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
断除异生性
2015-12-08 16:57:54  类别:修伏性障
二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不同于大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二乘法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性质窄狭,所以只要断除我见就可以除掉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也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已经实证的一切圣者,更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由此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性的初果人。最懈怠的初果人,极尽七有天上人间往返,必得阿罗汉果证;极精进修行的初果人,一生可证四果;最钝根而极精进修行的初果人,至迟四次受生可以取证阿罗汉果。
但是大乘法中见道通达位的初地菩萨所断异生性,性质极为宽广,必须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经由悟后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了初地道种智的初分,并且已完成解脱道中的三果取证,这时才能说是已经断尽大乘法中异生性相应的烦恼了,从此以后不会再因性障而谤大乘贤圣,也不会因为对于大乘佛菩提的误解而谤大乘法及上位的大乘贤圣。这是大乘法中所知障所摄的异生性,体性是极为宽广的,不是二乘阿罗汉们能了知的;因为他们连如来藏都证不到,也没有想要亲证本识如来藏,连般若中观的根本无分别智都没有,何况后得智与种智的智慧呢?所以说大乘法所摄的异生性,是所知障所摄而非烦恼障所摄的,体性宽广,极不容易断除,而且函盖二乘烦恼障所摄的异生性。二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只是解脱道所摄而很容易断除的:只要断除了三缚结,证得初果的见地时,就能断除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
何谓二乘所断之异生性?《中阿含经》有云:【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欲人,贫穷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世尊!”世尊复告诸比丘日:“若有欲人,贫穷举贷他家财物。世中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世尊!”世尊复告诸比丘日:“若有欲人,举贷财物,不得时还,日日长息。世中长息,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誉尊!”世尊复告诸比丘日:“若有欲人,长息不还,财主责索。世中财主责索,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世尊!”世尊复告诸比丘日:“若有欲人,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世中财主数拄至彼求索,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世尊!”世尊复告诸比丘日:“若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财主之所收缚。世中为财主收缚,为大苦耶?”诸比丘白日:“尔也!世尊!”“是为世中有欲人,贫穷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财物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长息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责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为财主收缚是大苦。如是,若有于此圣法之中,无信于善法,无禁戒,无博闻,无布施,无智慧于善法;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脑、玳瑁、砗渠、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贫穷’也!彼身恶行,口、意恶行,是我圣法中说‘不善、举贷’也!彼欲覆藏身之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可责,不顺求;欲覆藏口、意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可责,不顺求,是我圣法中说‘不善、长息’也!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诸梵行者见已,便作是说:‘诸贤!此人如是作、如是行、如是恶、如是不净,是村邑刺。’彼作是说:‘诸贤!我不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恶、不如是不净,亦非村邑刺。’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责索’也!彼或在无事处,或在山林树下,或在空闲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息念、害念,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数往求索’也!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收缚’也!我不见缚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粗、如是不可乐如地狱、畜生、饿鬼缚也!此三苦缚,漏尽阿罗汉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于是世尊说此颂日:
