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
2015-10-20 18:35:34  类别:修断我见
“佛法三乘菩提修学次第”有四种修:“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
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业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为禅的道理,乃至菩萨要以断身见、要以断我见、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于四念处,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观察这一个六识心,乃至于特别是观察这一个以前五识相俱的这一个五俱意识的意识心,祂是生灭无常之法。依于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够离开前五尘干扰,你很清净地、很纯一地、很现前、很当下,能够去验证这一个在观察的意识,本身就是生灭法。一次观行没有办法心得决定,再两次、再三次依于您在生活当中的烦恼渐渐断除,对于五尘的贪欲越来越少,越来越容易摄心为戒,戒作好了当然定就会生起。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而能够生慧。戒、定、慧三个无漏法慢慢具足而慢慢地对治了三毒贪瞋痴以后,您再依于比如说五停心观,或者在正觉讲堂,依于您无相念佛拜佛,您这一个忆佛拜佛的功夫,能够让您功夫生起、能够净念相继;您能够一拜之间,一拜下去,上下之间能够十几分钟,乃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都不会对于前五识有产生什么的攀缘,能够心住于忆佛念,保持这样的清净。一般来讲,我们说这样的菩萨,就已经具足了未到定的一个定力,可以用这一个未到地定,来进行更深细的四念处当中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特别是观心无常的观行,而依于未到地定来断我见;未到地定断我见之后,才能够依断我见为基础而来真实明心。
我们经常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见没有真实断除,对于意识、对于色身的一个生灭无我,没有真实的认知。对于五阴十八界,还错认执着一法为我,为我所拥有的人,即使他了解意识是生灭的,即使他认为自己已经断我见了,实际上他绝对不可能是真实断我见。这个后面的我们所引用的经论,乃至所说到的理证,都会再就这一点有更进一步的解说。而“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见不断,既然还执着五阴十八界某一法为我、为我所,那么你明心,你所谓的证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如来藏、这个第八识之后,您绝对会心有所疑,您绝对有可能因为没有把基本功夫作好,没有真正真实断身见、我见,你必定没有办法转依这一个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这个无贪瞋痴,这个离见闻觉知的这个本来自性清净心。既然没办法转依,那您就不能说自己是真实的明心。没有转依的明心,没有办法在明心之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而来断除自己的贪瞋痴,所谓的薄贪瞋痴,而来伏除自己的性障。那您永远不可能能够一步一步地增上,从七住位的明心,乃至十住位的见性,乃至十住之后的十行、十回向,乃至十回向之后的入初地,所谓的通达位菩萨。因为通达位的菩萨必须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我见不断,明心非真,自认为明心了,却没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却没有真实断我见,身心里头还执着五阴十八界某一法为我,这样子的断我见,这样子的明心,必定让自己有路可退,会退转到生灭法当中。而认为自己或是善知识方便摄受,而可能是明说密意了,而所谓的送给你的这样一个明心的一个密意,你一定没有办法去保持、去保任;因为你没办法相信这么一个简单、这么平凡平实、一个实在的心,就是如来藏,既然没办法转依,必定会退转于这样的明心大法。您会疑善知识,您甚至会疑佛,您甚至会相唿应于那一些诽谤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说的法;因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所住,因为您没有真实断我见,您更没有具足断我见所需要的未到地定。而这样子的定慧不足,这样的福德不具足,一定会让您在所谓的,或说自认了明心之后会导致退转于生灭法,因为您没有让自己破釜沉舟,你让自己有路可退,退回到生灭法、生死流转法、五蕴十八界当中。
