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正元老师开示: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四)
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宗通与说通》成佛之道这个系列,仍然是要讨论“第八章、宗教二门不可相离”。我们今天要继续上一回所谈的“第一节、宗门的证悟不得离开教门”。今天我们要再举出几则某法师对于教门以及公案的开示,来证明这位法师他其实并没有证悟宗门,以作为大家引以为戒的借镜。
第一则,这位法师说:【清凉国师说:“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这几句话亦不是明心见性的话,是见闻觉知的脑筋不住。住与不住,与佛性了不相干。说法亦是住,不住哪里会说法,乃误认灵性为佛性。】
下面我们就来作一下辨正。首先,清凉国师上面的开示讲的是真如不是佛性;这位法师他把真如和佛性给混淆了,就以自己揣摩想像所得的颠倒见来批评清凉国师,结果就成了未悟之人在批评已悟之人没有开悟。清凉国师所开示的真如本心其实并没有错误,只有本自无住的心体才能够灵知不昧,而却又性相寂然;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灵知心则是有所住的意识心,是经常都和六尘相对应的。当我们能够达到一念不生常寂常照的时候,仍然是在定境法尘上攀缘而住的意识心,这个仍然是有所住的心;当我们睡着、昏迷或者死亡的时候,祂就会断灭了,所以这并不是性相寂然而无所住的真如本心。真如本心则是不论在日常活动当中或者睡着的时候,祂都是无所住而又性相寂然的,灵知不昧的;祂一向都不睡觉也不昏迷,不论是在悟前还是悟后,祂都是这个样子灵知不昧、不睡觉、不昏迷。所以《金刚经》当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另外在《维摩诘经》当中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都是同样这个意思。
我们要知道,所有开悟的人在说法的时候,他的真心阿赖耶识依旧是无分别、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运作;祂会不断地配合妄心而说法,但是祂却永远是于第一义而不动的。这个是真悟者才能够了知的境界,并不是这位未悟的法师所能够了解的;所以学人千万不要学这位法师说“住与不住,与佛性了不相干”这样子的外行话,更不要学这位法师说“说法亦是住,不住哪里会说法”;这样便诬赖清凉国师这位证悟的圣者,说他是误认灵性为佛性,而因此犯下了诽谤贤圣僧的地狱罪。所以佛子们千万要小心谨慎,以免祸从口出。
我们来看第二则。这位法师说:【《圆觉经》里边说过:“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这几句话是指信佛居士说的,出家释子千万不要错会。出家人根本就不结婚,哪有淫怒痴?出家若错会,自招罪过。】
我们来辨正一下。《圆觉经》所谓的“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这个是说悟得真实的人,他在戒定慧以及淫怒痴的各种动静行为当中,都能够体验真如法身在运作,在行淫当中以及在瞋怒、在睡眠的时候,都不曾离开过真如法身的运作;而真如法身在这些运作当中,祂没有贪求、不受淫欲之乐,祂也不瞋、不怒、不觉、不知,也没有执着,因此才会说“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但是这位法师他没有证得真心,所以不知道这一句经文它的真正意思,反而说这一句经文是在为在家佛子而说,不为出家佛子说。但是,世尊这一句话其实是说出家人的境界,因为只有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真正明白出世俗家的境界;至于还没有开悟的佛子,其实是没有办法明了真出家的境界的。所以真正证入这一句话的人,才是真正出家的佛子,不论他现在是身穿白衣现在家相,或者是身穿黑衣现出家相,他都已经是真出家的人。在了义经里面,有许多地方都有说明这个道理。从大乘佛法来说,还没有证入这个境界的人,就称为假名出家,只能说是身出家,但这并不是真出家;但是一切证悟的人,就都已经亲证这一句经文所说的境界,都知道这句经文是在为真出家的人说的,而不是在为在家人说的。这位法师不懂这一句经文,可见得他并没有开悟明心。
我们来看第三则。这位法师说:【小乘二乘断六根、一念无明,不过是暂时断,不是永久断。人非木石,若永久断,释迦佛未曾说过永久断,是暂时断。外道断妄念是永久断,因为妄念断了,就是本来的真性。】
我们来作一下辨正。如果是依照这位法师他所说的这一段开示,那么外道反而胜过阿罗汉以及辟支佛了;那就成为外道有解脱,二乘人反而没有解脱了,这个真是颠倒说法呀!二乘阿罗汉在断尽一念无明之后,他的妄想以及妄念自然不再出生,当入于涅槃的时候,就能够不受后有,是永离轮回、永出三界的;所以当然是永久断,绝对不是这位法师所说的暂时断。因此,世尊在大小乘经中都说,阿罗汉、辟支佛一念无明及诸妄想永断,绝对不是这位法师所说的暂时断。至于外道断妄念,则是必须用观照来努力的压伏,才能够使妄念不起;乃至于修行到了非想非非想定,仍然还是暂时伏断,只是攀缘于定法,或者是用某种观照的方法,才能够在八万大劫当中不起一念。因为他的一念无明还没有断尽的缘故,所以在八万大劫之内,仍然会再起一念;当他再起一念的时候,还是要再轮回的,是没有办法离开三界生死的。这个道理 佛陀在经中都有说明的。
这位法师自称为明心见性的人,又是佛教的法师,但他的说法却和 世尊相反,竟然会去附和外道的说法,变成外道妄念是永久断,而证得涅槃的阿罗汉、辟支佛,已经断六根贪着以及一念无明,结果反而变成是暂时断。像这样的话,阿罗汉不就成为了无法出三界,仍须再轮回的凡夫了吗?像这样身为佛教的大法师,竟然说出这样悖离佛法的开示,这也算是近代佛教界的一大奇事啊!
