至要到七地满心,见惑与思惑都已经断尽,能够念念入灭尽定,而进入到八地的无相方便地之后,才能够远离这个与境界相应的分别智相应染,而完成菩萨第二大无量数劫的修学。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细中之粗”的法相。“细中之粗”,一般来说指的是菩萨在整个佛菩提道修学的范围;但是如果是以马鸣菩萨所说的六种染心来解说的话,那么就是指六种染心中,不相应染的前两种,这是属于如来藏无始无明种子的流注;包括能现境界的“现色不相应染”,以及能见的“见心不相应染”,这是属于佛菩提道中第三大无量数劫所要修学的范围。虽然说实义菩萨在第一大无量数劫中的第七住位,就已经实证了这个不相应心如来藏,但是对于如来藏因为无明不觉,而流注变现出能取的七转识,以及所取的境界相这种等流习气、异熟习气,这是要到第三大无量数劫才有能力开始去除的。
这个如来藏心虽然本不生灭,但是祂本身的种子流注就是一种生灭相。譬如说,祂出生了我们这个色身,所以我们的色身也是属于祂的一部分,而这个色身种子的流注也算是祂的生灭相。另外,由于色身具有五扶尘根以及五胜义根,因此如来藏还能够如镜现像一般,在五胜义根处变现出五尘境界。
另外,我们自己本身能见闻觉知、处处作主的七转识,也同样是生灭相的;只是这个有生灭相的识阴不是自己本来就在著,而是从如来藏中出生的。既然识阴七转识是从如来藏中不断地生出来,灭了的种子又回去祂心中,那当然就显示七转识也是有这个种子流注的生灭相啊!
如来藏心体是一直都恒在著,可是这些种种的功能差别的生灭相却是一直不断地在现行著。这些由于无明不觉所流注出来的业相、能见相以及境界相,是七地满心以前的菩萨还难以相应而断除的。所以马鸣菩萨说:这种不相应心的生灭相、种子流注的法相,是细法而不是粗法。因为连二乘声闻无学阿罗汉、辟支佛,乃至八地以前的菩萨,都还不能够相应的,所以把它叫作细中的粗相。
这个现色不相应染,是属于意根五种名中的现识的部分,也是属于三种细相中的境界相。这是说依于根本无明心动,而能够犹如明镜现诸色像。这要到八地菩萨,才能灭除意根中这种因为无明而显现的染心,得到器世间、众生世间、以及智正觉等三种的自在行,才能够色性随心,无有障碍。所以说,要到八地菩萨的色自在地、不动地,才能离开这个现色不相应染。
第二种的不相应染是见心不相应染,这个能见心,是意根五种名中转识的功能,也是三细中的能见相;这也是因为根本无明不觉心动,而生起了这个能见相。这要九地善慧地以上的菩萨,能够善知众生的心念,能于众生心得自在,又得到了四无碍辩,这时才能够远离这个见心不相应染。
上面这两种的不相应染,都是因为无明不觉心动而现起的,所以说这些都还是属于细中之粗的法相,这都是属于菩萨道中第三大无量数劫所要修学的内容。
至于“细中之细”,则是指最后一个,还没有生成能见相与境界相的根本业不相应染,这是意根五种名中业识的部分,也是三细中的业相。这个最后一分的无明力,不觉心动的微细习气,要到菩萨究竟地的妙觉地,进入佛地时的金刚喻定无垢地时才能够永尽。所以说这个第六种的根本业不相应染,要到佛地时才能究竟远离。
在《大乘起信论》的另一个真谛三藏法师的译本里面有说:“细中之细,是佛境界。”(~《大乘起信论》)细中之细最容易表显出来而让大家理解的道理,就是四智圆明。这是说最后身的妙觉菩萨成佛的时候,第八识自心真如已经有了大圆镜智,第七识意根有了上品的平等性智,第六意识有了上品的妙观察智,而无垢识所含藏的五识心也已经有了成所作智;所以这时候能够对十方世界的有缘众生“随缘赴感靡不周”——只要有缘,就可以感应得到,不分远近。但这个佛地的境界,包括大圆镜智,以及与前五识相应的成所作智是怎么回事,对等觉菩萨来讲,也都还是难以想象的。另外,像是等觉菩萨以下的第八识,只能够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遍行心所有法相应,但是佛地的第八识,除了这五遍行之外,还能够和五别境以及十一种善心所相应,这也同样是等觉菩萨难以想象的境界!
当然,除此之外,究竟佛地还是有太多值得等觉菩萨们恭敬之处,也只有等觉菩萨最了解 佛陀的尊贵之处,反而是离佛地越远的下地初学菩萨以及凡愚众生,是弄不清楚的,大多只能凭著自己粗浅的知见以及感觉来想象罢了。所以,在等觉菩萨对诸佛都恭敬得不得了的情形下,世间却有许多的凡夫菩萨,为了笼罩天下人,让人误以为他真的是证悟者,所以就一天到晚学禅师诃佛骂祖,这其实是非常愚痴的作为。
那他们这些愚痴的根源究竟是在哪里呢?都因为有无始无明啊!也就是对于佛菩提的境界完全都不了知。这些道理,佛门外道的法师是完全不了解的,所以就用阿含的解脱道来函盖所有的佛菩提道,并且是以误会了的阿含解脱道来解释佛菩提道。如果他们对佛菩提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一定不敢写下一句对佛有一丝丝贬抑的话来。这意思就是说,马鸣菩萨在论中所说的细法,就算是已经修到了等觉地,但是依于佛地的境界来看的话,那都还算是粗的,都还是细中之粗相。就连等觉地都尚且还算是细中之粗,何况是我们呢?因为这样,所以说,虽然一般我们看到的佛像只是木头或玉石雕的,我们还是应该得要很恭敬地去顶礼,因为那圣像就代表了佛教三宝的住世,所以我们就应该要很恭谨的表示对于 佛陀的敬意才是啊!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明到这里为止,感谢各位菩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陆正元老师)
下一篇:第001集 起信论导读(一)
上一篇:第130集 如来藏如如而三身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