上一次我们有提到所谓的五停心观,五停心观就是要依五种法门——观心的法门──来让众生能够停止心猿意马。取得了初步的定力,再依于这个定力而来进行七方便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四念处的别相观与总相观的一个现前的观行。在四念处的别相、总相观行之后,再进入到四加行,也就是所谓的四善根——煖、顶、忍、世第一法。一般而言,虽然七方便主要是小乘声闻人要断我见所要利用的法门,可是无妨菩萨们,既然断我见也跟小乘人一样,都是同样要证得这个初果的断三缚结、断我见,基本上我们还是需要有同样的一个依循,一样由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样一个次第。
那以正觉讲堂来讲的话,我们就依照 平实导师根据《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文与法义,导师再根据经文的法义,又因应于现代人生活起居作息的方便,乃至现代人的根器,而写了这一本《无相念佛》这一本书来教导大家,依无相忆佛、念佛、拜佛的法门来达到能够净念相继,类似于五停心观定力生起的这样子的一个法门。
五停心观简单来说,对于贪欲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不净观,教导他如何去观行这个色身不净来对治他的贪欲;对于瞋恚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慈悲观,或者说是慈心观;对于妄念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数息观,也就是所谓的安那般那这样子一个数息的方法,来制伏他的妄念;对于烦恼等分,或者有人说是业障比较重的人,我们教导他念佛观,这个念佛观,就蛮相似于我们刚刚所说的无相念佛拜佛法门;另外还有一个对于愚痴比较多的,我们可能教导他因缘观来对治好他的愚痴。这个五停心观也好,或者是说无相忆佛、念佛这个法门也好,目的都是要停止众生眼睛一张开、耳朵一张开,就马上着于五尘的分别,建立了五尘五识的一个了知以后,又落于人、我、众生、寿者相。换句话说,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生灭法上,在生灭法上又建立了生灭相的取爱、取执、攀缘贪爱,这是众生轮回的根本。既然修行是为了要断轮回,而轮回主要的就是我见,而我见主要的就是依于这个五俱意识,然后取前五尘,根尘触产生了前五识,去了知分别这一些物质世界的种种法,以它为真了。所谓的取像为真、执梦为实,落入了境界法就很难去挣脱,永远不了知生灭法的生灭,因为连生灭法是什么都不知道,意识一现行马上落入于生灭相的了知分别。五停心观就是要让众生对于这一些一般凡夫所难脱离的语言、文字、声音、妄想,作一个回光返照。把意识这个功能不要往外去散泄、去发射出去,而能够收摄自己的意识心,住于自己所实施的这个法门之上。我们就举无相念佛来说,以一般烦恼的对治,刚刚也说到了,就是着于四相。无相念佛是先让一个众生、 一个菩萨先找到一个无相忆佛念;这个忆佛念本身,它没有语言、文字、声音、影像,可是这个本身没有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的忆佛念,它可能是在于了知一个语言、文字、声音、影像;详细的部分,因为不是我们这一回合所要讲解的重点,我们就简单带过,有因缘的话我们再说。
回到于未到地定,举例来说,您依于无相忆佛、念佛、拜佛,您从一开始的妄念纷飞,没有办法把您的注意力集中在这忆佛念上,慢慢地能够收摄心神,慢慢地依于无相拜佛忆佛十个次第的一个施设,终于能够摄心了,能够让这一个忆佛念慢慢地生起了,能够所谓的慢慢的净念相继了。一开始可能要妄想纷飞、想东想西,可能要一分钟、两分钟,离开忆佛念了才想到:我现在在拜佛、忆佛;终于回到忆佛念。慢慢地,可能定力慢慢的成就之后,可能只要几秒钟,马上就想到了我现在在拜佛,这个我刚刚的妄想不是忆佛念,我要回到忆佛念。这样一个作意、这样一个心志的、心识的制约成就之后,你的定力一定会越来越增强,乃至于到了最后,定力已经生起了之后,一拜之间自然就能够五分钟、十分钟妄念都不会生起。因为很简单,从粗而细,从要两三分钟,从要可能是一两分钟就能回到……;到最后,忆佛念要掉了、妄念要生起了,你马上,还不去了知妄念,也就是妄念背后显现出来妄想的内容,你就一定马上回到忆佛念了。这样一个心得决定,终究能够让你无相忆佛、拜佛成就,而完成整个十个次第,所谓的无相忆佛拜佛功夫成就,这样的一个结果。那这个无相忆佛、念佛、拜佛功夫成就之后,您可以把它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摄心为戒,如果连粗糙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您都不去攀缘,那您连人、我、众生、寿者相,除非是因为日常生活职务的必要,或是说您的责任,譬如说您当母亲、您当一个父亲,或是说刚刚讲的职责,您是一个课长、您是一个董事长、您是一个工友,在行使这一些行住坐卧里面,您行使的职责的时候,您一样可以忆佛念带着;您把您的注意都集中在您该从事的工作,可是忆佛念不会去掉失。
