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灯
色不迷人,人自迷----“七情六欲”的真相
2016-11-28 08:51:14  类别:情感婚姻
“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六根,五欲,如来藏一般是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但其实这并不是佛法中的用语,在传统的佛法里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说法,而不是说七情六欲。我们就先由佛法中的六情五欲来探讨,然后再来说明七情六欲的部分。
在佛法里面,六情其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只是六情是比较早期的翻译用词,后来就都翻译成为六根了,例如在《大智度论》中有说:【六情、六尘和合,故生六识。】(《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这里很明显的是在说六根和六尘相触而出生了六识,所以可见得在这里的六情指的就是六根。那什么又是五欲呢?在佛法里面,五欲有两种说法,较为广泛而全面的说法,指的是众生的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色、声、香、味、触等这五尘境界;而这一切有情众生所见到的五尘境界,其实并不是色身之外的五尘境,而是由五扶尘根摄取了外五尘的讯号,透过神经传导到五胜义根大脑中,而由如来藏把这些电化学讯号,转变成为好像身外的五尘境一般,其实都只不过是像镜子所显出的种种影像罢了。这五尘境界,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有情众生的如来藏心中,含藏有许许多多的贪、瞋、无明等等的烦恼种子;也因为过去曾经把这些境界不同的韵味,熏习到如来藏心中去了,所以当这些色、声、香、味、触等影像出现的时候,相应的贪、瞋心行就又重新出现了。有句谚语说“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本,同样都是本不生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现的境界是真实的,所以对于这些觉受就相应不断,并且在心中坚固地执着这些境界而不肯舍弃;因此就产生了种种的欲念以及烦恼,然后就生起了种种的身口意行,造作诸种的善恶业;之后又因为所造作的这些业种而成就异熟果报,因此在三界六道中不断地轮转生死,遭受种种的苦果。除非到有一天,能够依止三宝修学,而且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如实现观到这些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推究起来,就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的缘故。而在有情众生觉悟这个道理之前,大多不会觉得自己依因缘所生的六识心是虚妄不实的;也不会觉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尘境界,只是虚妄不实的影像;所以就会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宝爱自己,能够了别境界的六根、六情以及六识心,把握短暂的人生,尽情地享受五欲之乐,这样才算是不虚此生而了无遗憾。像是最近很流行讲究美食,以及种种奢华的享受,就是这样的心态,而完全没想到像这样追求五欲之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十七之中,就用了许多的譬喻来形容众生追求五欲的愚痴以及危害。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这真是悲哀啊!众生经常被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所苦恼,但是还是不停地去追求;而得到这五欲之后,苦恼反而更为严重,就好像用火去烧烤身上的疥疮一样痛苦。去追求五欲,对自身没有丝毫的益处,就像狗儿总爱咬着没肉的骨头一样;去追求五欲,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争执,就像是群鹰在争食一块肉,而彼此之间互相攻击;去追求五欲,就像是执持着火把逆风而行,最后一定会烧到自己的;去追求五欲,就像是用脚去踩毒蛇,一定会被它反咬伤害的。五欲本来是虚妄不实的,就像是梦中得到的东西,在醒来之后也就消失不见了;五欲是不长久的,只像是向人借用片刻,很快就要归还了,但是世间人却被虚妄不实的五欲所迷惑。因为贪爱而不断地追求五欲境界,一直到死都还不肯舍弃;还因为不断饥渴的追求,造作了无量的恶业,而使得自己在未来世,必定免不了要去受无量的苦果啊!
为了要防止五欲的危害,所以佛陀就会教导弟子们,应该要向内收摄自己的六根,不要随意向外攀缘五欲境界。在《法句譬喻经》当中,佛陀就说了一个偈语,来提醒大家应该要【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法句经》卷一)关于藏六如龟,在佛世时,有这么一个典故:是说有一位比丘,他独自一人在树林中静坐修行,希望能够在道业上有所实证。不过这位比丘,心中的欲望却很浮动,总是随着色、声、香、味、触等等的境界而起伏不定,像是每天托钵所得到的饮食的好坏,还是天气的变化,都会让他的心情受到影响,有时欢喜、有时忧愁,始终没有办法安定下来。这位比丘就像这样子修行了十二年,始终都没有办法得道,他心里就开始想说:“为什么我用功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一个凡夫呢?”有一天,佛陀感应到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于是就变化成一位沙门,来到这位比丘所居住的树林,和他一起修道。有一天,他们一同看见有一只乌龟从河里爬上岸来,这时候又来了一只饥饿的狐狸在寻找食物,狐狸一看见乌龟张口就咬,而乌龟为了保命,立刻就把头尾以及四肢收到龟壳里去了,狐狸努力了半天还是没有办法吃到乌龟,就只好悻悻然地离开了,乌龟等到狐狸走远了,就把头尾四肢伸了出来,悠哉地爬回河里去了。佛陀这时就对比丘说:“你看世间人,还比不上这只乌龟呢!当乌龟遇到危难的时候,还知道要收头尾四肢。可是大部分的世间人,却完全不知道无常鬼就在身边窥视着,随时准备要夺取自己的生命,却还不断恣情地放纵自己的六根,追逐外在的五欲六尘,造作种种恶业,而使得烦恼魔、死魔等有机可乘;因此就不断地随着业力的牵引,在六道中轮转,无止尽地遭受百千万种的苦难,而没有休止的一天。”