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正行
第110集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十)
2015-04-21 23:29:38  类别:菩萨正行一
孙正德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我们这里谈到说,要授菩萨戒里面要先问:“你是来盗法的吗?”至于盗法,我们有谈到,有外道推举须深,须深来到 佛陀僧团中出家是为了盗法。他跟比丘在一起生活过程里面,一位已经证得解脱的比丘大德告诉他说:他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须深就请问这一位尊者比丘,大德比丘说:“您是因为离欲界爱证初禅而说您是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吗?”这一位大德比丘跟他说:“没有!”再继续问他说:“那您是因为证得二禅吗?是三禅吗?或者是四禅吗?”这位尊者比丘都跟他说:“没有!”甚至于还问他说:“您有宿命通吗?有天眼通吗?”这位尊者比丘都说:“没有!”没有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没有得天眼通、宿命通。这个须深就觉得很奇怪,须深的观念里面认为说,应该是要得到禅定,应该是要有天眼通、宿命通。然后他就跟这位尊者比丘说:“你这样子说不是前后相违背吗?你刚刚自己不是说自己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为何现在又说没有得禅定,没有得天眼通、宿命通,可是却自己记说呢?”这位尊者比丘又答复须深说:“我是慧解脱!”可是须深认为解脱怎么会没有身证禅定?那位尊者比丘没有禅定正受,而说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他认为这样子前后相违背。
因此须深就前去向 世尊请法,他就问 世尊说:“为何这个尊者比丘说话前后相违?”因为他说,他问他:你是否已经证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因为他认为说,一定要有身证这些禅定的正受,或者说有得天眼通、宿命通,可是尊者比丘却说没有得这些禅定正受而说自知自作证,说自己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佛陀就告诉须深说:“他们是因为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他们就是单独的在清静的一个地方,能够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然后能够离开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这个部分“不起诸漏、心善解脱”,其实 佛陀的意思就是告诉他说,比丘们听闻 佛陀的教导以后,对于虚妄不实的色、受、想、行、识、生、老死等法,能够离于原来有个真实我的见解,原来它们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所以能够生起厌离,而不再对这些色、受、想、行、识,以及生、老死等生起爱欲,能够专念,精勤地思惟,来灭尽对五蕴的贪爱执着。他的心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所系缚的无明以及烦恼。这样子解说的时候,佛陀告诉须深说他们是这样子。可是须深却说:“那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他们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然后单独在一个清净安静的地方来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须深说他不晓得。当然,因为他刚来多久,他怎么会知道呢?佛陀就告诉须深说:“没有问你知不知道,但是你得要先知道法住,后知涅槃,以及要能够单独的在一个安静清净的地方,来思惟不放逸法,然后要离开我见,要离于诸漏,心能善解脱。”这个时候须深只好来请 佛陀为他开示说法,请 佛陀开示令他能够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这时候 佛陀当然知道因缘到了,为了度须深,就为须深解说法住智的道理,就告诉他说:“因为有生所以有老死,不能离开于生,所以有这些老死的现象出现。一样的道理,因为有这个有,所以才会有出生;因为去取这个三界有,所以才会在三界出生;因为执取了三界有,所以才会有三界有存在,才需要去受生;因为对于三界的我贪爱执着不舍,所以才会执取三界的法;因为有这些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所以才会在受里面生起贪爱、厌恶;因为有触的关系,有根尘相触这些法的关系,所以才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什么会有触呢?因为有六入处,有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意入处、身入处,这六入处的法,所以才会有根尘相触,才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为什么会有六入处呢?因为有名色,也就是有五蕴这个法,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这名色的法,所以才会有六入处。为什么会有这个名色五蕴呢?因为在过去世对于这个三界的法贪爱不舍,所以造作一切身口意行,导致一直熏习长养三界中的六识,这样的种子一直熏习长养,所以一定会有三界中的名色的法。为什么会有这个识的长养呢?因为一直不断地造作一切的善行、恶行以及无记行或者一些生天享福的诸行。为什么会造作这些种种身口意行呢?因为无明。”