我们经常会举一个例子,就跟《楞严经》里面 大势至菩萨说的“如母忆子”,好像一个母亲在忆在回忆、在想,忆念、忆想她的小孩子。举现代的生活来讲,您可能是有个女儿、您有个亲人,乃至您有个情人,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因为某些因素没有办法共聚一堂,那两个人相隔很远,可是你因为忆念的关系,感情深切的关系,您经常会不需要别人提醒你,经常的忆念他这个对象;这样子一个思惟,很快的,不需要别人提醒马上都会保持住。您可能是母亲,一边炒菜、煮饭,一边在想:现在是吃饭的时间了,儿子不知道怎么样子?这种忆念、想念,您是不需要有语言、文字、声音出现的,您不会需要说想到我儿子姓什么?名什么?什么样的长相?你才会在想。您炒个菜可能不小心烫一下,那您的先生可能就会半开玩笑说:啊!你在想小孩子吗?想得入神了!这些的种种,其实无相忆佛的想跟这种慈母忆子的想,不需要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的想是一样的,差别只在于众生落于这个妄想境界,落于轮回生死的过咎上;而菩萨们呢,却是要依于无相忆佛、念佛、拜佛来成就自己的定力。特别是无相拜佛,因为是动中的拜佛,不能停止这个拜佛的动作,所以修得的定力,它是动中定;这个动中定会方便让我们以后在参禅的时候,于行、住、坐、卧当中保持这样的定力,而能够有所谓的思惟修、思惟观来参禅,来证得那个离于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真实无相的一个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所依就是这一个无相忆佛、念佛、拜佛,成就了的这个无相忆佛念;乃至由这个忆佛念再发展成为能够看话头,这样的一个功夫,再依这个看话头的功夫,您就能够在断我见之后,然后明心,因为我们这一回合主要重点在于讲说未到地定,这个部分我们就暂时不提。
回到未到地定,当您无相忆佛念定力生起之后,日常生活当中,您对于这个前五尘——色、声、香、味、触的攀缘,绝对是会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少的关系,所以您自然能够越来越摄心,而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摄心,表示您对于性障的伏除已经有了一步一步的成果。日常生活当中,因为不着于人、我、众生、寿者相,因为不着于妄念,所以您定力的生起,可以帮助您很简单的就能够持五戒,很简单的能够去观照世间的无常;对于世间的无常,有了进一步的了知之后,这个定力的生起,其实我们举个例子,就有点像是我们在赏鸟或者观星。您这一个智慧再怎么好,您这一个解析能力再怎么强,如果您的双手会颤抖,这么远远的一百公尺两百公尺的鸟,乃至远在天边的夜间的星辰,即使您的天文望远镜,您的解析度再怎么好,放大倍数再怎么高,即使您这个赏鸟,这个望远镜再怎么样的清晰,色彩怎么鲜丽,您双手握持不住,您没有定力,那您的慧力顶多也只是一个干慧;所谓的干慧没有办法解烦恼渴,没有办法对治您的性障,帮助我们解脱轮回,实证那个三乘菩提。
回来我们刚刚说的,您无相念佛定力生起之后,日常生活当中很显然的,您的烦恼一定很明显的消除掉了。烦恼的消除很简单,会消除是因为您对人、我、众生、寿者相的分别、攀缘,这样子一个习惯性,已经渐渐的因为你摄心为戒,心住忆佛念而慢慢的伏除了。这样的生活当中,您能够在一切烦恼生起的当下,能够依于《大般涅槃经》所说的“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烦恼现前,譬如说有人在辱骂你,你现前的时候,你依你在拜佛的时候这样一个经历,这样一个心得决定;你提起来:这是妄念、这是声音、这个是忆佛念,我回到忆佛念。这样子能够心得决定,慢慢的就能够符合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佛所说的:要断除瞋恚的时候,第一个你要先能够恶来不报,恶口来、恶身行、恶口行来,你都能够定力生起而不要去回报于他。我们有时候说,就好比邮差来开门,按门铃了,你要恶来不报;因为他送来这个包裹,可能是恶音声,可能是恶口行、恶身行,那你不要邮差一按门铃,您六根门头马上就往外去攀缘了,就打开门户了,门户张扬去取这个包裹,去回报于他了,就是所谓的恶来不报。恶来不报必须要有定力,您必须要有定力,才能够在恶因缘现前了,当下您能够作到恶来不报。恶来不报不是仅止于此修行,你背后还要有恶来不报的第二个,就是说有定力生起,能够恶来不报。你要再来要修无常想,要观于这个声音的无常,这是属于智慧的部分。