佛陀接着就说了这首偈语来劝告比丘,要“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这位比丘听闻了世尊所开示的这个偈语之后,忽然间心开意解,他就断除了对世间五欲贪求的心念,而专注地用功修行,因此在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其实不仅仅是二乘解脱道,要“收摄六根,防意如城。”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也同样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譬如《大宝积经》中,有经文说:【是菩萨能摄护身口意业及六情根,常起善业。】(《大宝积经》卷九十四)只是菩萨的智能较为深利,不但能够看穿六根以及五欲的虚妄不实,明了一切有为法都有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且知道六根、六识以及六尘,都是由本心如来藏所生,与如来藏平等平等。所以并不会像二乘人那么畏惧面对五欲六尘,也不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来用心,而是在犹如梦幻的境界中行菩萨行、作梦中佛事,摄受众生同向佛道。
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是最为广泛而完整的说法,因为函盖了五官所接触到的所有境界;但是五欲,另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财、色、名、食、睡等这五种粗重的贪欲。所谓财欲,就是指贪爱世间的资财,甚至为了追求财物,杀、盗、淫、妄等等的大恶事都做得出来;或者是悭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堕到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财欲。所谓色欲主要是指对男女色的年轻俊俏、美貌身材,或是娇媚韵味等等的贪爱。像是在佛世时,佛陀的小弟难陀,他虽然出家了,但是因为他心中,一直牵挂思念着家中端庄美丽的妻子——孙陀利,所以他完全没办法静下心来修行,后来是靠着佛陀的方便施设,他才完全放下对美色的贪爱,专心的修行,而在短短的七天内就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从这个典故,我们就可以了解,色欲对修行解脱的障碍。第三种是名欲,是指对世间名声以及面子的贪爱,也就是喜欢自己的名声广传,或是想要名垂千古,这是一种属于喜欢沽名钓誉的欲望。第四种是食欲,就是指贪爱饮食色、香、味的欲望,像有些人希望吃到各地方名贵的食物,例如鱼翅、鲍鱼、鹅肝酱、鱼子酱等等;另外还有些人是天上地下的所有珍禽异兽无所不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造作了无数的杀业。第五种是睡眠欲,睡眠应该是有正常的规律和时数,休息到精神足够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为心性懒散,没事就贪爱睡眠而没有厌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贪爱这财、色、名、食、睡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么可以说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离的,别说要出三界,就连欲界都出离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
而一般世间所说的六欲,则是把前面所说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再加上意识相应的意境法尘的欲望,来合称为六欲。这也是因为后代的众生,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再像佛世正法时期那么专注于内摄修定;反而是心性浮动,很喜爱思考,想象各种法尘境界的差别相,在修行的时候,同样也经常贪着于定境法尘等的意识境界,但是这样却离本心越来越远,烦恼反而越来越多。所以在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外,再加上对法尘的欲望,这也是有道理的。
那什么又是七情呢?一般性的说法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等这七种情感或者情绪。这些都是由于外在境界的刺激,或者是内在的身心状况,所引起的一些情绪。另外在中医医学上,则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七种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常会和身内的五脏六腑的伤病互为因果,譬如说如果经常发怒的话,那么就会伤到肝脏;反过来说如果肝脏生病了,也同样会让一个人经常发怒。而这七情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最主要就是从色、声、香、味、触、法等这五欲六欲而来的。因为面对种种境界的时候,心中生起了对于境界的苦乐受,或者是违逆得失的想法,因此就连带产生了七情等的种种情绪。
儒家四书中的《中庸》一书当中就有提到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像这些话语都是在提醒大家,发起这些情绪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要发起这七情的话,也应该要克制在一个合理的节度当中;那么无论是对自己,或者是对天地万物来说,都是比较好的。
另外所谓“戒”,本来就是有自我克制防备,或是禁止的意思。因为超越常态的七情六欲,只会让自己的身心状态变得杂乱无序,甚至于产生病苦,或者是因此得罪了他人,而遭受到很多不好的后果,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即使是从世间法来看这七情六欲,也还是应当要戒止的;而如果是真的想要走上福德与智慧都具足的解脱道路,那么更是得要从克制、戒止这些欲界粗重的七情六欲开始。当我们自己的身心能够逐渐安止下来之后,才能够逐渐体会佛法当中比较微细而全面的六情五欲之理;进而证实六情六根以及五欲六欲的境界,都是空无不实的,这样才能够真正走向解脱自在、究竟安乐的境界。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 第85集 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 陆正元老师
下一篇:学佛人的夫妻相处之道!
上一篇:学佛人怎么看男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