世间贫穷苦,举贷他钱财;举贷钱财已,他责为苦恼。
财主往求索,因此收系缚,此缚甚重苦。
世间乐于欲,于圣法亦然;若无有正信,无惭及无愧;
作恶不善行,身作不善行,口意俱亦然,覆藏不欲说,
不乐正教诃;若有数数行,意念则为苦;或村或静处,
因是必有悔。
身口习诸行,及意之所念,恶业转增多,数数作复作;
彼恶业无慧,多作不善已,随所生毕讫,必往地狱缚。
此缚最甚苦,雄猛之所离;如法得财利,不负得安隐。
施与得欢喜,二俱皆获利;如是诸居士,因施福增多。
如是圣法中,若有好诚信,具足成惭愧,庶几无悭贪。
已拾离五盖,常乐行精进,成就诸禅定,满具常弃乐。
已得无食乐,犹如水浴净,不动心解脱,一切有结尽。
无病为涅槃,谓之无上灯;无忧无尘安,是说不移动。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贫穷经》)
语译如下:【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欲望的人,贫穷是不是他们的大苦呢?”诸比丘禀白说:“正是这样子!世尊!”世尊又告诉诸比丘说:“如果是有欲望的人,因为贫穷而又想要享受,就只好向他家借贷财物。世间举贷他家财物的事情,是不是大苦呢?”诸比丘禀白说:“正是如此啊!世尊!”世尊复告诉诸比丘说:“若是有欲望而不是离欲的人,举贷财物享用以后,不能依照约定的时间偿还,口里不断的长声叹息。世间中不断长声叹息的事情,是不是大苦呢?”诸比丘禀白说:“确实如此啊!世尊!”世尊复告诉诸比丘说:“若是有欲望的人,不断的长声叹息而不能还钱,财主来责备索还。在世间中,被财主责备索还的事情,是不是最大的痛苦呢?”诸比丘禀白说:“正是这样啊!世尊!”世尊复告诉诸比丘说:“若是有欲望的人,财主来家里责备索还,却不能得到偿还,财主就不断前往借钱人的家中求索。在世间中,被财主不断前往家中求索,是不是大苦恼呢?”诸比丘禀白说:“是啊!世尊!”世尊复告诉诸比丘说:“若是有欲望的人,财主不断的前往借钱者家中求索,他仍然不能偿还,就被财主收缚起来。在世间中,被财主收缚的事,是不是最大的苦恼呢?”诸比丘禀白说:“正是如此啊!世尊!”“这就是说:世间有欲望而不能离欲的人,贫穷即是他的大苦恼;世间有欲望而不能离欲的人,举贷财物就是他的大苦恼;世间有欲望的人,举贷之后无法还钱而长声叹息,就是大苦恼;世间有欲望的人,被财主责备索求还钱,就是大苦恼;世闲有欲望的人,被财主不断前往家中求索还钱,就是大苦恼;世间有欲望的人,借钱而无法还钱,被财主收缚,就是大苦恼。就像是这样子,如果有人在这个佛教圣法之中,对于善法没有确实的生起信心,不持禁戒,没有博闻,不作布施,于善法中没有智慧可以修学;他虽然有很多的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脑、玳瑁、砗渠、碧玉、赤石、圆珠,但是他其实仍然是贫穷的,在圣法之中是没有势力的,这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和贫穷啊!他造作了身恶行、口意恶行,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举贷啊!他想要覆藏身之恶行,不自发露,不愿意向人说出来,不想使人诃责他,不随顺求证正法;想要覆藏口、意恶行,不自发露,不想说出来,不想使人诃责他,不随顺于正法的求证,这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以及长声叹息啊!他假使行走于村邑中及村邑外,诸多梵行者看见他的时候,便会这样子说:‘诸贤!这个人这样子作了某事、这样子行走于村邑中、这样子造作恶业、这样子不清净,他是我们村邑中的尖刺。’他听了以后却这样子说:‘诸贤!我没有那样子作了某事、没有那样子行走于村邑中、没有那样子作恶事、没有像人家所说的那样不清净,我也不是村邑中尖刺。’(此是覆藏恶事之语)这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被责索啊!他或者在无事处,或者在山林树下,或者在空闲无事的居处,心中想着三种不善的念头:“欲望的想法、嗔恚的想法、害别人的想法”,这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被财主不断前往求索的人啊!他作了身恶行,口、意恶行;他作了身恶行、口意恶行以后,因为这个身口意的恶行、缘于这个身口意的恶行,身坏命终以后,必定往生到不好的地方、或者生于地狱中,这就是我圣法中所说的不善、以及被恶业收缚的人啊!我不曾看见过被系缚的人,有比这种系缚更苦、更重、更粗、更不可乐的犹如地狱、畜生、饿鬼的系缚啊!这三恶道系缚的痛苦,漏尽的阿罗汉比丘们,已知道自己灭尽了这些苦,拔掉了三恶道系缚的根本,永远再也没有未来生了(不再出生于三界中了)。”于是世尊说了这一首偈颂(以下偈意易解,不语译之):
世间贫穷苦,举贷他钱财;举贷钱财已,他责为苦恼。
财主往求索,因此收系缚,此缚甚重苦。
世间乐于欲,于圣法亦然;若无有正信,无惭及无愧;
作恶不善行,身作不善行,口意俱亦然,覆藏不欲说,
不乐正教诃;若有数数行,意念则为苦;或村或静处,
因是必有悔。
身口习诸行,及意之所念,恶业转增多,数数作复作;
彼恶业无慧,多作不善已,随所生毕讫,必往地狱缚。
此缚最甚苦,雄猛之所离;如法得财利,不负得安隐。