#p#page_title#e#
那后面的话,这个修无常想,要来观无常想、来修于慈悲,后面还要很不放逸,心不放逸,最后才能够断除瞋恚。这样子的整个断除瞋恚的一个过程,基本上一定是有定、有慧。从最前面的心得决定,因为忆佛念的功夫慢慢成就,你能够恶来不报,能够先以定动,定动以后住在忆佛念的当下,再依于你动中的定力的成就,你能够在恶来不报的当下,还能够面对这个恶境界法,而能够观无常想。观于无常,观察众生色身无常,观察众生的六识无常,观察我依于根尘触而有了这些声音的体会、内容的了知也是无常,无常之法。对于无常之法,不管起贪、瞋、痴,那都只是在增益更多的生死轮回;因为这样的了知,您就会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慢慢的降伏、性障慢慢的消除,定力当然就越来就越增加。这样的定力增加,也会帮助您在家里,您在无相拜佛忆佛的当下。因为所谓的不定,就是对于前五尘的攀缘,所谓的不能入于定,就是因为前五尘的攀缘,乃至于说我能够离开前五尘,可是你还在妄想;那你这个妄想,意识本身这个散位独头的、散乱心的意识本身,它一样是攀缘于前五识的。譬如说过去,依于前五识而有的那一些回忆,乃至未来基于前五识要面对的那些境界的贪求,譬如明天我要去哪一边吃?我要去哪一边玩?我要看电影,我要吃什么好吃的?我要去买个棉被,我要去买什么一个衣服,有很好的触感。这些虽然是散位独头的意识,可是仍然不离五尘的攀缘。
所以只有像我们刚刚所说的,您对于在生活当中的烦恼,因为能够有初分的定力生起,然后慢慢您再运用烦恼,于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先恶来不报,然后来观无常。观于无常,所谓的修无常想,然后再次第,您最后才能够远离贪、瞋、痴在日常生活当中性障的慢慢消除。因为有定、有慧,定慧等持,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这样对于前五尘乃至对于六尘不好的这些心所有法的对治。养成习惯之后,这样一个习惯性也会让您在无相忆佛念佛的当中,您的定力,因为您已经了知这些六尘妄想境的攀缘,都是增加生死过咎,无益于自己生命的解脱。这样的一个心得决定,更会让你在无相拜佛、忆佛的时候,容易有十种次第功夫成就。这样的功夫继续深入下去,您动作就有一个现象:您无相拜佛的动作,一定会越来越慢。不是自己刻意的放慢,是因为心思,特别是这个意识心的攀缘。当然意识的背后,一定有意根的运作,那这不是我们这一回合要演说的主要范围,我们就姑且略过。
因为意识对于过去的五尘、对于现在的五尘、对于未来五尘贪爱、攀缘,越来越被这个忆佛念给降伏住了。不是像外道的这个石头压草,而是了知它的无常、苦、空、无我,而不去攀缘执着。这样的一个决定性、一个决定心生起之后,您忆佛的动作会越来越慢,很自然的可能就一拜之间,您从原先一拜可能一、两分钟,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因为心思慢下来了,这个身行自然也就慢慢的越来越缓慢,而能够一拜一、二十分钟。而在这个一拜之间,都不会生起其他的妄念,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因为你能够净念相继,你不是住在妄想之中,您净念相继,一直保持着忆佛念,您又能够远离五尘的攀缘;以这样的定力,我们就说您有未到地定。未到地定这个佛法名相的解释,就是未到初禅地的一个定力,未到地因为就四禅来说,初禅有初禅的地,也就是有所谓初禅的境界,二禅也有二禅的境界,三禅也有三禅、四禅也有四禅各自互别的境界,每一个禅都有根本禅──禅定,就是我们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会有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换句话说,您证得欲界定,还在欲界的层次的时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这个未到地定特别是指初禅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习惯上大家都把初禅之前的近分定或方便定,特别指称为未到地定。