而且,一般人妄念断了,大不了是未到地定的境界,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之后忽然间又起一念,便又会出定了。如果还没有断尽一念无明,而只是用俢定的方法让意识不起念,那么在舍报之后必定就会出生到无想天;但是在五百大劫之后,大多就会下堕到人间,变成虫蚁等等旁生道的众生;这是因为在它的本心当中所含藏的种子,大多数都已经变成无记业种,所以在它的一生当中,就都只能作很简单的爬行或者啃食的动作,这都是由于错误的修行观念而得到的可悲结果。试问各位学人:你可愿意在努力修行之后,得到像这样的修行结果吗?
另外,如果说妄念断了就是本来的真性,那就是指说外道得到解脱了,可是为什么 世尊却说一切外道不得解脱呢?如果说妄念断了就是本来的真性,那么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就应该都已经见佛性了、已经明真如了,那为什么《胜鬘经》当中 佛说二乘人未破无始无明住地呢?为什么 佛在《大般涅槃经》当中说声闻、缘觉定多慧少,不见佛性呢?所以,证悟的人绝对不会像他这样说,因为证悟的人都知道断妄念的寂照心,仍然不是真心本性。所以,我们从他这一则教门的开示就可以知道:他不但没有开悟,而且他也不懂得声闻法、缘觉法以及禅定之法。
除了以上所举出的三则开示之外,我们再仔细检验这位法师他曾经拈提的公案,或者为他人勘验的公案,总计有四十六则;我们发现其中只有九则是对的,其余的三十七则公案则是则则皆错。所以我们说,这绝对不是一位真正开悟的人;若是真悟的人拈提这四十六则公案,必定是全部都对,没有一则会是错误的。比如说我们举一则祖师的公案,大家就会很清楚明白这个道理。从前,当南堂元静禅师在开悟之后,五祖法演就用“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担板汉”、“南泉斩猫儿”、“赵州狗子有佛性也无”等等公案来考验他,南堂元静禅师的对答十分的流畅,毫无凝滞;但是当谈到“子胡狗”的公案的时候,五祖却忽然转头说“不对”。南堂禅师就问说:“不对的话又如何?”五祖说:如果这一则不对,那么和前面所有的也就都不对。这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则说错了,那就全盘皆错,就不是真的开悟;何况这位法师在四十六则公案当中,竟然有三十七则是说错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位法师他绝对没有开悟。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这位法师在所谓开悟的时候所说的话,大家就更可以确定他确实是悟错了。当这位法师他在自以为悟之后,他就去请求他的老师某某老和尚来为他作印证。老和尚就举起拐杖作出要打人的姿势,他问这位法师说:“曹溪未见黄梅,意旨如何?”这位法师答说:“老和尚要打人。”老和尚再问他说:“见后意旨如何?”这位法师再答说:“老和尚要打人。”这位法师他在两度被问的时候,都回答说“老和尚要打人”,两度都是落在“要”这个字上,这个是意识知觉以及作主的末那心,这个不是佛性也不是真如。真如从来不会想要打人、想要做什么,佛性也从来不曾想要打人、想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的心,不是本心而是末那心,能知的心则是意识心。意识心这个觉是妄觉,这个意识心当修到无念的时候,虽然既不参禅也不念佛;但是祂在灵明觉了、常寂常照的时候,仍然是还有见闻觉知的,仍然不是从来没有见闻觉知的真心佛性。这位法师只是见到这个意识心的某种境界,却自以为是见性,所以才会说出“悟后见闻觉知变为佛性”这样的错误邪见来。
另外,从他两度答话都落在“要打人”上面,就可以知道他并没有悟明本心。真正悟的人绝对不会说“要打人、要喝茶、要吃饭、要爬山、要拜佛”等等;因为这样分明地显示出他还是落在妄心的作用里面,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所以当然他也就没有办法以了义正法的经论,来作正确的印证了。他的师父某某老和尚,同样也是没有开悟,所以也是将错就错的为这位法师印证为开悟;也才会让这位法师在数十年当中,惑乱了无数的禅子,也因此对佛教正法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两位师徒都因此造下了谤佛以及谤法的无边罪业。所以我们都应该要把这样的案例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再犯下相同的错误。
在我们讲堂当中的诸位同修,凡是曾经经历过参究过程,而对真心佛性有如实体验的人,绝对都能够以《如来藏经》、《楞伽经》、《成唯识论》等等的了义经论来自我印证;所以也就因此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无生的境界当中,而不会退转。所以我们说,只有找到真心如来藏,能够如实观察到祂的非断非常、不生不灭等等体性;能够悟明此心的人,才是真正的证悟,这也才是真正的中道。祖师们常会说:“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为什么那些错悟的名师,可以随意违背教门的经论的真正旨意,而自称为开悟呢?而且还帮他人作错误的印证,难道不知道这是会害他人陷于大妄语的地狱罪当中吗?所以这绝对不是佛门当中的人所应该做的事,因为这样子是对众生无慈无悲,并且会破坏宗门真正的了义正法的。
由于以上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说: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以上“第八章第一节、宗门的证悟不得违背教门”到此讲解完毕。我们下一次再继续讲解。
阿弥陀佛!