所以 佛陀把十二因缘的流转法讲完了以后,佛陀又继续讲说:“因为有无明,所以有一切行;因为没有生,所以就不会有老死。”这个时候再继续跟他讲还灭的道理:“如果生灭了以后,就没有老死这个苦了。所以同样的道理,没有无明了以后,就不会造作一切三界的身口意行;无明灭了,当然一切行就灭了。这样的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佛陀都解说完以后,就告诉须深说:“要这样子知法住,这样子来见法住的人。”佛陀请问须深说:“这样的情况之下,有身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吗?有得天眼通、有得宿命通吗?”须深当然说:“没有!”因为这样子听闻法住的道理,怎么会有初禅、二禅、三禅的身证呢?所以须深就向 佛禀白说:“没有,世尊!”这样子没有身证初禅乃至四禅,乃至说有天眼通或者宿命通。佛陀继续告诉须深说:“这样子叫作‘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这样的情况之下,把这些内容记起来以后,单独在一个安静清净的地方,来专精思惟不放逸;然后安住于这样不放逸的思惟,能够离开我见;离开我见以后,慢慢地去对治,对治了这些所谓对虚妄法的执着,然后去断除,那就不生起一切的有漏法的这些心念;都断除以后,当然心就能够解脱于这些三界中生死系缚的烦恼。”须深听了以后,当时就能够远离这些邪见,远离这些虚妄法的系缚,能够断我见。须深此时能够见法得法,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知道说,原来什么是解脱的法。同时断了我见以后,也得了这个解脱法的初分,同时能够觉悟这是真正解脱的法,能够释疑他自己心中的疑惑,在正法中心里就能安住下来而没有所畏惧。因为知道说,以意识为境界的我不是真实的,不需要感到畏惧。因为解脱的深理,就是因为把虚妄法当作真实的,所以才不能解脱。能够认知虚妄法不是真实的,这样子就能解脱。
所以当时就礼拜 佛陀,然后向 佛陀说:“世尊!现在向 佛陀悔过,我是来正法中盗密出家的,所以现在要向佛陀忏悔过失。”佛陀就告诉须深说:“你为什么要在正法中盗密出家呢?”当然须深就将实情告诉 佛陀,因为外道们在没有办法得到国王大臣们的供养的时候,就讨论着说,如何来获得佛法里面的法要。获得这些法要以后,然后再回去向国王大臣们解说,这个时候就能够得到国王大臣们的一个供养,所以今天他才会来到 佛陀的僧团中来盗密出家。佛陀就告诉须深说:“接受你现在的忏悔过失,可是你要忏悔过失,你要具体地说。要怎么说呢?说我因为愚痴、不善、没有智慧,在正法的道场中来盗密出家,现在至诚的忏悔过失,而且自己真的见到过失,自己知道这是罪过,于当来世的时候再受佛戒,能够在戒行上清净,就能功德增长,永远不退减。”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犯了过失,如果说不能知道自己有罪过,不能知道说自己这个是属于严重的过失,当然就不能至诚忏悔。假如说能够知道自己有犯过失,这是罪过,自己看到了,自己知道这样子是很大的错误,能够忏悔自己的所作,自己这个过失感到惭愧,那么对于未来世再继续受佛戒的时候,就不会受到遮障。未来世再度领受佛戒修学律仪上能够清净,能够成就戒蕴,能够使得他在戒上的功德增长,不会受到因为没有至诚忏悔这样一个过失就存在着,会来遮障他的未来世的受戒,未来世的学清净行。这一世能够至诚忏悔,这个罪过就不会遮障,他的善法就不会退减。因此这里 佛陀说:“你要具体的,如何来忏悔非常重要,要自知罪、自见罪,至心揭露忏悔。”
这个部分对我们的教导,对于我们一般佛弟子在学法的过程里面,或者说我们在学戒的过程里面,不要因为害怕说戒罪很重,然后如果说自己认罪,就要受很大的这样的一个果报。可是能够在犯戒的当下,或者是后面因为知道说那是很重的罪,能够生起惭愧心,自己能够看到自己这个过失,而且能够把这个过失揭露出来至诚忏悔,这样的一个惭愧心的作用,就能够让那样染污的烦恼能够降伏,甚至于能够减除。对于未来世的再度修学佛法,或者是再度的受戒的情况之下,就能够在戒行上律仪成就。那么在未来世的学佛以及受戒过程里面的种种功德就能够增长,就不会因为这一世犯的过失而退减。所以 佛陀特地交代须深:“我接受你的忏悔过失,可是你要具体的怎么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这个部分我们要把它记下来,记下 佛陀的教导。
所以 佛陀继续再告诉须深说这个盗法所应受的苦有多重,也就是接受了须深的忏悔以后,再继续地告诉须深说盗法本身除了有很大的过失,那应该受的苦又是怎么样呢?佛陀举个例说:“国王在他的国土中设了守卫,捉到要劫盗的罪人,这个劫盗的罪人被抓到以后,国王就要处罚他,处罚他的方式就是每天以三百矛来劖刺他的身体作为处罚,所受的苦极为剧烈。”佛陀就问须深说:“这样的苦如何?”须深说:“刺一矛就受不了了,何况是受三百矛!”佛陀说:“如果是在正法中的道场中盗密出家,而且将自己所偷盗的正法、自己受持的法去为人宣说,宣说说:‘我今天在某个正法道场里面偷盗了什么样的法要,然后这些法要的内容如何。’今天如果来运用的话,我们也可以获得别人的尊敬,以及获得别人的供养,那么这样的苦痛是倍数过于前面刚刚说的这位在国王的国土中偷盗的罪人。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我们有说过,偷取财物本身已经是十重罪,甚至已经是属于地狱罪不可悔。那现在又是偷盗正法,所以它一定是属于地狱的罪,地狱的罪他所要受的苦,当然是胜于人间所受的种种苦。”所以 佛陀特地告诉须深:“你要忏悔”,同时告诉须深说盗法的罪过在哪里。