那当然刚刚说过了二禅、三禅、四禅,在二、三禅之间,在三、四禅之间,也都有一个中间定,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方便定。不过同样的依于通俗的用法,我们经常只是把中间定,用来界定说明是初禅之上二禅之下或者之前那一个无寻而有伺、无觉而有观的近分定,或是方便定。简单地解说完这个未到地定,既然是未到,表示你尚且没有断掉,真实的断掉欲界的这些贪爱烦恼,不过依于这样的未到地定的生起,基本上所谓的五盖,您已经是大分的远离了,不过还没有完全能够伏除,所以您的初禅终究是还没有生起。因为初禅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证得的禅定,而依止禅定的功德或是福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乃至四禅的天人。色禅天人他是中性身,色禅天人也不需要饮食,纯粹以禅悦为食。我们刚刚也说过了,您五盖不断,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压制住、伏除住;这个五盖,所谓的贪欲盖、瞋恚盖,所谓的睡眠盖,所谓的掉悔盖,所谓的疑盖。特别是第一个,相应于欲界境界法,这个男女欲、这个色欲,这个贪欲盖;当然贪欲盖,有时候我们也方便把饮食包括进去,不过贪欲盖终究主要的还是指于让您我系缚在这个欲界层次,有男女身的差别,有男女之间这种淫想的这一个境界,特别以它来区分,跟色界天人是中性身,他没有男女淫合这件事情。
刚刚已经简单的解释过未到地定这个名义,也跟菩萨们简单的讲说了未到地定的证得,是有怎么样的过程。而依于无相念佛,为什么您能够依于在生活当中,定力慢慢生起而能够对治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而远离五尘的攀缘。渐渐的你不只在生活当中能够作到这样子的摄心为戒;你的定力的发起了,慧力慢慢生起,连带的因为对于五尘的远离,您在忆佛拜佛的当下,定力也一定能够慢慢的能够增长,终究能够净念相继,能够一拜之间能够大概可能至少也要十几二十分钟,乃至有的人一拜三十、四十分钟,而不会有相应于前五尘的妄念生起,能够清净的住于这个净念相继的忆佛念。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您具足了断我见所需要的未到地定,这一种定力的基础。
前几个单元,我们已经简单讲说过了,凡夫因为着相,着于生灭相,着于人相、我相、众生、寿者相,在于四种相上面就取像为真、执梦为实,把自己、把别人、把这些影像当真了,把这些影像的互动当真了,当然就在生灭法上面起了生灭相的贪爱执着;就依于贪瞋痴三毒,而造作了身口意行诸多的善业或是说恶业;那即使是善业,相应于天、人的善业,一样是没有办法解脱轮回,一样是所谓的杂染法,不能证得无漏。凡夫如是,而外道呢?外道自认为我只要离开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相,离开这诸多相,那我就是离于四相,那我就是证得清凉解脱寂静,我就是证涅槃了。这样子的以定为禅,当然不是正确的一个修行方式。只有菩萨能够真实依于断我见之后,再来明心而证得生命的实相、法界的实相。依这个实相心的证得,而能够明心,而能够见性,而能够通达于总相智与别相智,而终究能够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乃至发十无尽愿,具足一分的无生法忍,具足初地菩萨所需要具足的福德,而成为初地欢喜地菩萨,真为佛子,真正是生于如来家,因为一定会被佛授记什么时候会成佛。
菩萨们既然是要以明心为大乘见道的基础,可是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我见不断,明心非真”。如果您明心之后,却没办法转依所证得的这个实相心涅槃心,依之而上修别相智;乃至地上菩萨所应要修学的道种智,或有时候翻译成道相智;乃至圆满道种智,成就佛地所证的一切种智,那您这样子的一个明心,那就是假明心了。过患就在于您明心之前,您并没有如实断我见,所以我们才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您所明的心不是真实心。因为您明心之后不能转依,您还有路可退,你一定会退到生灭法当中,继续执着五阴十八界当中的某一法为我、为我所拥有,而就在这上面起贪瞋痴、起生灭相的执着,这样子的明心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要请菩萨们要牢记,不要犯了很多人曾经犯过的这一个过失。
菩萨们既然依于这个无相念佛拜佛,乃至成就未到地定;乃至依于未到地定,而能够断除我见,证得所谓的小乘的初果;乃至依于这个小乘初果的断我见,而成就大乘菩萨真正见道,所谓的真见道的明心。我们现在就要来讨论一下这样子的说法,有没有什么论典的依据,有没有什么经论的依据;乃至在经论的证据提出来之后,我们再依于四念处,因为之前几个单元都有提到四念处跟未到地定的关系;乃至四念处,如何在第三个阶段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特别是观察这个五俱意识,乃至这个定中意识心是无常,来实证断我见。不要再错误地,特别是以意识为我,为我能够去体会、去了知、去攀缘、去听、去看、去触、去闻、去嗅,因为种种众生世间的烦恼—财、色、名、食、睡—不可能离开六识心而能够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论典证据的部分,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在《瑜伽师地论》卷69有提到:“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所以者何?