施与得欢喜,二俱皆获利;如是诸居士,因施福增多。
如是圣法中,若有好诚信,具足成惭愧,庶几无悭贪。
已拾离五盖,常乐行精进,成就诸禅定,满具常弃乐。
已得无食乐,犹如水浴净,不动心解脱,一切有结尽。
无病为涅槃,谓之无上灯;无忧无尘安,是说不移动。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部经文的意思是说:永离凡夫性,就是永离异生性。永离凡夫性的意思,是说已经断除三缚结,永离三恶道——永远都不会再造作使自己沦堕三恶道的事——名为断除异生性。仍有异生性的意思是说,未来世中仍然会沦堕于三恶道中,不能永远离开三恶道异生身的缘故;这是因为他心中仍有异类旁生的种子存在,是说他仍然会造作害人、谤法的恶业,由这些恶业而难免沦堕三恶道中。三界五趣只有人与天人是比较安乐的堪忍之处,名为二种善道(阿修罗遍于五趣中受生、时善时恶);其余畜生、饿鬼、地狱三道众生,皆不可堪忍,名为三恶道。以三恶道不同于善道的人及天人故,名为异生;若人尚未断尽身、口、意恶业者,未来世中将仍会沦堕于三恶道中,即是具足异生性的凡夫,是故凡夫都仍有异生性,故说凡夫未离异生性。
举凡二乘菩提解脱道中之断除三缚结者,不论他心中再怎么不满,也决定不会对大乘法、对更胜妙的佛法加以妄评,也不会对真悟的菩萨们作任何不恰当的评论,唯除我见尚未断尽的人,或是断我见后心中生疑而重新堕落于我见中的人。更何况证得解脱果的二果至四果圣人,心已纯直,不再谄曲,而又知道大乘法义确实胜妙于二乘菩提极多;他们也已知道五阴我之虚妄,何需为了一世的名闻与利养,而与证境胜妙于自己的菩萨们相诤?也清楚的了解到大乘法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自己所能亲证,知道自己的解脱果证量确实无法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也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及所说的解脱法义,都不违背自己所证的解脱见地与证量,却更胜妙于自己。又在了知自己确实是假有的情况下,现观五阴所拥有的名闻与利养也都是虚妄无常的,那又何需为了名闻或利养而故意与菩萨为敌?因为菩萨虽然常说二乘法不如大乘法,却本来就是如实说,并不是故意贬抑二乘之说,也不是虚诳欺瞒之说,更不是自赞毁他之说。菩萨的说法正是如法说,是依实相说,所以全无与二乘圣人相诤之意,所以二乘圣人也都不会与菩萨诤论,除非是未证谓证的二乘法中凡夫诸人。
又因为声闻证果的三果与四果人,在解脱道上之异生性已经断尽,既无意愿回心而修大乘般若,舍寿时必定是现般涅槃,或者下至上流处处般涅槃;既然如是,又何必为了短至一世之见取见而与菩萨相诤?又何必再回入凡夫位中而造谤法之大恶业?若是初果与二果人,则又由于身见、三缚结已断的缘故,已能了知菩萨所说法义都非妄言乱语,惟有敬之而不评论;如是解脱道中的证道者,决不会与菩萨相诤,名为已断解脱道中之异生性者。如果有人坚决的以二乘小法而谤大乘法,假使有人坚决以其未断我见之离念灵知心而说为常住不坏心;假使有人宣称已证初果、二果,却仍然在毁谤大乘真悟菩萨、妄评菩萨所说的胜妙大乘法义,当知如是类人必定尚未断除我见、必定尚未远离异生性,故说其人名为凡夫众生,仍不知所造之业必然再受异生果报,这一类人就一定会继续对菩萨诤论。
这一节说异生性的断除,想要永远不入三恶道中,是以断我见为首要基础的;所以断我见而证初果,不但是南传佛法中修学解脱道的声闻人,乃至大乘法中欲证般若实相的凡夫菩萨们,全都不能自外于此,所以说断除我见而离异生性,是一切学佛人的首要之务。
以此缘故,如何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若不能了知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六入的全部内容,就无法正确的现观阴处界入了!无法现观阴、处、界、入等法的正确内容,就无法了知其缘生性;不能了知其缘生性,就无法断除我见、身见,三缚结就永远存在而系缚着解脱道中的修学者。当三缚结继续存在时,想要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而证得明心的见道智慧,就没有可能性存在;没有明心所引发的根本无分别智,却想要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就更不可能了!接着,在般若实相的后得无分别智中的激发与实修,当然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想要亲证诸地的无生法忍,而在佛菩提道中次第迈进,就更成为遥不可及的事了!
对大乘法中欲求开悟而实证般若智慧的人来说,断我见绝对是首要之务;若我见、身见无法断除,而想要在善知识帮助下亲证如来藏,或想要在亲证如来藏以后不会退转,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不论是在二乘解脱道或大乘佛菩提道中,断我见都是首要之务。但是鉴于近百年来的大师与学人普遍无法断除我见的事实来看,显然是由于欠缺真正善知识的教导所致,所以亲近真正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此缘故,平实辛苦写作这一套书,由浅至深的写出阿含的真正义理,以这一套书籍的正确宣示解脱道真义,作为佛门大师与学人们的真正善知识,愿您在依文解义以后正确的如理作意思惟,加上如理作意的现前观行,在此世中至少可以断身见、断三缚结、永断烦恼障所摄的异生性。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二辑》第三章 第八节  除异生性
下一篇:调心是正本清源的修行
上一篇:定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