所以这个部分,授戒师特地来问想要求受优婆塞戒的菩萨,说:“你是要来盗法的吗?你不是要来盗法的吧?”所以一定要先问难,问过以后,如果说不是,还要问说:“你不是二根、无根人吧?”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为什么他要先表白说:“我是丈夫,具男子身。”虽然他已经表白了,可是授戒师还得再重新问一次。因为这样子就是完成羯摩了;说你不是男女根都具的阴阳人,你不是男根不具的无根人吧,因为这样的话就不能受戒。“你有没有坏了八戒斋呢?”也就是说,如果在求受优婆塞戒之前,曾经受过八关斋戒,那有没有毁坏过八戒斋呢?譬如说八戒斋里面讲过的应该不能犯的事,可是违犯了就是毁坏了八关斋戒了,因为这位求受优婆塞戒的菩萨,他很有可能接着就是要出家,所以他之前有可能去受了这个八关斋戒。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先问:有没有毁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再问一次,父母病痛的时候有没有弃舍而去?师长病痛的时候有没有弃舍而去?因为对于父母师长生病弃舍而去的,在世间上是不仁不义的;世间上不仁不义,世间善都不能具足,怎么可能进到佛门中来受戒、来求善法,求这个出过于世间的了义法,也是解脱法呢?所以一定要先问到父母亲生病的时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能够供养六方,供养六方做得到的人,当然就不会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师长生病的时候弃他而去的。
“将不杀发菩提心人”,也就是对于发菩提心的大乘人这个部分,不能去生起杀心去杀害。就是说在这里告诉这位,要求受优婆塞戒的菩萨,对于发起大乘心的人,不管他是曾经有做对他自己有过什么样的一个过节,或者是曾经激起他什么样的瞋恨,曾经发起要求大乘法、要修学佛道的人,大家把他当作是很珍贵的人,要去摄受他,所以这一点特地的再去告诉他一下。
再说有没有“盗现前僧物”?也就是对于现在的僧众中,现在的僧众里面,他所拥有的这些财物,有没有因为对于他的任何一样东西,生起了偷盗心而去盗用呢?这些东西、这些事项,对于想要求受优婆塞戒者的这一位等于说菩萨而言,都一样一样地等于是求受戒之前不能做,受戒之后更是不能做,所以授戒师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一样一样地再一次地问他。
再说“不会两舌恶口”,因为两舌恶口对于菩萨而言,其实是在口业上是一个很大的过失。因为菩萨凡有所说就是要利益他人,所以在 佛陀对菩萨的教导里面,讲到应当以四摄法摄取。四摄法来摄取就是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除了身行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口行。所以在口业方面,对于两舌恶口可能所犯的过失非常严重,有可能会造成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是属于五逆罪,所以在这个地方的口业方面,这位授戒师再一次的告诉他不能两舌恶口。
另外说于母姊妹作非法耶,这里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呢?因为在有一些像譬如说达赖喇嘛体系的,达赖喇嘛体系的西藏密宗,他们为了要修即身成佛的双身法,对于自己的母亲姊妹,也是要把她当作修行的对象,甚至于要把自己的母亲姊妹提出来供养自己的上师;所以在这里面特别提到说,不能对于母亲姊妹有过这样在性欲上的非法行为。假如说对于这一点曾经违犯的话,就不能求受菩萨优婆塞戒,因为菩萨优婆塞戒是属于一生所受,一生所受是你这个五蕴身不能犯这些过失,不像尽未来际所受的菩萨戒一样;尽未来际所受的菩萨戒,当然是忏悔过后再求受,可是对于一生所受的菩萨优婆塞戒,前面所说的这些事项只要有所违犯,就不能够求受了。
接下来问说“不于大众作妄语乎”,这个部分是说,过去以及未来如果曾于大众中作所谓的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话,这是很严重的过失。也就是说没有证得禅定说自己证得禅定,没有开悟证得实相心如来藏,说自己证得实相心如来藏,这个都是叫作在大众中作妄语,这是比较重的过失。所以授戒师要这样来问,有没有这些遮难。前面我们说的就是对于菩萨如何教化弟子这里面的过程,有在家菩萨以及出家菩萨,怎么样来摄受自己所畜养的弟子,一切的法要这个部分对我们来说,佛陀的教导其实解说得非常清楚。所以一切佛弟子如果想要学菩萨法,不管是想要受一生的戒或者是尽未来际的戒,那么对于前面所说的这些基础的善法,都应该把它慎重看待,要来让自己能够熟悉、慢慢学习,然后能够进入这样的一个善法中学习。
我们的解说就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下一篇:第111集 正受优婆塞戒的条件(一)
上一篇:第109集 菩萨应如何教化弟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