无色定中奢摩他道胜,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圣谛现观。”奢摩他是止,毘鉢舍那是观。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静虑,严格讲只限于色界所证的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新的翻译就翻译成静虑。这在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都是用这样子的翻译。在四空定所谓的无色定当中,我们说它是定多慧少,所以它能够止,它止的力量比四禅还高;就跟我们之前有提到的,那一个欝头蓝弗,他证得的第一有定,三界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能够止,可是他观行的能力……。其实止观在某方面的话,我们可以说它相应于定跟慧;止比较跟定有相应,毘鉢舍那——观,比较跟慧有相应。那就跟我们之前提到的一切烦恼,生活当中的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以定来动摇烦恼;烦恼好像一个坚固的一个树木,您要拔除一棵树木,绝对不可能由下而上,这样子垂直拔起;您一定是跟拔牙一样,一定要先动摇它造成它脱臼,类似骨折这样的一个道理,然后你才能够把这一棵树在土壤松摇动摇之后,才能够拔除于它,整个去断除这样子的一个烦恼。所以我们说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以止,来止心于一处,在止于一处当中,再以智慧的观察,再来毘鉢舍那、再来观察,然后来证得这些实相般若。
譬如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最基本的要断我见,那前面所说的《瑜伽师地论》所说的诸静虑,诸静虑当然是指初静虑,第一静虑就是初静虑,就是初禅,乃至到第四静虑——四禅;或是说除了初静虑诸静虑之外,您也可以依于初静虑,也就是初禅,它的近分定,特别称为未到地定,能够依于四禅,乃至依于初禅前的未到地定,而能够证入圣谛。圣谛就是圣人所说的真实的道理。四圣谛所谓的苦、集、灭、道,能够分分的,能够定慧去观察,定慧等持去观察,现前证得这个实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只有文字的般若;而是有依于定慧等持,而生起的观照的过程,以文字般若而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从这段论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要能够入圣谛现观;以小乘来讲,你要能够证沙门四果。从初果的须陀洹断三缚结,断身见、疑见、戒禁取见,身见在这边其实就是指我见;换句话说,你要证沙门四果,您要入圣谛现观,您一定必须要有诸静虑,乃至于最低最低的一个条件,定力上的条件,您要证得初禅前的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这样的论文已经很清楚地为我们证明了。
我们这一个单元的题目,为什么要断我见证初果一定要有未到地定?除了大乘的《瑜伽师地论》,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所演说的这个《瑜伽师地论》之外,我们再引用其他的小乘论。小乘虽然没有明心,可是小乘同大乘菩萨一样,一样是要断我见才能够证初果;以《俱舍论》来讲,论文的内容主要是相对于所谓的《大毗婆沙论》。《大毗婆沙论》是五百阿罗汉所造,已经证得沙门四果,第四果的阿罗汉。所谓的小乘的无学圣人,他不可能连初果断我见都还会讲错,所以虽然这是小乘法,虽然我们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们主要是在修学大乘法;可是在这个我们单元的题目“断我见必定要有未到地定”方面,我们无妨可以引用阿罗汉所造的论,乃至引用这一个世亲菩萨还没有回小向大修学大乘之前所写作的这一本《俱舍论》,这是在评破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的一个《俱舍论》;《俱舍论》又被称为小乘里面的聪明论,是小乘集大成的一本论述,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俱舍论》。
世亲菩萨所造的《俱舍论》里面相应的内容有哪些:“静虑律仪由得有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与心俱故。无漏律仪由得无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亦心俱故。”这里的静虑律仪,指的就是定共戒;这里的无漏律仪,指的就是道共戒。这里的有漏、无漏,简单来说,外道并没有真实断我见,不是修学三乘菩提,他的六根还会有漏失,他对于意识虚妄我还没有认知,一定还会依这个意识而取禅定,乃至取种种境界法为我,他没有断除我见,他没有办法断除生死轮回;所以他虽然证得四禅八定,乃至证得这边所谓的四静虑,也就是四禅,乃至证得所谓的初禅之前的近分、近分定,也就是未到地定,他一样没有办法解脱轮回。刚刚说过了静虑律仪就是所谓的定共戒。那么另外一个律仪,《俱舍论》文这边提到的无漏律仪,另外一个名称,另外一个翻译,也叫作道共戒,道共戒就是与道共在一起,相聚一起而生起的这一个戒。因为证得法界实相了,以声闻人来讲,他的法界实相当然不是指如来藏心,声闻人的见道只是在于五阴十八界,特别是意识心的生灭无常上面,去实证去亲证,去心得决定。可是因为他毕竟是断我见,他毕竟地地增上能够成为阿罗汉,能够成为小乘的无漏无学,能够解脱生死。所以我们一样把他称为是无漏律仪——道共戒,他有小乘的见道。
#p#page_title#e#
这个道共戒,根据这边的《俱舍论》的论文,它也是必须要得到这个相应于道的根本定,就是四禅里面每一禅的初禅也好,二禅乃至三禅四禅的根本定;或是最基本的、最低的门槛,你要证得初禅之前的近分的一个近分定,也就是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必须要您既有这个四禅,或是说至少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那您又相应断我见了,这样才能够叫作无漏律仪。而相对应于对照于这个无漏律仪的,前面讲的静虑律仪,那是共外道所修,他有定,他定力在的时候,他不去犯戒,可是当他定力丧失的时候,很简单的一个事例:我们前几个单元讲到的欝头蓝弗,因为他是用石头压草的方式,他不是真正的离欲,他不是真正的能够断我见、认知意识,乃至意识这个生为五俱意识所相应的这个五尘的境界法是虚妄、是无常、是轮回生死的来源,他没有这样的真实认知,他没有断我见。所以他即使具足静虑律仪,具足了四禅、四静虑,乃至所证得的定更是四空定,远超过于四禅之上,他具足了静虑律仪;可是却在于一个当下,一个王女,也就是公主,在行捉足礼的时候,他一个欲念生起,就没有办法维持他的律仪了,所以定共戒也丧失了,神通也就丧失了。
从以上我们刚刚所提的、所引用的《瑜伽师地论》跟《俱舍论》的内容,都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确实,不管是大小乘,在经论里面都已经清楚,有足够的证据来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单元的题目“为什么断我见证初果,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经论的证据的部分。既然我们讲完了,我们就从道理,也就是说在实修上面如何来证成说:“要断我见,为什么一定要有未到地定?”一个人,我们来检验他断我见没有,我们不去简择说,他信不信受意识是生灭的,信不信受五阴十八界是生灭的。因为道理人人会讲,因为文字般若只要熏习过后了,并不难去说、背诵。在实修方面的话,在实修的道理上面,未到地定的证成,其实我们在之前就已经讲到了。举例来说:您有无相忆佛念佛定力慢慢生起的功夫,您在生活烦恼当中,能够慢慢地一一了解《优婆塞戒经》所说的这个生死过咎的道理,乃至涅槃安乐的道理;你愿意转舍相应于这个生死过咎了;对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无谓的贪爱执着,乃至错误地执着意识为我,色身为我所拥有;你愿意远离生死过咎,愿意要灭除自己的三毒,依于三无漏学戒定慧,来灭除自己的贪瞋痴;你愿意要学习修习定力,你愿意譬如说以五停心观,或是以无相念佛的方式,让自己能够摄心为戒;不管是哪一种定力的方式,您这定力慢慢生起,您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你就一定能够达到所谓的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一次又一次的熏习,一次又一次的修行,去现前观察,慢慢的渐渐的,您这个整个过程必定熟能生巧;因为越来越心得决定,您的定力一定会慢慢地再升高。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的浮沉其实就是对于五尘境界的攀缘贪爱,这样的一个习性的降低减弱,一定会让您在私下,不管您是在练习五停心观,或者是您在无相拜佛忆佛,一定会让您更容易的能够心得决定的住在于忆佛念;而这样子的越来越远离五尘,就是能够慢慢地、渐渐地能够伏除自己意识心的攀缘性,攀缘前五尘的这一种生死过咎性,那您的未到地定一定会生起。这个生起,刚刚所说的主要是依于定力,还有依于生活当中性障的消除。
其实我们之前也跟菩萨们讲过了,正觉讲堂很明确地告诉菩萨们,您在大乘佛法入门的修学,您要四种修学:第一个修学知见,以断我见来讲,你要知道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法是生灭无常的道理;一一了知每一个法是指什么,了知它的内涵,然后了知它的无常,是苦、是空,是生死轮回过咎的来源。知道了这样的知见,你还要去修习定力;换句话说,你要有无相拜佛忆佛的功夫,要能够净念相继。除了修学知见、修习定力,您要依于这样子有定力、有知见,而依于一切烦恼,依于这个知见这个慧力,还有这个无相拜佛忆佛的功夫,慢慢地生起的这个定力,定慧等持;而于生活当中,能够“先以定动,后以智拔”,先动摇烦恼让它松脱,再终究以智慧来拔除它。然后最后三个修之外,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之外,您更要修集福德,福德部分不是我们主要重点,我就简单带过。
简单来说,当您在正觉讲堂修学,您具足了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是生灭法的这个基本的认知,有作基本的观行;您有了拜佛忆佛的定力,,已经慢慢地能够净念相继了。那么再来,或许您之前已经作过了所谓的七方便这个法门,所谓的五停心观,再来的四念处的别相观,乃至四念处的总相观,这样的观行。那么我们还是要建议菩萨,当您已经自认为有未到地定生起之后,您更要详详细细、仔仔细细、脚踏实地地再回到这个四念处的观行;从观身不净,乃至于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当然观法无我,如果严格要讲,真正能够实证法无我的只有佛,大乘的四念处只有 佛才能够实际圆满的完成,这个部分我们不提。回到我们说四念处的观行,观身不净讲的是指五根身,是如来藏受熏持种根身器,出生给我们的这一个报身、这个五根身。那这个五根身依于根尘触而再产生的受,所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要观察五根身是生灭的、是不净的。依于 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外相有十二种,中相十二种,乃至内相十二种。譬如说外相的发毛、爪齿、眵泪、耵聍、涕唾、垢汗、大小便利——就是大小便,这一些的内相、外相、中相的实际上的观行,在自己的色身上,在他人色身上,在种种众生的色身相,能够如实地去观行而心得决定,一切众生的这些业报身,全部都是不净的道理。既然五根身都不净,那么依于根尘相触而有的受,所谓的触、受、爱、取、有,根尘触而有的受,五根身既然都不清净了,依五根身而有的,您需要作的四念处的第二个层次的观行——观受是苦。那么不管这个受,是现前短暂的苦受、乐受,乃至非苦非乐的无记受,因于五根身才有这些受的出生;既然这一个五根身是不净的、是生灭的,那依于五根身为基础,才可能出生的这些受,怎么有可能是清净的?怎么可能是真实的乐呢?
这个“观身不净”能够如实确定了,心得决定了!“观受是苦”也能够如实确定了。好像在洗澡之前,您先能够脱掉外面的外衣,脱除掉对五根身的净颠倒;乃至脱除掉大衣之下,或是外套之下这个衬衫,也就是说脱除掉您对于这个受是乐,这个乐的颠倒,你不再执着世间的乐是乐,您没有这样子的一个妄想知见。依于这样子的一个修行,你自然能够进步到第三个阶段观心无常。“观心无常”首先你就要先认知到,前面说到这个五根身,离开五根身没有受,而不管是五根身或是说三种受,其实都是意识所取的对象。换句话说,当您在四念处的观行,智慧好一点的菩萨一定能够体会得到,意识所取的五根身,这个不净身;乃至意识所取的这些非真正乐的这些受,其实都是依于意识心而才能够生起。一方面意识本身,以人趣的众生来讲,离开五根身,离开我的大脑,意识不能生起;没有五根身不能有受,没有五根身,也不可能有意识。当您依于四念处的前面,脱掉了外套,再脱掉衬衫,你终于能够再观心无常,而脱掉这个意识的内衣;意识的内衣正式脱掉了,你断我见了,那我们可以说,你真正的洗到身体了。从我们这边简单的从四念处道理上的实修,就可以告诉菩萨们,其实这里已经也提到了,不管是意识所取的这个五根身,意识所取的这些受法,都是无常生灭。乃至最后您一念反观回照,这个能取的意识心,一样是生灭无常。这个时候依于你的未到地定,能够离于五尘,您自然能够依这样未到定的定力,而实证断我见证初果。
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祝愿各位菩萨们:福德、道业增长!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3第55-58集   断我见为何一定要有未到定?》  吴正洁老师
下一篇:众生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
上一篇: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